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求贵的头像

杨求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19
分享

鄱湖水 都昌城

夜色渐浓,香溢四射。站在南山之巅,望着湖滨之城,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县城的巨变。

我的思绪回到了四十年前,作为全乡小学生代表,第一次来到县城参加全县小学生书法竞赛,在街上接踵摩肩的人群中,我以一种仰视的目光领略了与乡下的天壤之别。

那时的东风大道是县城的主干道,从大沙一直插入东门,小县城真正的繁华由此开始,流动的商贩、飞驰而过的汽车,各种混合的声音,给这座小城带来蓬勃生机。到了晚上,街上的路灯亮了,百货大楼和新华书店灯光如白昼,照在营业员的脸上特别白皙,这是我最早对城里人的认识,也是我多年后对城里人留下“刻板”的印象,眼前的繁华和美丽让我对城市的向往由此而生。

第一次下榻东风旅店、第一次在东风饭店就餐、第一次走进宽敞明亮的赛场,那年我才十三岁,让我有了恍如隔世的感叹!

北宋时期的都昌县城曾被苏东波描绘的有声有色,桃花绽放、灯火楼台,不正象征着此地的居民安居乐业、繁衍绵亘。据资料记载,北宋期间都昌县总人口不过五万,而一座小城却因苏东波的一首小诗增添了不少神韵和光彩,在人们的口中代代传唱,可见小城在当时的份量和底气。

我沿着南山的台阶拾级而上,野老泉、南山寺、灵隐塔等就像都昌的精神之魂,虽巍然屹立,既张扬又不泛内敛。微风徐徐吹来,抬头向南极目远眺,碧波荡漾,有白鹤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鄱阳湖就是这样不经意走入你的视线,让你饱览它的雄壮。在以水路为交通的年代,都昌城扼守五水汇聚之咽喉,一个个莘莘学子从这里出发,报效国家、教书育人,成就了像陶侃、陈澔、江万里、刘琦等一批批历史文化名人,也让都昌在江西十八个古县城中星光闪耀。港口繁荣、渔业发达,鄱阳湖上白帆点点,千舟竞发。

时光回到近代,水运的衰落,公铁陆运兴起,让都昌成了偏居一隅之地,改革的春风并没有惠及于此,都昌城开始进入了冬眠状态,勤劳的都昌人春天迁徙、年终回归,与鄱阳湖上候鸟迁徙的意愿截然相反,小城的萧条在所难免。当农村的教育资源渐渐向县城倾斜,小城开始接纳来自各乡镇的学生,县城又凸显了活跃的气氛,而交通开始拥堵,老化的路况和狭窄的街道,让这座小城在不停的喘息。交通警察、城管、环卫工人都在为这座小城忙碌着,城市落后的布局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回想起我小时候见到的小县城过去了多年并未随人员的增加而扩容,那种心里的落差不免让人伤感。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近几年,小城渐渐变化。沿着万里大道拐上新妙湖大道,厂房林立,机械轰鸣,随处可见的工地,预示着未来可期。曾经的一个荒野之地,到如今的清新秀美,展现着它的盎然生机。如今的东风大道、万里大道也变美了,变通畅了,小城的道路还在改造中。

老城区开始化茧成蝶,未来这里也将重新成为繁华的城市中心,留在老街多少美好的记忆将会以新的雄姿在市民眼中呈现。新一中、新任远中学、湖滨小学等教育资源的扩充,市政设施的改善,新城的崛起等会让市民幸福指数在不断地提升。

都昌人正是这样的性格,勤劳努力,在外打拼,无论走多远心永远牵挂着家乡,让绽放绚丽多姿花带来家乡此起彼伏地开放,更多的乡愁意识,激起县城再一次走上了腾飞之路。

小城的改造没有停下它的脚步,当我以一个中年人的视角目睹这座城市的时候,我看到了人们期盼的眼神和内心的渴望。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的改变,通过政府的努力,市民的觉悟在不断提高,小城正在显露出它健康的光泽。一千四百余年的建城史,地处都村,南望南昌,西仰庐山,北宋时期的万家灯火,文人墨客的打卡之地,不应该随着水运的衰落而被遗忘,鄱阳湖的美在小市民心中有着无可代替的位置。都昌城因鄱阳湖而生。一到冬天,成群结队的候鸟在这里集结,觅食嬉戏、翩翩起舞,为静静的湖面增添了无限生机。几个月的枯水期,让湖边成了一望无垠的草原,蓼子花灿烂开放,吸引着红男绿女,“长枪短炮”在这里留下最珍贵的照片。

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必定会有它的灵气和魅力。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都昌城总会重放异彩。在我的经历中,四十年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从破旧不堪到华丽蜕变,弹指一瞬间。随着鄱阳湖二桥的通车,让都昌与一衣带水的庐山那千年之恋不再因隔湖而兴叹;规划中的都南高速一旦建成,让小城成为省城的后花园必将脱胎换骨,生活如诗如画。

届时,我会带着南昌和庐山及远道而来的客人听鼓书、赏书画,找一家小食店吃米粑和豆折,再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参煮鱼,让你在众多的美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中流连忘返。

我的内心涌动着无数期待......

鳞次栉比的高楼、绿树掩映的小区、清澈如镜的东湖......一个充满水韵魅力的生态南方小城——我深爱的都昌,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