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汴州月明
王书灿长篇历史小说《慕秋》封面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给人带来一种荡气回肠,难以忘怀的记忆。我县老作家王书灿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慕秋》(武汉出版社),以新闻客观的笔触,史家严谨的冷静,文学丰饶的手法,真实的给我们呈现出70多年前发生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那场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运动。作者在耄耋之年,批阅八载,以严肃的创作态度,丰富的史料,生花的妙笔,饱含深情为我们还原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岁月。
小说描写了抗战后期,以慕秋为代表的一群抗日热血青年,进入为安抗日战地中学为序幕,向读者徐徐展出了一幅战火纷飞的历史画面。抗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不久,内战的烽火又燃遍神州大地。中原突围后,黑云压城,坐落在长江之滨的荆阳县根据地瞬间沦陷。解放军中原军区先遣队的年轻女战士慕秋等人,遵照上级党组织指示,化整为零,秘密潜回国统区,在环境异常恶劣的情况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重新集结革命力量,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收复失地。
故事以主人翁慕秋为主线,讲述了慕秋转入地方工作后,南下追敌,策反残敌起义,截获敌特军需船,置办军鞋,挖敌特,剿顽匪等革命斗争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一名革命意志坚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女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与光辉形象,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而围绕主线展开的一些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如赵元、方丹清、张弦、柳娟、秦玉、白静莲、高大科、程亮节等,呼之欲出,如在眼前。整部小说共41回,33万字,采取章节形式,每章皆有标题内容,故事情节贯穿其中,一目了然,颇具古代章回小说白描写作风格,脉络清晰,故事连贯,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历史小说《慕秋》就是一部将湘鄂西解放战争消灭残敌史、清匪反霸史、乡民心理史、荆楚风俗史等诸多“秘史”熔于一体的一部重要文本。特别吸引眼球的是小说中运用大量的湖北监利地方俗语,令人感到格外的亲切。如第25章里,慕秋对游百海说:“…… 我是叫花子打架----连袋子都扔了。现在肚中没有一点存货了……”第36章里慕秋对江水清的对话:“……到了这种地步,你才开始认错,这叫作干鱼肚里寻胆----迟了”。第39章里慕秋对罗书记说,“……我这个人是个桐油灯盏,拨一下才亮一下”等等,诸如此类耳熟能详的监利地方俗语比比皆是,令人偏爱。可以说,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篇小说中,监利乡村风俗、地方歇后语被《慕秋》形神兼备地收入囊中,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为我们呈现出监利丰富多彩民间土壤上开出的硕果,还原了上世纪4-50年代的荆楚乡村风貌。
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尤其是历史小说,往往不能悖离生活的真实元素,这是历史小说创作与其它小说截然不同之处。2000年,王老先生退休后,一个偶尔的机会,拜访到我县周老嘴优秀女共产党员新安老人的革命斗争事迹,被深深的震撼了。大革命时期,新安和丈夫双双加入了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举起了屠刀,到处捕杀共产党人。新安老人的丈夫被白狗子绑在树上,用梭镖残忍的捅了十三刀,气绝身亡,老人也被迫逃亡他乡,家破人亡。后来,王老先生又陆续采访了许多健在的革命老人的斗争事迹,终于融合成了慕秋这个人物形象。
这些发生在家乡革命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成为久久盘旋在王老先生心头难以释怀的一个历史心结,为还原那段尘封了70多年的血泪历史,他开始收集整理、查阅大量相关的文史资料,到处寻觅我县战争年代的革命历史踪迹,弄清了当时的乡村社会政治生态、管理结构、土地占有状况、减租减息及计算方法。浸润八年,呕心沥血,心愿乃成。当我们走进《慕秋》,仿佛置身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的监利农村革命斗争历史画廊,那些变幻风云、乡风民俗、人情世故、人性嬗变等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历史现实主义写作让《慕秋》有着厚重的历史触摸感。
历史小说除了还原那些远去的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还担负着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使命。王老先生的《慕秋》里人物形象众多、丰满,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栩栩如生,一反过去脸谱化、同质化的写作方法。如富家出生的千金小姐慕秋,美丽大方,身上没有丝毫的骄气,既有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在她的身上也体现出儿女情长,如对父母的思念,对丈夫的眷念,与白静莲、柳娟结为姐妹,为白静莲的婚事穿针引线等等,使得人物的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张弦、方丹清对敌斗争坚决,出生入死,即使遭遇诬陷,也对党忠心耿耿,听党指挥。他们身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佃农出生的高大科,具有坚定的革命性,一旦投身革命的洪流,就表现出不凡的斗争智慧和能力,服从指挥,工作仔细认真;苦大仇深的白静莲被解救后,投入到革命的怀抱,协助慕秋做好各项工作毫无怨言,深得大家的认可;还有反派人物,如恶霸、武装地主彭先治及其管家、跟班彭贝加、彭老五等人剥削、残害乡民、骄奢淫逸、坏事做绝,无恶不作,人神共愤;变节分子江水清、蒋明等,追求享乐和高官厚禄的生活,受不住敌特的拷打、诱惑,最终叛变,走上不归路等等。小说中,革命者的形象个个精神饱满、义薄云天、生动传神;反派人物阴险狡诈、仇视革命,垂死挣扎;变节分子思想不纯,见风使舵,放弃信仰等都刻画入木三分,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足见作者塑造人物的功夫深厚。
小说对慕秋着墨极多,这个人物形象成为贯穿小说首尾的一条主线。慕秋从富家小姐走入抗战中学、从年轻害羞的女学生变为志如钢铁的坚强战士,特别是在做地方工作时表现出了卓尔不凡的领导才能,在革命的大熔炉里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工作岗位的成长历程,就是一部高度浓缩的革命者百炼成钢的心灵成长史,具有标本意义。小说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而言,都给人以启迪、深思。诚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评价:“政治导向正确,重要史实准确,是一部思想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文学作品,是一部成熟的历史小说,是一部起着革命传统教育作用的著作”。
在新中国建国70周年之际,这部历史著作应时而生,给读者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丰盛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是让读者蓦然回首,重拾了那段渐行渐远的血与火的历史,铭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感恩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子子孙孙要永远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以为,这才是这部小说的终极意义。
原载《首都文学》2440期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