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春波的头像

廖春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31
分享

屋中漫步

房间不大,可谓斗室。从左到右五步,从前到后七步。他幽居于此,二十多年了。窗外大树参天,屋内藏书万卷。看书累了,他常观树,树梢鸟群扑腾,不时叽叽喳喳。观树久了,他又看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不想看书观树时,漫步遐思,沉浸在心路历程里,天马行空。

盛夏的夕阳西下,依然闷热,蝉鸣连绵,室内却静谧舒坦,空调运转,凉风习习。烈日,隔窗可触,幸赖绿树飞鸟,赋予城市生机,行人稀少,纷纷上山避暑,车辆穿梭街道,来去匆匆。两侧小景一闪而过,商铺林立,门可罗雀,不知车中人注意否。他踱步窗帘旁,眺望阡陌巷弄。对面邻居家的阳台,花枝招展,三角梅斜伸出窗棂,鲜艳夺目。那位曾经漂亮的女主人,现在老态龙钟,仍爱护着花木,每天早晨独自精心打理。

时光转瞬而逝,初伏结束,已入中伏,末伏是秋老虎,步步逼近,气势汹汹。人们在不同地方,领略同样的节气,循环往复,世代相传,生命如花地凋谢,留下淡淡的忧愁。这是自然规律,他无法阻止,但心里抗拒,试图永葆青春。在屋中漫步时,也在追忆熟悉的昨天,观察自己有没有变老。牙齿松动,鬓发灰白,腿脚不灵,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他不愿再寻找,如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似乎越找越多,徒增烦恼,自讨没趣。好在投射玻璃窗的身影笔挺,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有一幅深沉的儒雅脸庞。读书修身,淡泊明志,使他比同龄人显得年轻。相由心生,只要心理年龄保持不老,他也欣慰。纵使老了,还可笔耕,在心田播种一个春天,收获丰硕的精神食粮,让文章满天下,传之千古不衰。

别小瞧这书房,古今中外名著,放置整整齐齐。恍若嘉宾云集,各种思想交汇。他漫步其间,又像走进森林,有清澈山泉,滋润着大地,也有芬芳花草,还有葱郁树木。他随手取阅一小册,一位挚友翩然而至,隐约在心灵深处,边走边相谈甚欢。偶尔,一言不合,也不欢而散,束之高阁,遗忘于角落。某天,想起理亏,邀请面谈,如浴春风,温故知新,尽释前嫌。书不记仇,也不势利,与他相伴,不离不弃,启迪人心,陶冶性情。

他以书为友,既充实,又轻松。这些书陪他漫步,教他理解与思考,怎样表达,也见证他的成长,终获甜蜜智慧果。他很自律,在行走时,步调一致,不急不缓。对外界发生一切,了然于胸,静观时局的转折,潜移默化。著书不为稻梁谋,为文避事平生耻。他想得最多的,便是民间疾苦。衙斋卧听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方寸之间,亦具格局。

书籍引导他与优秀人物为伍,他永不孤独。这么多好书,每一本都是忠实可靠的朋友。他喜欢在书斋漫步,仅瞥一眼书名,如《存在与时间》,就心满意足了,犹如穿越历史长河,在沙滩拾贝,去海底探宝,或浪遏飞舟。在狭窄的空间里,心事浩茫连广宇。桌上的时钟嘀嗒,唤不回他的思绪。步履轻抬,紧随思想的节拍,踏实有力。闪耀哲思的火花,立刻停下,摘要在备忘录上,创作乏味,信手拈来成亮点。

他的作品奇思妙想,出其不意,源于这样的漫步中。广泛的人生经历,经过书友点拨,灵感便油然而生。一般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难以体察入微,他不在意。只是思索与尝试,奋笔疾书,付诸一篇篇文字。感情流注于物则咏物,触染于景则写景,生发于事则记事。有的绞尽脑汁,也不受待见;有的一挥而就,却评为佳作。他热爱真理、人类、生活,面向内心、未来、世界写作,不以别人一时好恶为标准。

天色向晚,华灯初上,他还在屋中漫步,楼下的夜市开张。尽管热风阵阵,仍有人活动了,卖水果、冷饮、冰糕、卤菜、啤酒、凉面、酸辣粉之类的,开始招揽顾客,小巷人声鼎沸。他不用走向窗口,也闻得见烟火气。月华星光似水,市井的声音和气息不绝如缕,他见惯不惊了。顿时,饥肠辘辘,也去隔壁厨房,翻箱倒柜,弄一点儿吃的,填饱肚皮,不一定是美食。

他曾在公园散步,一遇见熟人,东扯葫芦西扯瓢,全是无聊话。有时反来复去撞见,再打招呼,毫无新意,彼此回避觉得尴尬。不如在书房漫步,颇宁静,无干扰,同不朽书友交流,认知高,书香浓。他认为,与书打交道比跟人交往,简单、真诚、实在得多,不必伪装,翻卷有益,勿需算计,无所回报。所以,他的主要休闲方式,还是漫步在小屋里。

季节变幻,他也惬意,哪怕是蜗居,堪比安乐窝。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心境恬适,物欲极小。当然,内心和斗室还有诸多美好东西,如理想与信仰,墙壁上的油画,甚至夜间纺织娘在窗台草丛鸣叫,在屋中漫步,他都感受到。不过,有容身之所,被揉皱的灵魂得以栖息和舒展,才妙趣横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