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文胜
文章好比是在唱歌,好文章是天籁,大家会追着你的声音听。蹩脚文章则如噪音,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如同那个以性命威逼路人听他歌唱的强盗,他只出一声便会让人顿生“还是杀了我吧”的绝望。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古今评论文章,常用两句话,一句叫文无定法,一句叫见仁见智。
文无定法,主要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创新突破,不必拘泥于传统技法。无定法,不是全无法度,基本的规矩还是要有的,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里说:“才之能通,必须晓术”、“术有恒数”,这个术和恒,就是基本的创作手法和规律。好文章之所以好,其立意、构思、写景、状物、起论、点睛等基本文理规范也差不到哪里去。
见仁见智,语出《易经·系辞上》,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讲的是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这主要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各眼入各花,各花入各眼。这也是文章内涵丰富而引发的个人审美异同。
但是,文无定法、见仁见智的说法,容易把文章的标准虚无化,也会成为写作者排斥批评的搪塞之词。如果特别强调反而不利于创作的改进和水平的提高。好文章毕竟是有标准的,不然,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不会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之类的话。
判断是不是好文章的标准很多,最基本的还是两条,一是通情,二是入理。
通情就是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入理就是引发价值认同。文章没真情,不能打动人心,文章无哲理,不能引人深思,情理都无所获的文章,那还读它干什么?
情理融通是人理性和感性的表征,最易入诗入文。但是滥情、煽情不是情,偏激、偏执不是理,文章虚情假意,读者对其也就半心半意,甚至无情无义。
网络文学海量传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就情理而言,见得最多的是励志鸡汤文、情感故事文。鸡汤文在说理,情感文在煽情,转来转去都跑不出伪国学的圈子。所以,很多文章最初看起来在理,乍读一遍有情,细想一下,理不是理,情不是情。加上同质化、套路化的文章一多,人就容易审美疲劳。说雅一点,叫久入芝兰之室,不觉其香。
情理脱不了一个真字,真感受,真性情。一个过于关注文学之外附加值的创作者,比如点击量、获赞量等,很难对生活倾注真情。真正的写作者,只会按自己的理解、方式、风格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收获。他的快乐在于分享,不在获利。只要用心写作,情是情,理是理,文章自然情理通透、直逼人心。
文章唯有通情入理,才能架起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桥。情理从何处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好文章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时时有情意,生活处处有哲思,写作者只要用心观察、体验、感悟生活,就能找到通往读者心灵的桥梁,写出通情入理的好文章。
问题在于,创作者一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哪一个人会把连自己都认为是败笔的作品拿来示人,相反,他总会认为自己的作品至少在某个层面能与经典媲美。这样,尴尬就来了,一些你所不能自知的败笔,旁人一眼尽知。
清朝著名史学家钱大昕在《弈喻》一文中说,他有次到友人家观棋,见一客数败,认为不如自己,而“嗤其失寡,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可是,等他自己上场对弈,输得比那客人还惨。他由此感叹“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己之失,吾能指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所谓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可惜,对一些写作者而言,很多时候是当局者迷,既不能明,又不能智。
一些想保持文学纯粹性的人,对网络文学的乱象很不满意。一位作家朋友读完一篇文章后曾发问:“这样的文章十年之后还有读者否?”我说,十年太久了,十天就不错了。许多年轻作家朋友也抱怨,说常有人发给他文章看,问题不在于写什么,而是写了令人绝望的文字,还一次次逼着你读,简直让人发疯。
无论你是否承认,写作是一件苦差事,要想取得文学上的成就,不仅是苦差事,甚至是苦役,它不仅挤占你的日常生活,也压榨你的精神生活,你只有不停的写作,才能获得灵魂的自由与释放。
但大多数网友刷屏只是为了放松心情,喜欢的是快文、软文、奇文,想写爆文、蹭热点。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世上还有什么严肃的主题不能被戏说、被恶搞,甚而被娱乐至死呢?在这样的生态下的网络创作者,不是不能出好文章,只是概率要比纯文学爱好者要低得多。
好文章自有会奔跑的腿,它如一匹骏马在人群中奔跑,总会以让人心动的方式把艺术气息延续下去,这也是经典永流传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