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同学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 ,当下应是华东政法大学,据史讲是曾与清华、北大齐名的东吴大学分出来的 。当年暑期回苏,一天谋面,他兴致勃勃告诉我徐志摩的诗句,用苏州话说了两字 : 服贴 ,应是现在不少人讲的妥贴或熨贴 。
如果没记错应该是 : 那是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姣羞 。至于林徽因也是那次听说的。数天前在山塘街旧书店偶遇《林徽因传》,作者是白落梅,果断收入囊中 。
白落梅拥有众多读者,被盛赞其文 “ 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 。打开书页,经年往事一一重现,徐志摩的诗情浪漫 ,梁思成的烟火平稳 ,金岳霖的理智相守。爱的方式不同 ,彰显了大写的一个“人″字 。其中平稳安逸的人生追求 ,无可指责。上苍赋于人极至的才能 ,它也是公道的,完美是不现实的 。缺憾也是一种美 。烟花已冷,楼空人去。寂寞是一种美 ,折向空寂。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繁华之后的淡定从容 。阅尽世事苍桑后的简静与纯粹。
中国画讲留白,西洋画讲满 。前者讲韵味,后者讲视野冲击 。
坦率说,前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位朋友的画作,似一夜间圈内的两三个知名画家没了影,不见了。文人相轻乎?同行相忌矣?我早前说过 ,人与人之间要包容,不仅要包容人的弱点 ,更要包容人之姹紫嫣红。
一幅画的思想境界取决于画家对人生与生活的感悟与渊博学识 。有高超的画工而无渊博的学识怎能成为画家?或许一辈子也只是一个画匠吧 。或者事实上 ,那些画家应不是这样的文人 ,另有隐情。从他们画作的气韵可窥见一斑。他们又是怎样的一些文人呢?
这是发生在阅读《林徽因传》期间的故事。
《林徽因传》,使一个林徽因仿佛活生生跃然纸上 。作者把自己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到的林徽因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书中的林徽因到底又是一个怎样的江南女子?书中没有直白地
讲林徽因的身高,更不会推测其三围 ,但是根据书中线索找到了林徽因 、徐志摩与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合影,根据江南女子普遍特征约略有了其磨糊影像。徐志摩一副郊荒岛瘦的模样,算不上帅哥 。林徽因则柔美、姣小。所谓才子佳人,恰恰好 。
一九三二年,林徽因分别在元旦和正月两次致信给胡适 。林徽因在信中提到最多的则是徐志摩,徐志摩的死是她心口永合的伤 。她说过,徐志摩给了她不少人格上 、知识上磨炼修养的帮助…… 他死后,她的心一直不得舒展,导致肺病复发。因为康桥之恋这个男人扣开了她心灵的门扉 、在她心中筑的梦 。
徐志摩真的如《再别康桥》所写,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世间真的有人可以让自己轻巧地来往于梦醒之间,出尘入世收放自如?作者白落梅在书中肯定林徽因,她是夏日白莲,怎会陪他热烈燃烧 ,终成云中过客。梁思成于她,终究还是把她装帧在过去的岁月里 。白落梅无奈地揣测道 : 他是不忍碰触,还是不愿碰触?
人生就是一种交换,所谓此消彼长,得到与舍弃是等同的 。在感情上,诗意浪漫与简单平稳不可得兼。苏州幽巷之内私家花园,一关一至,门内是世外桃源,门外是喧嚣浮世。但这《白发苏州》与喜欢热闹仅二十多岁的《我们太太的客厅》里的太太秉性显然不付的。
白落露的文笔是温婉的,边议边叙,缓缓推进 。文中批评也带着对人生的叹喟 ,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
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当我们似乎都明白了,已是垂垂老矣。
林徽因曾给徐志摩的学生沈从文写信说:“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1936年《致沈从文》) “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发生。或者有个人扣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的梦。” (1937年《致沈从文》)才华横溢又柔情似水的林徽因,就这样追寻着她与徐志摩那场难以忘怀的梦。
人生就是一条不断修行的旅程。愿我们多一些包容 ,包容人的缺点 , 包容人不同的视点 , 包容人在不同成长过程中。
张爱玲哀叹到:
"女人一辈子,
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
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其实又何止于女人呢?
无论哪个时代,
无论高低贵贱,
女人也好,男人也罢,
作为一个个体,
灵魂的独立和内心的强大,
永远是一生要做的修行。
今时今日,恋爱与婚姻自由,
我们需要心灵的依傍,
需要soulmate相知相守,
但同样需要独立的人格,
自我温暖的力量,
而不是以爱之名,以婚姻之名,
谁成为谁的附属品。
只有这样的两个人相遇,
才能细水长流,
做到舒婷说的那样:
仿佛各自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在年轻的林徽因身上发生了建筑师那严谨冷静理性和诗人那浪漫热情感性的碰撞 。有人说得好 : 人的前半生,没有对错,只有成长。”这句话多么有深意和内涵啊!这话放在这里也应该恰当吧 。
赞赏落梅风骨爱好者之研 : 隐世才女白落梅,以禅意写红尘,以佛法道人生,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与她共有一剪菩提的光阴,也听她静静地诉说这来往的缘分,俯瞰烟火人间,品静好人生,盼现世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