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春的头像

北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12/09
分享

南昌街道思古贤

       去年底,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南昌,漫步在南昌老城街道上,看着一个个先贤的街名,置身于古代优秀文化的暖流中,虽然时令已是隆冬,我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我从阳明路行至象山路。聆听王阳明和陆象山两位哲学大师的教海,总是心有所思。陆王二人是宋明“心学”的代表人,史称“陆王心学”,宋代的陆象山说:”心即是理,我心即是宇宙。” 

     明代的王阳明发展了陆象山的心学,提出:”知行合一。”这很有道理,知识和行动同等重要,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才有良好的结果。

      与象山路平行的一条小路是渊明路,渊明即陶渊明,东晋伟大诗人,他的《陶花源记》,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人人怡然自乐的理想国。我在这条小路行走,吟诵他的《饮酒》诗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归隐山林、悠然自得”的心态立时可见。我们这些浮躁的现代人,是很难有那种心态的。

       要说归隐山林,除了陶渊明县令,东汉时代的南昌人徐孺子也是一位,我沿象山路南行,来到了孺子路,想起了《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子一直大隐于市,拒绝当官,他那种“淡泊明志,恭俭义让"的品格一直为后人景仰。

       我由象山路继续南行,便来到了永叔路,永叔是北宋政治家、诗人欧阳修的字,他的《醉翁亭记》写得多好啊,他的《朋党论》和《卖油翁记》等,也是传世之作,所以,他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从永叔路往西走,不知不觉间,我便某到了船山路,船山即王船山,王夫之也,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了的“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思想,台湾史学家柏扬对王夫之的评价很高,他认为,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具有反专制倾向的思想家。

      在南面与船山路对接的一条路,是榕门路,那条路曾有我的故居。榕门,是清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陈荒煤的字号,他在江西主政三年,为官清廉,治赣有方。所以民国时人们用他的字取了这个街名,我想,为官一方,只要造福人民,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我从榕门路穿过章江路,便来到民巷,这条小巷横贯东西。民巷原名为官巷,这里靠近江西巡抚衙门(原南昌市政府大院内),巷内多有官员居家,“官巷"由此而来。几十年前改为“民巷",我想,一条街名易“官“为“民”,改过来挺容易的,但要把几千年来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主义”改为“民本主义,”何其难也!

        由民巷往北行是厚墙路,往南行便是民德路,这两条路名很有意思,我想,一定是为两路中间的巡抚衙门而取的。两条路名取之于《论语》中的曾子名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在告诚巡抚衙门内的政府官员们:”只有自己审慎小心地终其一生,并时刻追思远去的古贤们,民德民风才会好起来!”

       行走完这些古香古色的南昌街道,倘伴在古代先贤们的名字、思想和情藻之中,我真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