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小区因故停电,整个环境都笼罩在暗夜里。所有的家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空调的热气渐渐冷却,身体觉出了冬日的寒。儿子想起一部俄罗斯科幻电影《停电》,说一夜之间地球发生了大规模的停电,停电之后全球人类都离奇死亡。这可真是一个恐怖的科幻灾难性故事,想来人们对于未来的种种幻想和猜测都是跟“电”息息相关的吧,电是科技来源的基础。倘若现代人的生活里没有电,其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我借着手机光线去房里取了平时把玩的烛台,点上蜡烛,从烛光里看见儿子在绘声绘色跟我讲那部叫《停电》的电影,而我却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乡村的那些停电的夜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电刚刚进入农家不久,电的作用多半是用来照明,农业用电还没完全到位。那些停电的夜晚往往是父亲刚从田间地头回来,刚捧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饭,才坐到桌前,屋里那盏橘黄的灯光忽地暗了下来,暗到只有屋外的掠进来一丝昏沉的天光。于是父亲就放下碗筷习以为常地从灶间摸出蜡烛来点上,我和妹妹就烛光里吃饭,在烛光里玩耍,在烛光里听母亲唱歌。母亲唱着唱着,我们也跟着哼了起来,歌声渐渐响亮了,好比是家里开了演唱会,父亲是唯一的观众。
现在回忆起来,童年时停电的日子总是苦涩而凄美的,从木门泥墙、石瓦廊檐里走出来的农民们是在苦中作乐。农忙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场景总让人感到生活的艰辛,唯有夜晚屋里的那束豆大灯光凝聚他们生活里所有的光明和希望。
说起乡村总是浸润着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超凡脱俗。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曾有多少代水乡人为了生存,跟自然做着顽强的博弈?如果没有当今的农业科学技术,没有水利和电力的有效运用,乡村生活就脱离不了愚昧和贫穷,江南这片广袤的土地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现代化高水平的生产效益。北宋诗人张俞的《蚕妇》一诗中云:“昨日入城来,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似乎城市的文明和富裕是建立在乡村的贫穷和痛苦之上,其中根本的原因是我国自古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等级对立。
江南水乡太湖,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从前赤足走在春天的田埂上,乌黑的泥土从我的脚趾头中冒出来。抬眼望去,几只蜜蜂围绕在油菜花周围“嗡嗡嗡”在阳光下歌唱。乡村的上空,抬头就会看见鱼贯东西南北的电线,中间的连接点就是粗壮的水泥电线杆,在与电线交错间隐约能看见有几条蜘蛛在织网。粗壮的电线杆上,蜘蛛和电线在风中不停地纠缠又不停晃荡,给了孩子一个遐想的天地。
随着水乡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地,各家的屋里不常停电了。渐渐地,乡间的小路上宽阔了,道路旁建起了机埠,田野里有了哗哗的水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乡野的早晨、乡野的阳光、乡野的风都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中平添着农家无限的生活情趣。
居住在太湖水畔的农家在古诗词的情境里总是浪漫的,可以想象在夏末秋至的傍晚,一条条渔船伴着落日归来的情景,一支叫做《渔舟唱晚》古筝曲会响在耳畔。此曲是创作于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表现的是旧时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
然而从前的太湖岸边,往往还没见半点渔火却早已听到轰轰地马达声从远处传来,时不时地惊扰了夜的宁静,同时也将诗意驱散殆尽。那时很多船会装“挂机”,用柴油发电作动力,声音很大,于是船上人整天整月整年在这样震耳的噪声中生活,渔家人的日子枯燥而又烦噪到麻木极其艰苦。
也许正是为了实现“渔舟唱晚”这个奢侈的梦想,后来太湖渔船上便有了电力装备,一排排充电桩让渔民们从枯燥和烦噪中的苦难解脱出来。
