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厚成山的头像

厚成山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2/14
分享

回来吧,缺失的爱

大清早,我还酣睡在梦乡里,忽然收到一条通话请求,是用父亲的微信发来的。

  “嘀嘀嘀”的来电铃声在我耳旁响个不休。吵得脑袋快要炸了!

   涩眉屎眼中,慌忙按下接听键。母亲激动得声音已从千里之外的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今天总算拨通这个电话了。女女成天用这个和同学说作业呢。我和你爸两个都不中用了,总学不会。女女说,拨这个还不用掏啥电话费呢。”母亲节俭了一辈子,对这种能省钱的新玩意自然很上心。

  女女是我正上初一年级的亲侄女。孩子整天都有上不完的辅导课,做不完的家庭作业。

“妈,人家还没睡醒呢!没啥事通哪门子电话啊!您也不知道多睡会儿。”

   我十分不情愿地埋怨道。母亲在电话那头一阵沉默。然后,就变得失落起来:“没啥事就不能通话了啊。我和你爸五点钟起来,在院子里都转好几圈了。转累了,坐下来又想你们了!”

   听了母亲略带着委屈的话,我心里头突然一酸。整个人立马清醒了不少。还别说,真有点想念他们二老了!即便每月都能在手机上见上几面。总感觉那样很不真实。

   其实,自从妹妹把自己退役下来的智能手机送给老人使用,我就没有消清过一天。

  年近八十岁的老父亲,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消防兵、工人代表,老共产党员。他们那代人忠于党,忠于国家,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大半生年华。老人对于现在的社会风气,现在的人,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他每天都会分享给我一大堆的网上视频信息。诸如:“学生成绩不好,老师斥责家长督促不力。嫌家长没有给学生辅导和批改作业”;“老人跌倒在街头无人去扶”;“儿媳妇把公公婆婆推出门外,不准进屋”;“老师课堂不教新课,偏要课外辅导”…

   尽是这一类五花八门的负面新闻。并非年迈的父亲对新生事物太好奇,而是老人根本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他们从年轻时候为之坚守的信仰,现在却纷纷被颠倒了过来。这让老人难以接受。

   现在好了,连母亲也学会用微信了。他们将会从更多渠道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他们将要直面社会上诸多怪象;他们将会看到,自己的操守被现实厌恶地撕碎在地上。

  我很好奇,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民的园丁变得不务正业了。把自己的义务反推给了家长;什么时候开始,人心变得善恶不分了。老人摔倒闹市竟无人问津;什么时候开始,后辈们不分长幼尊卑了,可以随意打骂虐待老人了。

  我真有些替年迈的父母亲担忧了!他们大好的晚年,却要每天面对这些令人揪心的怪象。为此,我甚至在微信里还埋怨过妹妹,认为她不该给父亲使用智能手机。也怕影响老人的休息时间。

   父母年纪大了,瞌睡本来就少,每天起床又特别得早。他们除了吃饭、睡觉、出去锻炼,确实还需要和自己的儿女们互诉衷肠,需要被人时时关怀。我已经开始后悔自己的冒昧了,不该忽视老人心里的感受。生活上,老人有退休金,衣食无忧。可他们内心那份孤独和寂寞却无法适时被排遣。儿女们每天都忙着上班下班。忙着各种应酬。忙着经营自己的小家。能和老人团聚的日子实在有限。我自己就常年在异地工作,平时也难得回家一趟。实在有愧的很!

   仔细一想,这类现象也并非个例,的确具有普遍性。这是国家对外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副效应,是大政方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前些日子,还听说有位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有效出示自己的健康二维码,竟被车站工作人员拒载的事情。表面看起来跟智能手机有关,实际上是和社会节奏太快,制定设计失调有关。

   每次和父母亲视频通话,他们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常常从东家说到西家,从现在说到过去。老人恨不得把这辈子的话都一起说了。

   我真是替老人们担忧了。还有我那个才十二岁,每天都没完没了去补课的小侄女。她的父母亲也是经常工作在外地,谁又能帮她辅导和批改作业呢?

   我陷入了沉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