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祥明的头像

黄祥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11
分享

故乡思索


什么是故乡?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有句名言:故乡是养育自己长大后只想冲出去,冲出去老了又想回去而又回不去的地方。我的故乡在石山湾,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自古被称作南蛮的地方,史书记载东汉孝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皇上刘志遣元帅窦应明领官军镇压都梁山詹山领导的蛮獠起义。石山湾是都梁山东山口,可以说是满山皆石,石石皆景,景景皆奇,奇形怪状,状态百出之地。正因为是石灰岩之地,水源受石灰岩污染,医药教科书对该地区有定论,全国结石病40%发自该石灰岩地区。

十几岁我就冲出了石山湾故乡,如今正是想回去却又回不去的时候,掐指算来,整整五十年了,中途虽然回过村庄几回,但再次登上石山,却是五十年后的头一次,登山之路依旧,弯弯曲曲,台阶却是古人在山石上开凿的,小时候在石山上砍柴,放牛。听大人讲过,石灰岩之地出了个牛背上的作家,为了不走失牛,骑在牛背上看书破万卷,俗话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他可是骑牛看书本,走着看。也听老师讲解过课文《珍珠赋》,长大后才知道他叫谢璞,还有幸成为谢老指导过的学生。石山上有很多山洞,小的可躲藏几人,大的幽深莫测,记忆中没人敢进去探底,正因为洞穴多而幽深,成为野兔、野狗、野鸡、狐狸,豺狼、蛇类等野兽洞穴栖息之家,白天躲藏猎人,晚上出来活动。唯一白天敢出来的是狐狸,那也是在麦子长大开始放穗的季节,这里流传着一句歇后语:麦子放线线(放穗),狐狸打转转。也许大自然的造化就是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虽说是石山,却不全是岩石,而是土石融贯,土中有石,石上有土,石缝有水,石井水长流,树木虽不比原始森林,可也是在杂草中鹤立鸡群,适应各种药材生长,小时候星期天摘点金银花,挖点麦冬去县城中药铺换几毛零用钱化。石上是黑土地,不利于大森林的生长,可适合生长果树,记得小时候,石山南坡都是果树,柚子、桔子,石榴,杨梅,桃树最多。石山湾的人说是村里的摇钱树,每当出果季节,村组长就组织村民挑着果筐担子去县城里卖果子,这是石山湾唯一的村上集体经济来源。石山上草资源也很茂盛,有的村民养过牛羊,鸡鸭鹅等牲畜,割资本主义尾巴那年月,我还小,不懂什么是资本主义尾巴?村民好像也没有想明白,驻村工作队白天带领人把牲畜打死,晚上开会把白天打死的牲畜烧烤吃了。村民疑虑:“养牲畜是资本主义,烧烤吃牲畜是社会主义?”

正是因为是石山,石灰岩资源祖辈们都是资源共享,石灰窑共用,互相谦让,没人争抢,儿时记忆幽深,十里八乡的村民来石山采石,就地烧石灰石,烧好了再挑回去作为种田必用的杀虫剂,故此,石山湾的人很受人尊敬。如今却不同了,责任山田到户,十里八乡的人不敢再来烧石灰石了,只有荒废的烧窑洞遗址尚存,就差收取上山过路的买路钱了。

山下是旱涝保收的良田,都梁山底下有水源,主流出山北,形成七里河,支流出山南,从深潭中涌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荆,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也就是说山南这条小河自古叫渟水,山名、县名均因盛产都梁兰花进贡朝廷而取名都梁,渟水也跟着叫都梁河了。县志记载明代朱元璋第18子朱楩封岷王于此,传到岷简王世代时因好奇,用48付箩绳吊着石磨试探出水深潭深度,未能到底,遂又绕了一纺车麻绳吊着石块试探,还是未能试探深度,于是岷简王妄下结论:没底。虽然出水深潭没底,可出水不大,实则称不上江河,就把它叫做没底港,港之意是比溪流大,比河流小的支流,相对山北的七里河小,名副其实的港支流,从此就叫没底港,再未改名了。不言而喻,这就是石山湾的湾字有三点水的缘故。港水不大,却一年四季川流不息,确保两岸水田旱涝保收,可谓风水宝地。正因为这里水资源丰富稳定,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朝廷遣戎帅御史中丞柳公绰领官军镇压都梁山武陵蛮獠起义,起义军镇压后,朝廷官军不撤走,长期就地驻扎,为了解决驻军粮食问题,就在都梁山前一华里的地方种植早禾,将传统一季水稻改成双季稻,将试种早稻的村子改为早禾村,这就是都梁县最早种植早稻的历史记载。后人为了纪念柳公绰在都梁地方教会人民种植早稻,在都梁山下渟水深潭300米远的没底港岸边修建了一座庙宇,直呼柳公庙,几经重建保留至今。可如今旱涝保收的良田没人耕种了,我问他们原因?他们却跟我算起了经济账,种一亩田产量不过千公斤,价值四千元,一年两季八千元,打工三个月便可挣回八千。如果计上买种子、农药、化肥、劳力成本,大于八千,一年白干,倒亏本。国家改变自古种田交税政策,不但免税,还补助两百块一亩,这些优惠政策与实际种田成本花费也是杯水车薪,谁愿意去做亏本营生?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去广东、浙江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小孩不能种地,老人们种菜占用了少量土地,大多数土地荒废长草。世代农民不种地,与城里人一样靠打工买粮食过日子。

农民账倒是算得清楚,无言以对。如今石山湾山兽不见踪影,果树不见树木,田土大多荒废,劳力打工他乡,老小留在无力耕种的土地上,过着比过去种田时代更富裕的生活,不由思忖着,是不是老夫榆木脑壳笨拙?不识当今人间烟火?是不是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升到空中楼阁的新世纪到来了?

作者:都梁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