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小时候我们对过年总是充满着童真,浪漫,神奇和惊喜,每当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那些事,心里总是感到美滋滋的,总会泛起阵阵涟漪。
小时候,农历腊月二十八日,是年俗中打糍粑的日子。是各家各户、大人小孩都特别高兴的事。其实,打糍粑是江南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共同习俗,只是打法、花色、质地、造型和意境各有其异罢了。苗乡城步的糍粑应该是糍粑中的大王也。因为在我的心中,还是家乡的糍粑最糯香、最好吃,吃起格外有劲道。
打糍粑往往头天晚上就把糯米泡好,泡12个小时左右,第二天一大早就要用大筲箕洗淘出来,把水沥干,再放木甑里蒸,蒸的时候有讲究的,不能蒸得太熟也不能太生,火候刚刚好。一般先用大火蒸煮两个小时左右,再用小火维持着,木甑的底部要用干丝瓜瓤垫底,这样透气,糯米才不会蒸煮糊。蒸煮糯米饭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刻会从木甑里舀点点出来,用大拇指和食指捻搓几下,若果能捻搓烂了,就可以出木甑了!
大家兴致勃勃做好了准备,掌握火候的人揭开盖子,一股扑鼻的糯米香味直冲出来,个个深吸了一下鼻子,咽了一下口水。掌握火候的人用小筲箕把糯米饭打出来,往往这个时候,主人会开口叫大家尝糯米饭,如果遇到小气的主人不开口叫大家吃,大家也不好造次,只有干巴巴地咽口水啰!遇到大方的主人会招呼大家:来来来……大家先吃一把糯米饭,吃好有力气干活儿!哈哈!这个时候啊,第一筲箕的糯米饭会被大家一哄而瓜分得干干净净,只听到吧唧的咀嚼声和吞咽声,小孩子更是没个好吃相,吃得腮上,脸上,头发上,衣襟上到处是粘粘的饭粒……
打糍粑是村子里的大事、乐事,需要的人手多,此时打糍粑现场周边都围着男女长幼看客,一个个嘻嘻哈哈品头论足,间或有人争相抢过棒槌想展示一回身手,或体验一下打糍粑的兴趣,好生热闹!而打副手做糍粑、晾糍粑的女人们早已摆开架式,在一个直径约1.5米大小的竹编的团筛上洒上一层细细的米粉,旁边摆满了雕刻着各种式样精美图案的木质糍粑的印花板,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起糍粑了。
男人们将糯米饭捣烂如泥,越捣越粘稠,每次向上拔出棒槌都会粘着一把长长的糍粑丝丝,这不仅需要更大的体力,还要绝佳的熟练技巧,每一棒槌下去准会发出“哐”的清脆声响,而且两人相互默契配合,将石碓中的糍粑用棒槌迅速提起来,不时翻个身,再反复地倒腾,以免糍粑中夹带着没有捣烂的饭粒,进而影响糍粑的质量。
接着用手擦点米粉,将糍粑均匀地拧下来,其他印糍粑的女人们拿着一团团状若网球大小的糍粑,在竹筛中滚上米粉,压扁,捏成一个四寸左右的圆饼,趁热放到木质糍粑印里按压摸平,压满一板翻过来朝竹筛里一倒,哟,就是四个洁白如玉的糍粑了……
也许我们儿时的好多回忆已变得渐渐模糊。但那些关于儿时过年的记忆碎片却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清晰。也许就是因为再也回不去了,所以于我们来说才那么珍贵。其实每一个关于儿时过年的符号都能牵动我们的心,让我们久久都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