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水兰的头像

李水兰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1/07
分享

在辨识自我中立言立德——读刘建华的《生命的辨识度》

原作发表于《人民政协报》2023年10月30日第12版。原文有删减。

  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三不朽”就是答案:“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自古以来,士君子追求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意义。

我与刘建华同是江西莲花人,又都来自农村,都在农忙的炙烤下奔忙和挣扎着生长, 受着同样的“盘箕晒谷,教崽读书”的耕读家教,跳出农门成为我们最初共同的梦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同时考上永新师范,在东华岭的三年时光,我们至真至纯,结交了一生中最真诚最纯粹的友谊,我们像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的营养,努力成长为多才多艺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小学教师。然而,毕业后骨感的现实给了我们棒头一喝,完全跳出农门的愿望让我们考了一堆的文凭,自考专科,函授本科,直到考上全日制研究生。我初恋就结婚,后来的走向基本受婚姻的影响比较大,现实的浸洇有时也会使自己随波逐流和固步自封,出现停滞不前或前行艰难受阻的现象。刘建华比我走得更早,坚持得更久,走得更远。

人到中年,刘建华的人生轨迹曲折而清晰:苦难的童年,勤勉的工作,艰难的求学,善良的本性,真挚的爱恋,乐观的进取。正如刘建华在《鼓浪屿的人》中努力做一个有辨识度的人的心灵独白:“我们每一代从‘过桥人’手上走来的新生儿,甫一降生就行进在培养辨识能力和被辨识能力的人生旅途中,当每一个个体生命走向花落的时候,应该都具有美的辨识度,都能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所贡献。”做一个有辨识度的人,刘建华在《自序》中透露出骨子里自信的底气真正来源,实则来自祖宗的荣耀:“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维翰是全村全族几百年间最有学识的名士,当地知府曾赠他‘虎观奇才’‘成均领袖’等旌匾,一时风头无两。”刘建华也为自我发展绘制了一条清晰的发展之路:辨识他者,辨识自我,辨识义理,最终在家乡的文岭之巅,树碑立传。

但是,刘建华有着清醒的自我认知。

“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页。]渐渐地,我们学会了给人、事、物命名,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也不断地被辨识被命名。然而,一些自以为很熟悉我们的人,他们对我们的言说和辨识,实则与真实的我们很陌生,可以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语言对行为的解释总显得力不从心,总是或多或少扭曲、遮蔽行为的本义,总是遗留着列维纳斯所说的“不可简约的他性”。“不仅文字无法真实传达人的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口头语言也同样无法完整地对它作出解释。”[ 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101页。]

也有一些听说过我们或者看过我们的文章的人,他们对我们的命名和辨识却出奇的准确和贴切。“此项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 (明)王守仁著,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王阳明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1页,第22页。]“一旦语言解释的意向在某种程度上或触及或切近或暗示或引发了行为语言的解释,也就在瞬间灵光闪现、豁然开朗,这就是所谓的‘顿悟’,一种仿佛了然于心却又无法言说的心灵启示。”[ 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102页。]

如何给自己的一生命名?如何给自己的行为正名?如何获得被“顿悟”后的体知?

刘建华采用文学艺术的方式之一——散文的方式来完成。既突显散文文体最能表达真实性的“非虚构性”特征,以彰显自我的主观真实最贴近客观真实。同时,文学艺术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言说,“简言之,语言(logos)和激情(pathos)的统一证明了艺术的存在”。[ 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8页。]“它是行为语言与言语行为的深度融合,并通过想象把所有的经验调动起来重新塑造。”[ 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8页。]

从刘建华的散文集《生命的辨识度》的整体布局来看,他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践行了认知符号学理论:第一辑辨识自我和第二辑辨识他者中的一部分属于行为语言,作者通过行为建模与世界打交道,与世界构建了“物我交融”,并为自身塑造积淀了经验,在这些篇章中,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抑被取消了,沉睡在深层无意识中的潜能被释放出来,行为语言记忆赢得了自由喷涌的机缘,并与言语行为发生深度融合;第二辑辨识他者中的另一部分和第三辑辨识义理,以及附录近期诗歌属于言语行为,作者通过语言建模与世界打交道,构建了“物我区分”及人类意识,于是,切中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存经验、令人深陷其中、深受感动的审美之境就在字里行间呈现了;书法作品属于其他符号建模,主要是通过线条的节奏、浓淡、枯湿、虚实变化,同时结合作品语言内容来表达审美意境和个体或世界经验的体悟。

回首来路,《生命的辨识度》可以看作是刘建华的自我追问:我从哪里来?我到何处去?我该怎样活着?

在“认识你自己”这样真切而深刻的自我认知下,刘建华以立言的方式开启自己的人生新征程,他的理想虽不见现时代立功的迹象,但立言、立德之愿定将随着《生命的辨识度》的明确坚定而显得更清晰,从而得以实现。

注释:

①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页。

②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101页。

③(明)王守仁著,王晓昕、赵平略点校:《王阳明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1页,第22页。

④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102页。

⑤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8页。

⑥马大康:《认知符号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8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