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车里,用于播放车载音乐的U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它造型是一部通体嫩绿的小轿车,车尾部是U盘插口,整个U盘芯片藏在整个车身里。
这样的U盘是我手工制作的,制作材料是一个旧的U盘和孩子手里的玩具。
那可爱的绿色小车,是孩子小时候连睡觉时都握在手里“小车车”。他小的时候有很多“车”,大大小小,塑料材质的、金属材质,电池驱动的、机械发条驱动的,卡车、巴士形制的,轿车、工程车形制的……林林总总,从一两岁开始买,一直到上了小学。这些车要是放在《玩具总动员》里,都没法给它们取名字,实在太多了。
儿子小时候我们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没有家具,只放它的玩具。他会在他的玩具室里,或坐或卧,肆意疯玩。
有时我加夜班回来,居然看到他一个人兀自与这些玩具玩得不亦乐乎。时而念叨着,时而兴奋得出了尖声,全然不管已是深夜。有别的小朋友来串门,他会把小朋友领到玩具室“待客”。
随着孩子长大,这些车也有老旧、损坏甚至报废的情况。有的轮子残缺、车门掉落;有的线路损坏,电动成了“手驱”;能修的我就给修理一下,实在没办法修的就与任它与那些好的玩具混在一堆,毕竟也没有玩具车4S店啊!
这些车里,孩子独钟情于这辆小绿车。这小车好像是某种食品包装里随赠的玩具,并非特地买给他的。或许是只为它小,通体光滑,又刚好可攥在他的小手掌里,他入睡时都会攥着它,甚是喜爱。
杨坤有首歌叫《那一天》,其中有一句叫做“像个孩子失去了心爱的玩具”,表述了孩子对心爱玩具的依恋。
现在我每每看到车里的车载U盘,就想起孩子那时想给出又有些不舍的表情,隐隐地还有一点点心庝,毕竟是“夺其所爱”。
之所以创意将孩子的玩具与U盘合体,是感觉这个小东西确实小巧,且正与U盘的外壳相仿。更关键的是想考验和锻炼孩子的心性。
孩子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一直在培养他与人分享的习惯。他若是认为好的东西一定是可以给父母的,从他手里要出来的东西,我们也会不客气把它吃掉、用掉。
跟孩子要这个小车时,先跟他讲清楚这个小车会变成U盘,放在咱家的车里。他很痛快地把手里的小车给了我,但眼神里满满地不舍。看着我把车拆开,放入U盘芯片时他肯定有了后悔的冲动,但没有跟我要回。
相较于孩子那些已经沉尘封在箩筐里一堆堆的玩具,这个小绿车是幸运的,它的新使命一直在行驶着。
更重要的是,孩子现在懂得感恩,懂得分享,懂得怎样爱自己和爱他应该爱的人,是个有思想,有主见,讲情义的好孩子。
孩子从幼儿园起,会把自己那份食物里他认为好吃的东西用纸包好,装在书包里带回家,给妈妈偿一偿。这个做法后来不知道怎么被其它同学知道了,很多孩子居然学他的做法,弄得教师和家长哭笑不得。
有舍必有得,不但适用于成年人,同样也适用于孩子!这样的理念,要从孩子时就开始培养。舍小爱换大爱,舍短爱换长爱,舍的过程有酸有痛,但换来的是长久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