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程文胜
梨园行对不懂戏的人有句雅骂:“简直是个棒槌”。顾名思义,称外行人为“棒槌”,大约取棒槌乃尺把长的实心圆木、不能通融的寓意。侯宝林的相声《空城计》里,就用棒槌来比喻一个稀里糊涂上了舞台跟着跑龙套的观众,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那一代人对棒槌这个物件很熟悉,听人骂“简直是个棒槌”,就会想到妇女手中粗头笨脑的捶打衣物的木头棒子,听声会意,忍不住就想发笑。零零后的年轻人也许知道棒槌是骂人的意思,却未必知道棒槌是什么样的物件。自从有了洗衣店、洗衣机之后,原始洗衣的工具如棒槌、搓衣板、磨石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生代们自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小时候,我们家的洗衣棒槌功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母亲在河旁池边的石砧上捶打衣物,随着嗵嗵嗵的有节奏的声响,灰绿色的皂水快速渗出,漂洗衣物会省力省时。另一个功能,就是家长吓唬体罚我们的工具。每当我们做了调皮事,母亲就作势寻找棒槌,或佯装持槌追打,骂得很响却不真打,吓唬吓唬教训教训而已。我父亲就不同了,按在地上直接就用棒槌朝屁股上招呼,仿佛打的不是亲生的。
当然,棒槌存在的主要原因还是应历史传承、顺时运而生。古代自不待说,粗衣麻布洗起来费时费力,棒槌在手,声声清脆,省去妇人许多气力。说到棒槌声声,不能不提李白写过的一首诗《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满中天,秋意寒凉,妇人思念戍边亲人,为远征者备御寒冬衣……诗中的“捣衣声”旷阔悠远,很有画面感。只是我小时候误以为捣衣声就是棒槌捶打衣物的声音,后来知道不是,“捣”衣是让一种葛麻织物变软,易于缝制,这是制作寒衣的一道工序,在自家院落进行,而不是在河边洗衣时用棒槌捶打时碰撞石板的声音。
诗人李白笔下的万户捣衣之声是季节性的、凄凉的,与我记忆里的小河流水处的棒槌声声迥然不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穿着的衣物多为棉布,也有的卡、帆布料,质地柔软度已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洗衣机尚未普及,洗衣还是靠手工劳作。既是手工,棒槌之用便与古无异。那时一般用棉油皂——这是一种价廉物美、纯天然无污染的洗涤用品——先打一遍沫,在搓衣板上揉搓,然后用桶篓装提到河边或水池边漂洗,抡起棒槌照着衣物反复捶打。当此时也,小河清澈,捶衣声声,妇人互谑,欢声笑语,这样让人怀念的家乡生活场景,还真有一种虽然贫穷却很幸福快乐的意味。
经棒槌捶打漂洗过的床罩被单要借助日光晒干,而晒衣也充满了快乐。洗过的床单被面很沉,要两人对面而立拉扯拧挤才能脱水晾晒,往往是两人较着劲时就摔倒了,衣物就掉在地上了,相互埋怨也是有的,更多的还是欢笑。拧干的织物有皱纹,被面床单在晾衣绳上整理一下就平整了,外衣会用米汤调清水过一遍浆,晒干后既挺括,还散发稻米的香味,这种原始的朴素智慧让寻常生活变得异常温馨。
棒槌上附着了太多太多让人想来温馨、思之惆怅的事,按说各家各户是能将之留存而传下去的,事实却相反,家家户户皆无其容身之所。记得我成家时家里曾买有搓衣板和棒槌,给小孩洗棉布尿片时也曾在水池边捶打过,但我不记得棒槌是什么时候不用了、丢失了,更不知道它现在到哪里去了。
不只是棒槌,还有养小鸡的鸡笼罩、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装盛井水的大水缸……我们曾经熟悉的日用品,不知不觉一个个离开了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正在悄悄远离我们呢?
动植物也在逃离我们。苜蓿、甜菜、荞麦……这些熟悉的农作物以及伴随它们成长的蚂蚱、萤火虫、蜜蜂们,也不知什么时候消逝,正如记忆中最亲近的人离开我们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然想到它们,我们会想着寻找着这些消失的事物,寻找它们似乎也是在寻找遥远的家园和成长的痕迹。
譬如土地。在儿时的印象中,土地是如此神奇,当犁铧安静无声地前行,深层的沃土被一层层翻卷起来,湿润的沃土如同一道道镶着黑金边的连续不断的垄,深藏着的作物的根茎、扭动的蚯蚓、飞舞的蠓虫在阳光中透亮起来,土地的气息、农业的意蕴、自然的色彩、生命的律动瞬间从原本沉寂的原野一跃而出,让人不能不眼含泪水想拥抱土地、热恋土地、亲吻土地。
土地、作物、用具与人密切相关,实质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特殊的土地和事物又有特别的寓意和寄托,饱含着人与人的隐秘情感。许多作家都写过那些正在消逝的事物,写少年青涩懵懂的爱恋、伤逝的泪水、遥远的梦想,写糜子、高粱的质朴优雅,也回忆深沉的父母之爱以及躁动不安的纯真年代。那些厚实深切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使描述叙述形态、场景、人物、味道时细腻而生动、空灵又具象,让熟悉农村生活的人产生强烈共鸣,也让不熟悉的人会因此产生浓厚兴趣,而作品中隐隐流动的感伤会缓缓浸入你的心,让你忽然间感到心痛。
我们看不透大地万物的心思,但能感知消失的事物带给我们无尽的忧伤,我们无法预知生命有多久,但我们能看到亲近的人正在变老。
如同那些已经消逝的事物,还有什么正在悄然而逝我们却茫然无知呢?
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盘点一下了,否则我们还真是麻木人生里的一个棒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