搜索
廖春波的头像

廖春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09
分享

游石桶寨记

石桶寨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海拔1300米,屹立山脊,形似拌桶,四面绝壁,旁有文星塔、揽月亭、水口寺、龙门垭等景点。寨脚地势平缓,田畴阡陌,院落星罗棋布,竹木环抱,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一跃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立夏降临,天朗气清,万物并秀,群峰叠翠,我们沿着陡峭山道驱车来到这里,只见农夫开始在广袤的田间插秧,洋芋花开遍地,玉米苗也疯长,小麦郁郁葱葱,草莓红艳艳的,枇杷黄熟,桃李挂果,瓜菜满园,鸡鸭成群。在通往山寨的石阶上,镌刻二十四节气谚语,提醒登山者不误农时:

“立春:春息一日,百草回芽

雨水:春月润物,大地解冻

惊蛰:春雷声到,松土春耕

春分:天地回暖,灌水施肥

清明:苗麦起身,种瓜点豆

谷雨:土膏脉动,雨生百谷

……”

至今主产粮食,六畜兴旺,还在养牛犁田。家家户户有传统农具,包括犁头、磨耙、铁锄、镰刀、连枷、风车、扁担,还有斗笠、蓑衣、篮子、背篓、篾筐、簸箕、围席等。如果看见它们,不是作摆设的,而是日常用品。当然,也有脱粒机、打米机,甚至无人机飞播水稻。

村委会所在地,俨然繁华市井。周围有十里荷塘、荷花廊道、药田、马场、黄桃林、李子林、草莓生态园、家庭农场、水库,还有加工仓促中心、工坊、文化艺术中心、便民服务站、书院等,犹如场镇,功能齐全,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逢年过节,有土家族竹竿舞等文娱表演,观众云集。

我随机走访几家,长寿老人不少,依然淳朴勤劳,大多有儿女照顾。没赡养任务的青壮年农民也愿留守在家,因为本地务农经商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特别是来旅游避暑的城里人与日俱增,高山大米、土鸡、禽蛋等农副产品畅销,跑马场、农家乐和出租房供不应求,还有鲁渝协作、两江新区对口帮扶的乡村振兴开发项目,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此地离利川腾龙洞、龙船水乡、苏马荡不远,隐约可见,距贺老总曾率部智取土匪头目的汪家营亦近。解放前,川鄂交界的这一带,山高路险林密洞多,匪患猖獗,还有富产硝土的宽敞洞穴,制造炸药,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被迫防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下乡至此,见过长猎枪,尚在捕杀野生动物,如狐狸、毛狗、野猪。

那时不通电,照明靠煤油,贫困户普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出门行路难,很少去县城,也不通车船。严冬大雪封山,夜长寒冷,缺柴烤火,又舍不得点灯,早睡晚起,习以为常,超生子女较多,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半夜三更,圈栏猪牛羊不时遭偷袭,在野兽掏肛后惨叫不止,惊醒主人,便持猎枪在雪地追撵,逃窜森林,有的在岔路口挖陷阱,收效微弱,只留下一串串的足迹,十分狡猾。

乡政府也穷,无食堂,在农家搭伙,吃不好。虽有电灯,小水电站供电,但电压不稳定,像南瓜花,随时可能停电,需点蜡烛。精神文化需求,根本无法满足,难放一场电影。一次,我夜宿石桶寨下,恰遇放露天电影,扶老携幼,拥挤不堪,热闹非凡,恍若过年,十里八村的人都来了,散场时打着火把行走,山路蜿蜒,游动火蛇,人声鼎沸,蔚为壮观。

如今,公路硬化了,大小车畅通无阻;农房多翻新,集居楼宇连成街;吃穿用不愁,就医就学有保障;有电有网络,电视冰箱手机等,已不足为奇。村建办公楼,比区属部门还好,干部年轻化,会操作电脑之类,搞带货直播,还有大学生村官。农庄生意兴隆,提供餐饮服务,人来人往不断。

清晨,我站在石桶寨高台上,凭栏眺望,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槐花簇拥。深不见底的沟壑纵横,江山如画,有多少往事涌向心头。雨过天晴,云遮雾绕的恒合最美。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不失农耕文明,真乃世外桃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