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水兰的头像

李水兰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5/12
分享

凤栖梧桐 求真逐艺——毛凤栖先生书画作品赏析

艺术即宗教。

当一个人到了米寿年纪,她的一生留下了总结性的轨迹。回顾毛凤栖先生走过的人生路径,那些时代留下的伤痕和痛苦,那些足以压垮很多人的坎坷和艰难,她是怎么走过来的?她凭借什么力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又有什么魔力让她久经风雨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优雅、美丽、善良和本真?参观完她的书画展,悦读完她的书画作品集,我读懂了毛凤栖先生,读懂了她潜藏内心深处的家学渊源和毕生追求的艺术之光。她的成功有机遇、勤奋、智慧和坚韧的因素,也有家学渊源带来的与生俱来的修养和素质,最重要的是,她一生热爱艺术,追求艺术。正因为一生与艺术结缘,她能在人生的某个时期及时地切换到艺术频道,暂时性地忘却现实,忘却周遭的一切,全身心投入到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去,呈现出来的是乐观、平静和天真。尤其是退休后,她的人生完全进入到艺术境界,在现实之外,于艺术之中,她寻找了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归宿,她选择性地忘记了爱人的离去,过往的痛苦和坎坷,沉淀下来的唯有对生命、生活的本真和初心。毛凤栖先生书画作品流露出来的画品即人品:沉稳、中庸,至真至善、优雅宁静。

毛凤栖先生的国画作品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她对祖国大好河山行游的印记,有华山、黄山、桂林、井冈山、黄河、长江等。当然,她也不忘运用画笔描绘出心目之中的生息之地,以及对诗人泰戈尔、画家齐白石的敬仰之情。书法作品的内容都具备神形兼备,书意与诗意合二为一。

毛凤栖先生通过拜师问道走上绘画之路。虽然在用笔用墨上,做不到像学院派画家和专业画家那样精准,但她深谙国画之道,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融入绘画,呈现出来的画作极具文人画特色,值得称道!

祖国大好河山如何呈现?一千个画家有一千种呈现方式。毛凤栖先生的画作有两种主要视角方式。早年画作采用的是仰视兼平视,如2008年创作的《黄山》,选择一个中低的凸出的地理位置仰视黄山两座壁立千仞的高峰,可以看出十六年前的黄山在先生眼里是北方山水般雄伟壮观,坚毅刚直,那是高处和远处,她只能仰视;立足之处是近处,则采用平视,放眼望去,万木葱茏,点睛之笔的小亭仿佛先生本人谦虚低调、柔和喜悦。近年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如两幅《华山松云》,《上昇峰》《秀木积翠生夏凉》《云开见光明 音讯通四海》《晴瀑泻玉》《山水画》《高山有好水》《黄山烟嶂图》《黄山西海群峰》《源头之水恩泽千秋》《井冈山》《黄山烟云》《漓江春色》《漓江奇峰》《芭蕉鱼荡》等,基本采用的都是俯视和平视。有些画作添加了凝视,如《黄河之秋》对壶口瀑布的凝视,突显黄河的雄浑之势;《峡江风情》对长江峡谷的凝视,突显长江的险峻等。

同时,先生精通国画着色之道。2020年创作的《华山松云》与2017年创作的《华山松云》,时隔三年,除了用笔更精准,墨韵更自然之外,结构布局和所绘景物一模一样,因为着色不同,成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作,一幅可以称为高山之作,成熟、精准、雄健、和谐;一幅可以称为成长之作,靓丽、旺盛、青春、突显。画家对日出情有独钟,也是通过晕染着色的方式来表达,如《晓雾黄山》《黄山朝晖》《井冈秀峰燃圣火》《黄岳晨韵》,都是通过绘制日出,或者给山林和云彩晕染上日出的颜色,表达生之希望和喜悦。《黄岳峰云常相依》中,给黄岳峰云着上太阳之色也是增添了亮色。《秋艳》《黄河之秋》也是巧妙运用着色来表达对秋的理解。

此外,先生把自己对诗作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融入绘画,达到与诗人与画家与山水与万物融为一体,成功表达国画写意、传神与抒情的功能。比如两幅人物画《诗人泰戈尔》《白石老人像》,《诗人泰戈尔》运用国画的优势,特写泰戈尔的眼睛和长须,彰显泰戈尔思想的深邃,眼神的犀利和感觉的灵敏;《白石老人像》以神传意,年迈的白石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仿佛一眼可洞穿整个人世。又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意》,以诗画合一的方式,寄情当年李白如高山劲松般坚挺的人格,融入在水波荡漾的柔情中惬意洒脱,此时此情此画,毛凤栖先生与李白在精神世界上是合二为一的。再如《黄山慈光寺》,慈光寺在高山之巅,群山簇拥之中,生机盎然;一个小凉亭更是在悬崖峭壁之上,寓意佛法之高远,不是触手可得,也不是所有人都可抵达;近景是一棵虬枝盘结的老松,精神抖擞,仿佛修炼多年的画家本人长年接受信仰的普泽,光彩四溢。

先生也通过国画形式表达个人对理想之居的理解。像《生息之地》,后靠高山,树木葳蕤,前有小河,流水潺潺。纵观全图,宜居宜游宜玩,犹如世外桃源般,纯澈洁净,剔透灵魂。《听涛居》与《生息之地》有异曲同工之妙,山水是生活的伴奏,画家特意刻画了山中居所因为听涛之故,红红火火,特别显眼;近景中的松树,因为听涛成长,苍劲傲立。

先生的国画作品还注重了虚实相生、浓淡相宜。譬如《黄山松》,远景用淡墨写意,群山林立,云蒸霞蔚,若隐若现;中景实写如波涛汹涌般的云雾,缭绕着周围的环境,犹如飞机直飞上天,刹那间浮现眼前的又厚又密的翻滚着的洁白云层,瞬间把人从现实中拉入到仙境中遨游,那种赏心悦目、大快人心迅速升腾,跃入眼帘,直透心灵;近景几乎采用工笔的笔墨功夫刻画一颗屹立于山峰之上的迎客松,独立、傲视于群雄之中,却不失优雅、热情和虔诚。

毛凤栖先生的书法作品正如冷和平院长所说:“少有造作,其深谙中锋铺毫之微妙,把作品内容与书写时的心境合而为一,恣意落笔,那种老辣而又带有少许倔强的运笔结体,沉雄稳健,如锥画沙,振迅朴茂。”我想补充的是:毛凤栖先生的书法作品运用中锋运笔,不偏不倚,是她的人生写照。一个人只有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能达到心随境移,笔跟心走。先生自我创作的书联,深谙中庸之道,守正守中,沉稳从容。借助诗意创作时,她力求书写出与诗人合拍的诗情画意,在精神上、灵魂上与诗意达到高度一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