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苏州赏梅, 是为了感受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追求,文化情趣。那么到苏州山塘街赏梅,则是雅俗共赏了。雅的是诗情画意,俗的则是漫与慢的生活。一一钱小穆
苏州香雪海是康熙乾隆赏梅的地方,以赏梅历史最为悠久、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而列为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康熙三次、乾隆六次在此赏梅并留下御碑和诗篇,梅花亭立于梅花丛中,清江苏巡抚宋荦所题“香雪海”之名千古叫绝,梅花盛开时,骄人的白梅婆娑飞舞,十分惹人喜爱,妩媚的红梅和珍稀品种墨梅、玉蝶、雪见车等镶嵌在梅海之中。在闻梅馆的观景平台上,暗香扑鼻、花光乍影,好一幅梅花胜景图尽展眼前。
太湖西山岛“林屋梅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赏梅胜地之一以及梅文化活动基地。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至二月二十为赏梅的最佳时节,届时,登临林屋山,放眼望去一片梅海,美极了。
到林屋洞看梅花,最好是到山顶高94米的“驾浮阁”看梅园全景,放眼望去山下3000多亩的梅海,白浪翻滚,很壮观的。
除了熟知的香雪海,林屋梅海外,在苏州还有好多人少景美的赏梅胜境! 渔洋山的梅园是一个精品小梅园,因90%的梅树品种为“朱砂红”,故开花早于其他的梅花品种。剩下10%的梅花品种为腊梅、白梅和绿梅,白梅皆是百年老树,当梅花全面盛开时,红、白、黄、绿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花的身影,与其人挤人,去观赏。不如挑一个同样是园林代表却人少很多的地方,艺圃便是。艺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同样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周末去的时候也觉得人很少。几处湖面上的梅花安安静静的开着,暗香盈盈。
西园寺出名的还是银杏,然而不止这些,绿植遍地,腊梅也是其中之一罢了。
前些日子偶遇唐伯虎家门口的腊梅。尽管唐府已修复却未开放,或许是周遭配套商业用房还没造好的缘故吧。然其梅却疏影横斜,枝枝桠桠在墙的单色背景下美似画。
到苏州来游玩,不去拙政园,等于没来苏州。官方的说法是其设计师为吴中四才子之首的文征明。目前拙政园由三个独立的园林组成且相互贯通,东部园林名为归园田居,中部园林名为复园,西部园林名为补园 。广义的拙政园还包括苏州博物馆 、园林博物馆 、忠王府等200多亩地 。拙政园出于吴门画派的大画家文征明之手,因而打上了吴文化深深的铬印。拙政园被誉为中国古典文人山水园林之翘楚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可以概括了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追求与文化情趣 。
后人在拙政园入园口题曰:疏朗,淡泊 。拙政园的东园小桥流水,遍植花木,松冈荷池,纤竹古井。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冬末初春东园梅花清香阵阵,俨然一个梅园。
很少有人关注过山塘街的梅。山塘街的梅似乎就一种,那就是腊梅了。山塘街的腊梅是最市民的,平平常常。倘你稍微留意,她不缺任何你能想象到的美 。她,清丽,暗香浮动 。倒春寒里的那一抹香,令人惊喜。山塘街的梅,与小桥流水相伴,闲适之美 ;山塘街的梅,远离商业,寂静,独立 。疏朗的枝条似手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悄然目送你远去。山塘街上的梅,像苏州女人散发着淡淡地幽香,坚强,却不柔弱。
那梅,那桥,那孩子,就是我美好童年时光。那狭窄水道那石栏那船儿,就是梦里水乡。那粉墙黛瓦那街河并行,就是天堂苏州了 。
山塘街是康熙乾隆喜欢去的地方,乾隆欣然留下墨宝:山塘寻胜 。或许他游了浩瀚的有苏州梅海之称的香雪海,而忽略半山塘河边的那几枝梅了吧?
拙政园的梅总是与庭院建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美不胜收。拙政园的梅是高贵的 、亦是退隐的,是中国园林美的一部份。
山塘街的梅则是平凡的 、寂寂的 ,是园林美的延伸 。那么,散落在苏州古城内外民间的梅,就像山塘街的梅一样 ,美了自己,美了苏城 。美了诗词,更美了平凡生活 。
山塘街的梅,少得实在可怜 ,少得可以为人所忽视 。苏州人喜爱梅,喜爱寒风中的腊梅 。 在古代,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即不仅要会探出梅花开了几成,还要能欣赏梅枝,尤其老梅枝,其横、斜、疏、瘦的骨格之美 。偶尔还.一些传统的苏州人家一枝梅插在花瓶内 ,顿觉屋内些许的雅致 。故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山塘街的梅寥寥几枝,其.余的地方则是她最美的留白。
我想,到苏州赏梅, 感受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追求,文化情趣。那么到苏州山塘街赏梅,则是雅俗共赏了。雅的是诗情画意,俗则是漫与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