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钱小穆的头像

钱小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13
分享

穹窿山行 一一 水告诉我们,苏州穹窿山是座智慧之山

苏州这个景区门口的“穹窿山”牌匾很特别,它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穹”是苍穹、高大的意思,“穹窿”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宗教建筑形式,俗称“圆顶”,是迈向圣殿的通道,而穹窿山的山体是中间隆起,四边下垂,形如圆顶,把它叫做“穹窿山”也十分贴切。

因为乾隆皇帝六次临山,现在景区还留有一条“御道”,据说,是黄帝曾经走过的路。至于乾隆皇帝如此频繁的来到苏州穹窿山,是因为这里的风景很好吗?穹窿山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很高,饱含负离子。向山上的石阶,两旁时常会有溪流及泉眼,水声潺潺。到达山顶后更是豁然开朗,山上有一处“望湖亭”,晴天能见度高的时候这里是可以望见太湖的。

穹窿山341、7米这点海拔高度,对于喜欢登山的我们来说,正常速度大概30分钟左右就可以登顶了。但穹窿山不是这样玩的,这里的诸多人文色彩才是最值得去游去品,去细品的!沿着景区的步道到了山上平台,再上两段较长的阶梯就算到达了高处,这里是一座叫做上真观的道教圣地。上真观历史悠久,据《穹窿山志》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初元年间。在唐宋元明清也有详细的记载。这倒是和导游所说的野史有些吻合。

《孙子兵法》是孙武在这里写成的,给了这座山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水中,有儒风。水中,有禅味。水中,有道意。穹窿山汲取了道家、佛家、兵家的精华,让这座山更显得深沉珍贵。

踏进景区,闪入我眼帘的是一潭深水,水色浮黄。据说是神农时代的赤松子曾在穹窿山取赤石脂炼仙丹,这泉就是赤松子炼丹时洗药草之水,故称为“丹泉”。

穹窿山御道东边小溪流中的“听泉”石刻,落款为“张士东题”。

眼前小溪在慢慢流动,浮起微微涟漪,在阳光下闪出阵阵弧光。山溪泉水不舍昼夜地涓涓流淌,显得安闲、恬静,那种纯净质朴气息的指向,一路向北汨汨,欢欢地涌向碧波荡漾的太湖。那山顶的一色清雾,蓝天上的一片闲云,夕阳落山时的一缕碎霞,夜里的一窗羞月,静谧中舒卷着人们的快乐与梦想。

去苏州穹窿山不下数十次了,走近并不陌生的山体,穹隆山这个苏州最高的山渐渐清晰起来 ,穹隆山不但气势雄伟,而且风光旖旎,偶尔它雾巅相连,漂缈似烟,若隐若现,犹如一名含羞答答的少女,睛朗天山姿巍然屹立,郁郁葱葱。正是"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穹隆山景区正山门口书写二福字, 左一福 , 右一福 。一座山 , 一部书;一条路、二条道;一观、一庙。一座苏州最高峰的山 , 一部孙子兵法;环山路 , 御道、福道;上真观,宁邦寺。

福路内的竹青翠欲滴, 生活中很少见到 , 竹杆粗到二双手的手指围不住 。空气清新到不想离开。这里的泉水声发出了四种声响:泉水叮咚响 , 泉水次次响 , 泉水咕落咕落响 , 泉水咕咕响 , 泉响山更幽。某次与苏州大学毕业的一个学生去穹窿山兜兜转转,在福路上山溪涧听到了叮咚叮咚的悦耳之声。惊喜,果然 “泉水叮咚响 ” ,这天籁之声,苏州山里也有 !

原来这水静止时是不发声的,只有流动才发出声音。泉水流动的时候,也会有许多空气钻入水中形成气泡,随着泉水流动不断受撞击,破裂发出响声。气泡不断形成、不断破裂,才使我们听到泉水美妙的叮咚声的缘故呵。

相隔十里,两地的生活风气不同,相隔百里,习俗不同,相隔千里,人情世事不同。那么苏州穹窿山,有道家,佛家,兵家,又如何相安无事的呢?这让我思索起来。

孔子曰:“智者乐水”。“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或含而不露,或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 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

孙子是兵家,兵家是非常务实的,孙子希望人能够像水一样低姿态,要做到不愤怒、不武断,不是与世无争,而是要在各类争端当中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兵家的核心理念。

