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路福的头像

路福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06
分享

让阅读点亮儿童生命的底色

01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关心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更少了许多大自然的真实感受。

朱永新认为,儿童阅读决定着民族未来,童年的长度决定了国家的高度。

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2岁左右,书写敏感期在3—4岁,阅读敏感期在5—6岁。

6岁以前的阅读经验,可能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若能在6岁以前,就能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儿童阅读者,将来也会是一个终身阅读者。

02

诗人狄金森写道:“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

金庸写《天龙八部》的时候,并没有到过云南。之所以能把大理写的那么美,本质上还是童年阅读的积累。

一个人不可能足迹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的,但是,阅读就可以。

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在虚构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他们的精神不仅可以穿越外太空,刺破茫茫宇宙,也可以钻入细胞核内部,探索基因的脱氧核甘酸排列顺序。

阅读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旅游,对自然、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

03

很多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强迫孩子通过刷题提高分数。

这样机械单调的重复,让孩子们没有阅读的时间。在宝贵的时间内,孩子分数上去了,智慧下来了。进了中学后继乏力,成绩也是一落千丈。

家长还在疑惑:“我的孩子上小学成绩那么好,怎么进入初中就不行了呢?”

他们根本不会去想,小学阶段以机械性记忆为主。到了初中,随着知识结构的复杂,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显然是不行的。

而理解能力,需要大量阅读的支撑。

04

我上小学期间是“文革”后期,课文上有好多伟人诗词,那时记忆力好,现在许多还能出口成诵。

当时许多诗词的意思不理解,但记得住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的气氛。每次大型集会时,几百人洪亮的声音,现在还记忆犹新。

诗词是背会了。闲暇的时候,就用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能够理解片言只语。

很多都是在后来逐渐理解的。比如那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现在才能略窥门径。

但这些东西,就像吃下去的食物一样,随着岁月的丰盈,一步步消化,慢慢变成了自己的骨肉,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05

李镇西老师认为,读书的秘诀就是联想与思考。

人和动物不同的一个方面,就是人能通过阅读传承历史的经验,在经验的思考中,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

孩子们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生活实际沟通,产生一系列问题,开始思考,在阅读中找到答案。

然后再实践,产生新问题,形成进一步思考,在更深的阅读中再次找到答案。

一次次阅读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提升的过程。

所以,老师和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关怀和爱护,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和吃饭呼吸一样,点亮儿童生命的底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