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一草,叶长为带,穷书生没钱置书,以草叶为纸,抄录诗书经史,结之为书,勤读不辍,将书名为“草带书”,将草名为“书带草”。 李渔《闲情偶寄》中记:“书带草其名极佳,苦不得见”。
近几年苏州出售优惠的园林年卡后 , 一有空就往园林跑 。苏州园林去多了 , 园林就像自家的花园 , 踱步细细品赏 , 慢慢回味 。
去年冬天某日下雪 , 去拙政园 。也许经常去拍摄风景的缘故 , 与园丁们有点面熟的样子。雪盖着园内的草 , 在庭院拼成冰纹状的石子路上 ,鸟儿旁若无人地探着身子 , 覓食 , 别有一番情趣 。园丁告诉我 :这叫书带草 , 可作书签 ------- 还有这么诗意的草?!
有位叫刘廷璧的作者在其文中写道 : 书带草,名字太诗意了,令人骋思遐想。以草而为书带,觉得其草甚是可爱,有冷冷的清质,有淡淡的书卷气。书若静女,草则束素。
我在《宁静是姑苏最美的留白》中这样写道 :走在姑苏的樟木小径,斜阳穿林,落叶洒途,静谧极了。“那一日的你,便是走一条清嘉的路,去赴一个前世的约。无有爱恨,唯有欢喜 。”在樟树的衬托下,姑苏古典园林般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根植在你心中,抹不去,忘不掉。来姑苏的游人不免这样感叹:徜徉在姑苏的大街小巷,微风吹来,樟树叶发出沙沙之声,更增添了周围环境的静憩。香樟树四五月开花,如果你错过了樟树花的花期,那么你就错过了姑苏最美的季节。 向往苏州的五月天 。友人说:" 如果逢到樟树修剪时,放几片在装修的地板底下,还可以防蛀 。淡淡的清香很诱人。生活在苏州真好!”
书带草又名沿阶草 , 更多时的作用是补白 , 美化庭园 , 让地面 、石阶 、湖石 , 或不裸露或不单调 。香樟树底部一丛丛的大致就是这种书带草 。书带草 , 在苏州园林里 , 在苏州行道上比较多见 。 书带草悄悄开出的花 , 起初是粉粉的白, 然后转淡淡的紫色 ; 给盛夏的人儿, 一份清凉 ; 给有心的人儿 , 一份惊艳。莫遗忘 樟树下这诗意的小草 , 莫錯过这默默无闻的 " 夏日兰草 " 。
“文墨涵濡,草木为之秀异”。总之,书带草长期受到郑公书院书卷气的熏染,自然带有书香墨气,受到文人青睐,诗人歌咏。李白有“书带留青草,琴堂幕素尘”之歌,苏轼有“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之咏,王世贞有“仍栖故垒学庚桑,书带沿街薜荔墙”之句。
郑玄字康成, 做过农官, 是汉末的儒学大师,曾为《易》、《诗》等五经作注。东汉末年,为避战乱,在黉山隐居读书,并设帐授徒,黉山令名即得于此。后有郑公书院。然而几经战乱,早已尘影难觅。还有一种说法是,郑司农一直居住在不其城南山中,向学生们传道授业,直到黄巾军作乱他才避开。他和学生崔琰、王经等贤士们在这里分手。师生挥泪而别。 传说郑玄讲学著述时,经常到书院附近的野地采集一些草叶用于编竹简。这种草比较特别,叶子宽,四季常青,传说郑玄用这种编作草绳用以捆书,对郑玄的读书用书帮助很大。 他所居住的山下,这草如薤,叶长一尺左右,非常坚韧,当时的人给它起名叫“康成书带 ″。
对书带草最钟情的,莫过于著有《徐志摩年谱》的陈从周先生。陈先生可谓当代中国古建筑大师,园林建筑大师,与梁思成并称为"北梁南陈"。他又是散文、古典诗词大家。他在散文《天意怜幽草》中写道,我尤其爱这墙阴石隙间的书带草,它谦虚地愿做造园中的配角,因风披拂,楚楚有致。它终年长青,不畏炎热,不怕严寒。在冬天白雪飘在上面,点点有如缀银,而细雨微阳,却又是最宜的生长环境。它适应性非凡强,真是无处不宜。过去园林中用它来补白,来修正假山的缺陷,花径的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