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幽兰路人的头像

幽兰路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10
分享

放鸭记

每当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相信,这很多人心中念念着追求自由的田园生活吧。以天地为伴,与日月为侣,赏尽大自然的美好,憩然而又闲适,那是多好的生活呀!而从小生活在一个与两广交界的小村庄里的我,翻起脑海中最朴质而童真的记忆时,让我想起和爷爷一起放鸭的时光!

那时在我读初一的时候,家里生活还是比较贫穷,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自小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中每年都耕种许多的田,从播种到插秧再到管理收割,都是我的爷爷和奶奶两人奔波操劳。朝怀晨露向田去,再返庭院已黄昏。这便是我爷爷奶奶常常的耕种生活。

阴雨霏霏的清明时节已经过去,葱葱嫩嫩的秧苗,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村前的一块块水田,一派茁壮成长的样子,要不负农人的辛劳和希望。昔日三三两两背影佝偻的农人已不再看见,也预示着我的爷爷奶奶收获了短暂的休息。为了补贴家里的生活,爷爷总想找点其他活干。过了两天,骑着凤凰牌自行车的爷爷趁圩回来,带回了八只“呱呱”叫的小蛋鸭。看着这些干干净净、黄绒绒的小蛋鸭,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两只,放在手心上,暖暖轻轻的感觉让我爱上了这些鸭子。

道路两旁的禾苗慢慢长高,翻开家里布满灰尘的黄日历,一个多月悄然离去。家里的那几只小蛋鸭也开始变成了大蛋鸭,开始一两只下蛋了,翅膀层层伸展,羽毛褪去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换上了麻黄麻黄的“大衣”,而长长弯弯的脖子像村里八十岁二公的扶手雨伞,看起来有多多少少的可笑。农村的夏天,当田里的蟋蟀还“啾啾”的欢唱,苦楝树上的猪油蝉不知疲惫地鸣叫时,早起的我和爷爷拿着竹鞭,爷孙两人相互配合,赶鸭子向村前的稻田走去。鸭子受惊似地四处乱钻,一到郁郁葱葱的稻田夹着的田垄上时,也就拼命地冲下稻田,可能是鸭子喜爱水的习性吧。

映入眼帘的几十亩稻田,在远处望去,像是一张密密麻麻的针线绿布,零零散散的稻穗在无风中翩翩起舞,这便是鸭子在啄食稻根上的田螺了,还不忘时时发出噗噗的踏水声。夏天的早晨也有微微的风走过,带起了一块块高低不完全相同的稻田温柔地此起彼伏,遮盖了在低头觅食田螺的鸭子。

稻穗托起了迟到的太阳,微微的光照射在这厚厚实实的庄稼田上,为大地增添了一份圣洁的光泽。忙碌的爷爷早已经不知所踪,还留下呆呆的我在田埂上监视鸭群,站立许久。热气开始席卷田野,我丝毫不用担心地回家吹起那缓缓转动的吊扇,让鸭子在田野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回馈吧。

炎热的夏天过得也丝毫不慢,一天的黄昏又要到来,早起放鸭的情景好像就在刚刚。夕阳在远处的西山慢慢下降,只留下半边的脸微笑,晚风中卷着一串串细碎的光,牵牛的爷爷还没有回来,我是时候要去赶鸭子回圈了。等我到稻田的时候,鸭子左左右右地站在田垄上,还是不是啄一下自己的翅膀,细数一下,一只也没有少。拿着竹鞭的我从一头走近,拌杂着吆喝声,鸭子整齐成排地朝家的方向,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的样子,时而快步奔前,时而停脚伫立,陪伴着落阳归家。

到了第二天,奶奶去看鸭子的时候,一枚枚的鸭蛋散落鸭圈的各个角落,有青皮的、有白色上面沾着泥土的。奶奶说蛋鸭吃了一天的田螺,产蛋得比较多。看着这些大大实实的鸭蛋,爷爷奶奶笑得脸上的皱纹一凸一凹。

在空暇之余,我时常自己去放鸭,鸭子为农人省去了下田捡田螺的力气,成为大自然最环保的“杀虫剂”,也收获得一餐来自于大自然惠赠的美食,实乃人与物都有所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