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翠玲的头像

刘翠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24
分享

学会安顿自己


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越发丰富,但精神生活却流于形式,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人们不断地产生浮躁、迷茫、孤独、厌世,物质的不满足,生活的迷茫,内心的空虚,导致出现很多精神疾病。如果能时时刻刻关注自己,安顿自己幼小的心灵,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缺激情,不乏追求,就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幸福的人生。那该是多么好的事!

最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散文,让我感触很多。周国平先生不愧是著名学者、作家和哲学研究者。文章富有哲理而又易懂。他的家庭观和人生观对现代人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一个人不能被束缚,一个人也不能束缚任何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要解决社会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问题。同样,家是由有关系的人组成的,处理好家里的人与人的关系,时刻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很重要。家庭的和睦就会促进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夫妻关系又是家庭里最基本的关系。两个人从恋爱到结婚,是一种冒险的过程。从刚开始的两情相悦,双方把最好的展现给对方,到婚后瑕疵一点一点裸露出来。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是相互取暖还是相互伤害的问题。交往和相处,都需要为对方考虑,但又不能丢掉自己,这里面存在很多度的问题。人们把两人刚在一起的几年称为磨合期。磨合期无外乎就是改变和接受。一方面要改变自己不被对方接受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接受对方的不足。一来二去,磨合的好彼此都接受彼此都快乐,磨合得不好就会经常吵架彼此都痛苦,更甚者,会导致感情的破裂。

没有缝隙的爱会让双方无法呼吸。人和人之间应有距离,有各自的空间,爱人之间也不例外。正如周先生所说“在黑暗中并肩行走。”“对于他人灵魂的神秘,我们同样不能像看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那样去阅读和认识,而只能给予爱和信任”。夫妻之间就要有最基本的信任。彼此内心有对方,彼此为了生活各自闯荡,然后回家互相安慰过属于共同的烟火日子。不必表达爱着对方,想着对方。只是默默地承担起各自的家庭责任,携起手共迎风雨。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人生是一段长跑,给对方自由太多,对方难免不会满足。给对方限制太多,时间久了对方会心生怨恨。所以还是存在度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把感情藏在心里,时间长了,对方也会麻木地忘记。所以有时及时地表达爱,及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是不错的选择。人不可能完全看清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就让我们在黑暗中相互取暖、相互倾诉,把内心最亮的星送给对方,照亮对方,同时也照亮自己。

寻找自己,做好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世界很大,但属于自己的又有什么?我们很容易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无法脱身。或者,我们会因为自己站得不够高而看不清我们的足迹,从而迷失了方向。当夜幕降临时,我们走在城市的一角,灯光迷离,陌生的人们来去匆匆,高楼、街灯、人群、花草都在身外,容不进内心,灵魂在单薄的肉体内沉淀下来,只留下孤独的影子。看着别人谈笑风生,看着别人忙忙碌碌,却没有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人不能总那样飘着,总要给自己脚踏实地,给自己实实在在,那么拥有自己的一颗心足够!周先生说:“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成为你自己。简单的五个字,做起来确实很困难。别人再优秀,也是他自己。而我们个体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我们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可能完完全全成为别的某一个人。如果我们完全地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失去了自己,他只是别人的影子,那是相当可怕的事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富贵的还是他自己。”一个人如果能真切地认识到“自我”的宝贵,就会在寻求自我的路上遇见特别的自己,从而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正如周先生所说,“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也能跟他人一样谈笑风生,跟他人一样会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会把自己的快乐带给他人,该多好!然而,多数时候我做不到。我时常会因为自己的哪一个小细节没做好,而不自在很久。会因为自己的不擅言谈而沉默。有时候甚至会认为自己是相当无趣的人,猜想着别人也会因为我无趣而忍受着?当我遇见了文字,喜欢上了阅读,喜欢上了写作,一切都变了。我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不悲不喜坦然的自己,我不再感到孤独。我时常与自己对话,我接受了自己,接受了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在某一件事情上,时刻警醒自己,从内心出发尽力去做。事后想想,要做好一件事其实没有那么难,及时了解自己的想法,时刻关注自己,做好自己即可!

学会安顿自己

安顿自己,用写作的方式。周国平先生说:“写作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安顿自己。”他在《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中写道:“和妞妞一起度过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被无情地推向远方,宛如被潮汐推到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那海滩绵亘在死寂的月光下,无人能够到达。我知道,所有的贝壳已经不再属于我,我不可能把其中的任何一枚拾起来握在手里。”这篇文章是为插图珍藏版《妞妞》作序的。《妞妞》是周国平先生追忆已经逝去的女儿妞妞的纪实作品。从序中,我读到了一个父亲在写这部书时的痛,他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是用泪水用无限的思念写出来的。能想象的出,一个父亲看着自己的女儿病情一天天恶化是何等的心如刀割。在女儿死后,他无法排解心中的苦楚,只有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痛和思念流于纸上。他做到了安顿自己,安抚自己的灵魂。那最珍贵的东西已然要逝去,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拥有,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失去。”

我们没有哪一个人不经历痛苦和别离,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黑夜中,我们更能看清事物的真实,它们退去光鲜放下伪装,将自己最真的一面展现出来,那么静,那么亲切。面对痛苦,看到眼前的狼藉,灰尘一层一层包裹,杂乱无章的思绪就像凌乱的物品交叉着,有些人用狰狞的眼光望向你,有些人用挑衅的目光击中你,嘲笑与讽刺并存,那些人吹着胜利的号角扬长而去。你的身边只有沼泽,你明明是被刺伤却没有流下一滴血,你又仿佛看见自己血肉模糊而麻木地不知所措。撇下你的人不带任何表情,你觉察的冷包围着你。怎么办呢?周先生在《人得救靠本能》中说,“面对眼前的灾难,我们可以逃避,逃避常常是必要的。如果我们骄傲得不肯逃避,或者沉重得不能逃避,剩下唯一的办法是忍。咬牙忍受,世上并无不可忍受的灾难。人生无非是等和忍的交替。”因此,安顿好自己,让自己在人生的低谷中慢慢走出,苦难总会过去,让自己时刻都拥有宁静和充实,这也许就是不断地强大自己吧!

用周先生的《风中的纸屑》里的话作结束语吧。“人心的境界:从野心出发,经过慧心,回到平常心。荒山秃岭,大地沉默的心事,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即使在悲伤的时候,打开窗户,有新鲜空气涌入,仍然会禁不住感到一阵舒畅。哪朵花不是昙花,哪颗星不是流星?”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学习大自然在静默中生存,把痛苦与快乐当作生命的点缀,简单一现,快乐一闪,那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