老子他的根本观点并不在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而是在于如何看待战争上。

我走过广孝桥,便到了茅蓬坞的孙武苑。据说孙子到此遇一泉水,甘甜无比,竟再挪不开步子,于是搭草棚隐居于此。那口泉水就是现在的智慧泉,至今细水长流。从此潜心研究兵法,在穹窿山间写下了洋洋5000字的《兵法十三篇》。

儒家兵家道家论水的区别便显现出来了: 儒家从道德修养角度论水。兵家从军事规律角度论水,如《孙子兵法 势篇》,强调兵贵神速,以势摧敌。

道家将水视为道的化身。强调道强调道以柔克刚。

水中,有儒风。水中,有禅味。水中,有道意。

在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中,佛教和道教最为亲近,常被人说成“佛道是一家”。在教理上,两家都有“万法归一”之思想 …… 相互融合与渗透,应了民俗所说的“僧归道,瞎胡闹;道归僧,为正宗。” 世人给三教九流排名次的时候,就确定了“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作为仙家的道教,吸取了佛教优良传统的教规以完善自我信仰体系,在很多地方佛道不分了。

孔子曰:“智者乐水”,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禅语曰:“善心如水”,水利万象万物,“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水静柔而动刚”,水不怨天尤人,怀一颗善心平常心。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 。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位辨证哲人。滴水久之可穿石,滴水可使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

宁邦寺新修建的茶室也别具一格,倚树而建,临窗而立,群峰环抱,绿树掩映,在游客品茶的同时,还另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正与诗中所言“相如聊解渴,坐听野鸟啼风,悟得几分仙气;谢朓喜凝眸,漫见山花起舞,恍听一点禅心”。

《法华经·化城喻品》:“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

唐·黄滔的碑记云:“法雨垂空,必致菩萨化身、罗汉混俗以降也。”

宁邦寺山门外西面有百丈泉和玩月台。百丈泉常年不枯,清澈见底,是一处赏月胜地。相传南宋名将韩世忠晚年经常来此短暂居住,看望部下爱将,登台赏月,对月忧国。当时韩世忠住苏州古城西南之沧浪亭,策马来去穹窿山也不算太远。而当时的沧浪亭曾一度改名韩园。

法雨,佛教语,喻佛法,佛法普度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故称。

法雨泉,在理安山的理安寺禅堂左侧,法雨岩下,为杭州五大名泉之一。古人有诗赞曰:“晓为云气夕为岚,石上飞泉松下庵。欹枕欲眠惊未得,恍疑秋雨落澄潭。” 苏州孙武苑内也有一泉取名法雨泉,这里的泉水,来自岩壁渗透,泉水自岩壁间慢慢滴落,蒙蒙的雨,发出泠泠清响,别有禅趣。

有古诗称赞法雨泉:晓为云气夕为岚,石上飞泉松下庵,欹枕欲眠惊未得,恍疑秋雨落澄潭。

只是杭州的法雨泉的引用管,乃至提醒游人勿可饮用牌子乏古意,刹风景罢了。

某次,到穹窿山,在孙武苑内兵圣堂的一侧,我挑选一棵桂树坐于底下,喝着茶,见不远处有一指路牌——“朱买臣读书台”,顿时来了兴趣,这朱买臣不是别人,正是“覆水难收”这个典故的原型。想当年,朱买臣贫困潦倒以打柴为生时就居于穹隆脚下,他酷爱读书,为怕人嘲笑,就将书藏于山里,山下“藏书”这个镇名即因此而来。其妻嫌他没有出息,抛夫而去,不料想在朱五十岁上经人引荐而被汉武帝任为中大夫,前妻闻此讯悔之莫及,遂请求破镜重圆,再续旧好,朱当即以水泼地,命之收覆……由此,还引出了一出昆曲名剧《痴梦》来。只是,现在更多的人将这“覆水难收”用在了姜子牙身上。这块朱买臣读书台不过是块磐石,高广不过丈许,表面突兀不平,上刻有明学者都穆所题的“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之处”,环顾四周极是清幽,倒也不失为一块读书的好去处。当今考古学者实地勘察测量证实,都穆在《骊山记》对始皇陵的记载非常确切,没有臆度和虚构,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至于都穆与唐伯虎入狱有关是钱谦益们以讹传讹,不可信。

穹窿山,是一座乐水的山 , 有故事的山 , 有品味的山。既有江南浑厚柔美的共性 , 又有石骨嶙峋、雄峻伟岸的大山之势 。智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2500年的文化与历史滋养而智慧之灵光芒四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