譬如浙江湖州长兴仙山湖景区在十年前就在渔船装上了充电桩,是第一批享受电力科技福利的人。这里的渔民早已忘了从前的苦难,正在享受电力高科技给他们带来的欣喜。他们每天接待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客人闲坐在船舱里,或聊天或看书,品味着山野乡间的自然风光。若是在夕阳西下的傍晚,坐在船上对着光波光粼粼的湖面听一曲《渔舟唱晚》才真是应了景的。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诗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当代读书人先是从陶渊明的诗中萌生了乡村理想,再走向往乡村有了田野生活的体验,最后再想方设法找到“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的体验。聪明的现代人利用科技思路完美地诠释了古老的人文内涵。
如今的太湖人家幻梦如境一般现实了生态养植,一边是光伏发电,一边是鱼塘养殖;一边是种植桑养蚕,一边是四时蔬菜鲜果。农舍乡野中炊烟袅袅,云雾缭绕,没有鸡鸣犬吠却有各种植物或花卉争相开放。随处可见是古桥石栏、篱笆藤蔓、瓜果蔬菜,这一切不禁令人想起《世外桃源》的宁静和神秘。
再假设在一个下着雨的四月天从湿漉漉的田间走来站在湖畔望着这派欣欣向荣的情景必然会想起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景象是时空里的一面反光镜,诗意江南从古诗词中延伸而来刹时照亮了二十一世纪生态文明的高光时刻,是生态+电力带来的科技产能。
半个世纪以来,主流的意识形态始终在探索乡村的出路。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乡村遍布的公路是一次交通的革命,让农民走出家门,融入城市的世界,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光伏革命”,又是一次躲也躲不开地让人不得不叹服的“绿色能源”革命,是诗意的图腾。
2020年,在城市的各个地标性建筑上电子屏上会出现一句令当地人自豪的话:“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湖州是元初文学家戴表元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里的湖州,是浙江一处青秀风雅之地。而位于太湖边的长兴县和长三角腹毗连天目山脉的安吉县更因“青山水秀”著称,诞生了习总书记的两山理念,将电力环保和生态文明有效结合开创一个美丽城乡,美丽中国。
生态+电力,从”长兴仙山湖”到“看不见一根电线”的安吉蔓塘里乃至京杭大运河上的“岸电全覆盖”,以至于覆盖到整座城。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不断刷新人们对电能的认知。
没有了燃烧的柴油味,基本听不到噪声,无尾气没有污染,车内干净、整洁。车内设施完备,人性化装置。电动公交车选用气囊避震技术,比较传统的公交车起步和行驶更加平稳。纯电动公交车全部依靠电机设备与电池提供动能,以人为本的绿色出行理念与自然有氧环境的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人们健康出行的品质生活。
以前在公交车上坐久了会有一种倦怠感,晕晕乎乎,气味今人作呕。从自城市更换了电动公交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几乎每天早晚准时上车,于晨昏之间从市中心出发到郊外的产业园,再从郊外到市中心。坐在窗口的位置上听着手机里的抒情乐,看着窗外物换星移,心情舒适而平静。
当今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过去老百姓做梦也没梦到过的美好愿景。到处都是锦秀光风,纯净之气,随处科技电能驱散了人们生活环境里的阴霾和压抑感从而大大提升了幸福指数。这派古老的大好河山在时间的进程中被现代化科学发展观赋予了更丰富的人文内涵。
那个偶然停电的夜晚,儿子不断地跟我讲述那部叫《停电》的科幻电影。他津津乐道,我却听得毛骨悚然。
难以想象在当今的社会状态中,人类要是失去了电源将是个什么样子?倘若是在夜里,交通信号灯停止运行,警察将难以在一片黑暗中进行道路指挥。都市地铁系统受阻,列车中断运行,乘客们会在一片纷乱中被迫从地铁隧道步行返回地面,公交车及一切电能设备将逐渐耗尽无法运行。同时大楼的电梯因断电而突然停运,有人被困其中而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再也没有霓红灯闪烁的街道,电影院里的电影无法放映,娱乐场所将会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有的只是高声恐怖的各种尖叫,此起彼伏。
面对困境人们也许会往乡村逃离,然而没有电源的世界再也不是夜里一支蜡烛能解决的事情。没有先进的农业科技,人们再也回归不到陶渊明的诗意中去。在没有电源的环境里,人们会重新跌落,落到比一个原始社会更困苦的境遇里而手足无措。
因而,电以光的形式在流年里照亮了人类许多个春秋,如今不仅仅是光明、温暖的代名词,更是速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代言者。电是灵魂,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是需要人们去维护和珍爱的。有效而科学的运用,相信电力能源是可以不断满足人们对未来无限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