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春波的头像

廖春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21
分享

江边林荫小道

这是一座货运码头,毗邻万州长江大桥,出于安全考虑,遭废弃多年了。地势偏僻,房屋稀少,破败不堪,但旧路尚存,两旁的草木,也郁郁葱葱。我喜欢幽静的环境,这里无疑适合于我。吃过晚饭,常来散步,独自行吟,无所畏惧。小径蜿蜒斜伸江边,恍若盘龙埋头饮水。

夕阳西下,映红江面。远处礁石上,偶有垂钓者。江水碧绿,倒影青山,水鸟翔集。微风轻拂,芦苇摇曳,游船悠悠。两岸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桥飞架南北,桥拱似弓,车水马龙若箭,风驰电掣,射向繁华闹市,追名逐利。我讨厌尘世的喧嚣,偏爱于此,就像淡雅的野菊花,寂寞盛开。自从开始文学创作,我宁愿一个人遐想,探赜索隐,提问反思,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灵魂坦诚纯净的自白。

漫步这林荫小道时,我的心灵有了归属。潮涌江岸,鱼戏浅滩,虫鸣草丛,鸟啼林间,低回婉转,颇有韵律,犹如音乐,抚慰着我。月亮升起,茂林修竹,披上银纱,遍地清辉,江月晃动,波光粼粼,薄雾袅袅,如梦如幻。然而,黄昏赏景最佳,看得清水边鱼。一次,我投喂面包屑,结果我顾影自怜,它们纷纷游向前,摇头摆尾卖萌。还有鸟,投食后,也熟识我,载歌载舞。与鱼鸟交友,比人好得多。

树木参差不齐,古木参天,新苗茁壮成长,互相搀扶。我经过林荫小道,它们便窃窃私语,有的注视我,我伸手抚摸,枝繁叶茂,沙沙作响。我与树对话,众皆在风中点头微笑,听得很专注。天长日久,我们熟络,亲密无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些高大威猛的黄葛树、香樟树、桂花树、水杉树等,更是守护着我和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与动人的民间传说。我走在树下,历史厚重感,也油然而生。

空气新鲜,水草的清香扑鼻,夹带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有时落雨,躲树冠下,看飘飘渺渺的雨丝,弥漫大江,朦朦胧胧,又有一种诗情画意。江城无眠,灯火辉煌,可谁知黄牛孔处,也曾是急流险滩,沉船无数,阴魂不散。如此狭窄,白浪翻滚,放木排的,莫不发愁,左冲右突,前撑后桡,好不容易,曲里拐弯,漂流而下。三峡工程建成,高峡出平湖,过万吨级客轮,也畅通无阻,更不必放排了。

上游有白水溪,下游有巴阳峡,均被淹没,筑成平湖。因此,这也是湖边的林荫小道,地处重庆与宜昌正中间,恰好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城区消落带美化,沿岸滩涂变花海,南北滨江公园,鲜花竞相绽放,还有荷塘和白鹭湾,吸引成千上万游客。而我走的这条路,掩隐在桥头堡下,阴森森的,人迹罕至。我是无意闯入的,当初还荆棘丛生,似一隅禁地,再也走不通,我光顾后,人气倍增。

我带家人来过,可没走到底,战战兢兢的,无不打退堂鼓。人们凑热闹,对冷僻角落,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有所忌讳。我儿时也怕鬼,长大后,变为无神论者,不信邪。若遇渔火或信号灯,还觉得寻见了光明,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当然,现在只有夜钓者,戴着微弱的头灯,与江城璀璨明珠,形成鲜明的对比。钓鱼有瘾,通宵达旦,我不过是陌生的路人,他们未留意我的存在。我也无此雅好,没能前去观看。

附近属原扁寨村,千口岩下,座落第二福利院、沱口公墓,老活人与死相邻,习以为常。那里也有沿江路,上山的人行便道,但初来乍到,更需要胆量。我年壮时,独自夜行过,山路崎岖,攀悬岩峭壁,摸着坟头,爬大瀑布旁,见水电站,藏在深山洞,登临绝顶,则豁然开朗,风光无限,莲花寺公园,尽入眼帘。如果没树遮挡,寸步难行,可属捷径,有夜钓者途经,弓腰驼背,身手矫健似猿,如履平川。

显然,与那条路相比,这条路好多了。何况,上接百安花园住宅区,断崖有电梯通观景长廊,还有运动公园和宾馆。配套的体育健身场所宽敞,休闲锻炼的人群络绎不绝。岂料,下面的路段临江,坎坷不平而漫长,芳草萋萋,风声鹤唳,走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无人问津时,被我相中,流连忘返,虽非独辟蹊径,却是变废为宝。我与林荫小道的故事,还将延续,丰富多彩,串连人生一篇篇华章。

小路陪伴我,有多少傍晚,我说不清楚,也不想考证。但一草一木,一岁一枯荣,花开花又谢,春去春又回,我迈入暮年,青春不复返,才日渐恐慌。在荒郊野地,我构思作品,披沙拣金,甘苦自知。好事者探究写作背景,我不会留下片言只语,不妨探寻这条路,或明白我的心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