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意即皇帝自动让位,把帝位传给贤人。历史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几乎没有,虽然尧把帝位禅让于舜的故事历来为后人称道,可它只是一种传说。后来三国时期出现的两次禅让事件,汉献帝刘协禅让于曹丕,魏元帝曹奂禅让于司马炎,都是皇帝在武力威逼下的退位,这与其说是皇帝的禅让,不如说是受禅者的篡位。
可篡位毕竟名声不佳,王莽篡汉就遭后人抨议,殷鉴不远,曹氏和司马氏都是极品之人,是不愿背上篡位这一千古骂名的。所以他们相继上演了禅让滑剧戏。这两场禅让滑剧戏,曹氏和司马氏都用了两代乃至三代人的时间,时间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他们太沽名钓誉了,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东汉末年,皇帝年幼暗弱,宦官乱政及董卓带兵进京.,一时间天下大乱,汉献帝被董卓及其他的部将胁迫,毁掉洛阳帝宫,迁都长安,弄得流离失所,狼狈不堪。此时曹操异军突起,他出于自己称霸天下的雄心,接纳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才有了些许皇帝的尊严。
此时曹操大权在握,称帝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但是他一直维持着汉臣的名份,他虽然是一代枭雄,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文人,名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很看重自己的名声,生怕被后人唾骂。他曾对手下谈到自己深藏的心迹;”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一位士人对这话评论道:”曹世受汉禄,恐人议论篡逆之名,故出此言,乃叫曹丕为天子也”。
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长子曹丕继位,众臣秉承曹丕的旨意,几次三番劝说汉献帝禅让皇位,汉献帝哭着不答应,后来他亲眼目睹他的粉丝、掌管玉玺的大臣祖粥被杀后,只得同意禅让皇位。他叫秘书陈群写了退位诏书,诏书言简意赅,很有思想性,引用了《礼记礼运》中的名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说天下不是他刘汉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如今汉朝气数已尽,天命归于曹氏,所以他决定效仿远古时期尧禅让于舜的故事,把帝位禅让给曹丕。
曹丕看了这篇诏书后,很高兴,就准备举行禅让了典礼了,可谋士司马懿对他说:”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曹丕只得上呈谦辞,如此文书往返,迫使献帝连下三篇诏书,也亏得陈群文采斐然,三篇诏书篇篇精采。
禅让当日,献帝请魏王曹丕登三层高的禅让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员百余人,献帝亲捧玉玺奉送给曹丕。曹丕安然接受。坛下群臣跪听献帝读完第三篇禅辞,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国号大魏。曹丕即传旨,大赦天下。谥其父曹操为太祖武皇帝,降旨封献帝为山阳公,即日离开京城。非宣召不许入朝!一场禅让大礼就此完成。
司马懿全程观摩了这次禅让典礼,并且,他是曹丕篡位的谋划者之一,这为他的后代依葫芦画瓢埋下了伏笔。但那时司马懿仅仅是一位谋士,曹操对他很是警惕的,曹操生前曾做过一个梦,梦见“三马共槽”,三马即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所以他曾经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托付兵权,久必为国家祸害。”
可曹丕把这话当成了耳边风,逐渐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曹丕临死时,司马懿成了顾命大臣之一,他被赋予重托,辅助曹丕的儿子曹睿。曹睿继位后,司马懿开始有了兵权,他南征吴蜀,北伐辽东,虽然战功显赫,司马懿却施展了他的韬晦之计,一再隐忍野心。曹芳继位时,其叔父曹爽辅政,几乎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便在家里装病,等待反扑的时机。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携幼帝曹芳离开京城洛阳,去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宫廷政变,起兵控制京都,诛杀了曹爽一门,曹芳被控,已形同傀儡。曹魏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此时魏已名存实亡,后来司马懿司马师父子相继病死,曹魏大权转入司马昭手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世人皆预测,司马昭篡位是早晚的事情。
可司马昭却想效仿曹操,他说:”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圣人称为至德。魏武帝不肯受禅于汉,犹吾之不肯受禅于魏也。”大臣们这才知道,司马昭无意进位,他是想让儿子司马炎受禅帝位。
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掌权,他一掌权,即效仿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故事,胁迫魏主曹奂禅让帝位,曹奂只得俯首贴耳听从炎命。禅让那天,曹奂亲捧传国玺,立于受禅坛上,文武百官皆会聚于坛下。曹奂请晋王司马炎登坛,授与大礼。司马炎端坐于坛上。令曹奂再拜伏地听命,封曹奂为陈留王,外派居住;当日起程,非宣诏不许入京。
于是司马炎篡魏建晋,为晋武帝,他追谥爷爷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
三国时期的这两次禅让还是较为人道和文明的,皇权转让,不见血腥,颇有中华古风。退位皇帝都受到礼遇,都能享受体面的生活,并且得以善终。但从观代文明的视角看,禅让制有些滑稽可笑,现代国家的领导人更替制度要先进得多,不是古老的禅让制所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