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春的头像

北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1/10
分享

王安石变法刍议

          北宋宰相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他的名字是和变法连在一起,他曾被苏俄革命导师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一直对列宁是否说过那句话存疑,列宁既不懂中文,也未学过中国历史,怎么知道王安石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呢?

       但是读了王安石的诗文,我又由衷偑服他的文采,他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确名至所归。《答司马谏议书》,义正严词,条理缜密。《游褒禅山记》真是百读不厌啊。他的《桂枝香 金陵怀古》,在怀古诗中当属上乘之作。

        读了王安石的诗文,我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感觉,这幅对联写在长沙岳麓书院门口,长沙是前总理朱熔基的老家,湖南和江西在古代都属于楚,都盛产才子加政治家。王安石身居高位而廉洁自律,生活简朴,不坐轿不纳妾。他的人格学养,他的胆魄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在后代唯有朱熔基可以比美。

       1068年,宋神宗继位,他继位之初,内忧外患不断,外有金辽等国,常年在北方骚扰边界,内有冗官弱兵,糜糜不振,国家财政枯竭,他极想富国强兵,以雪国耻,做一个有为的皇帝。其时,王安石在宁波一带做地方官,政绩颇佳。于是宋神宗命王安石进京,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全面主持变法。

        走马上任之初,王安石踌躇满志,豪情满怀。他放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这句话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哪怕前面有地雷阵,后面有万丈深渊,我都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真是掷地有声啊。

       王安石深知宋神宗富国强兵的用心,所以他变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想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在古代,增加国库收入谈何容易,在现代,增加国库收入好办,直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即可,例如通过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和住房产业化等措施,即可让百姓的钱财,潮水般源源不断涌入国库。

         王安石不愧为有经济头脑的政治家,他想出了“宏观调控”那一招,即,国家干预商业活动,政府直接成为一个巨型商人,与民争利,他提出了新政八法,都是政府聚财的好方法。这新政八法是: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税法等等。

       这些变法新政颁行不几年,国家财富已堆积如山,朝廷为之增设好些国库。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叫国家收入翻两番,王安石政绩爆满了。可古代农耕社会,一定时期内国家财富总额是恒定的,不在官府就在民间。而王安石却以变法的崇高名誉,把民间的钱财巧妙地理进了官府口袋,这真是巧取豪夺。

        幸好宋代没有房地产业,否则,王安石更可以让官府赚的盆满钵满了,他的政策可以让官府以每亩一百元的价格强行收购农民的土地,旋即转手卖给房产开发商,转手价是每亩一万元,不费吹灰之力,赚了100倍。

        王安石的这些聚财方法,因为巧取豪夺,而弄得民怨沸腾。青苗法旨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于民,立息以偿。此想法虽妙,却无多大可操作性。因为大多数农民不识字,得花钱请书吏,再到衙门申请。不法书吏乘机作手脚,贪官污吏又层层盘剥。变法规定的二分利息,结果涨至三、五倍,农民宁愿避开官府,“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官府又采取一刀切的贷钱措施,下指标,硬摊派,实行权力寻租,以至农民谈贷色变。

       市易法似乎也是为农民着想,拟收购农民手中滞销货物,结果却演变成专收紧俏农产品,衙门沦为赚钱机构,乃至全官经商,与民争利。一时间,首都汴京的水果、芝麻都成为官府刮钱之物,连市民挑水、提茶都要向官府交费,真是雁过拔毛。

       王安石不是魔术师,国家富的流油了, 老百姓可就被敲骨吸髓了,民怨沸腾也就可以理解了,一时间”妇子皇皇,如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东明县民因不堪知县巧立名目的盘剥,纠集千余人进京上访,围住王安石府闹事。神宗迫于情势,只好宣布暂停新法,以平息舆论,宽慰民心。最终,王安石被罢相,黯然下台,退居江宁。

        由此可知,王安石推行的新政,实质上是一场国富民穷的把戏。苛政导致民穷,民穷导致民怨,此后民乱四起,西北边关又屡屡告急,朝政一派糜烂,内忧外患,宋厦难支。王安石变法后不到50年,北宋灭亡。后代学者普遍认为北宋是亡于王安石变法,我觉得这观点有些牵强,北宋灭亡不能在半个世纪前找理由。但王安石石变法变成了一种折腾,其名声在历史上的确不佳。例如南宋文人罗大经,写了一本著名的文学史料著作,叫《鹤林玉露》。如此评价王安石变法:“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以民为本,这是一切变法的底线。我们今天许多改革,成败得失,若细细总结,也不外这四个字。王安石变法始终遭到许多学人的反对,司马光、苏东坡等都不同意他的变法新政,但他颇自负,声称愿意为变法事业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执拗公”。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有这个特点,越有才能就越自负,越自负就越听不得不同意见,越听不得不同意见就越容易出台一系列苛政,因而对国家和人民的祸害就越大。

       历史上总有些政治家,光顾自己施展才能一逞抱负,屡屡出台搜刮民脂民膏的苛政,竟置老百姓生计于不顾,这样的政治家当世已病垢百出,后世安有好名声?一切变法或改革,唯有功在当代,才能利在千秋。

        


我也说几句1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同为医学世家,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为你的精彩观点热烈点赞!

孙巨才   2019-01-10 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