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的初始是清源的,没有人类的时候便已经先有了智慧。因而,万物发生之时,皆润入膏洋里,沉浸在无限智慧中。后致不同无非是“各取了所需”,取多取少的问题。
于是,取得多了,自然可被称为“先知”,可以立足宗派;取得少了,则被称为“普罗”,立于大众之洋,兴邦立门也。
六道轮回,物之始然,一个周天之数也。行于上者,浮形于明,了道以图尽善;行于下者,沉柯于暗,熬煎以图早脱;行于中者,上不达明,下不触底,时真时虚,清者而上,浊者而下也。
这便是“认知”了。
但,终究“第一个”未成觉者之人,是如何为道呢?
一个刚成道而未了道的僧侣,一日望见天地朗晴,他心中忽然澎湃,下了修道的蒲团。他没有师长,亦没有友伴。没有一个规定来约束他“成道”的了限在哪,也没有一个束缚来紧箍他为道的方法何在。只是他一直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走,他认为“加持”才是大善,才是帮他更进一步的修为。正巧这天他的心里一片空明,他认为这对于他来说,自己终于等到“天助”的时候了。
可究竟如何加持呢?又要加持谁呢?
莲蓬上的珠露分开了五彩,他脚踏的云朵亦被五彩照亮。
终于,他的慈悲指引着他看向了最下面的地方,那仿佛缠满了蜥蜴脚的泥淖中,泛着死鱼肚白一样的浑汤世界——焰口之界。他看到了令心最不忍弃的一面,无数的口张大着向上,喷吐着象征着空虚的火,似一盏盏油灯的芯。仔细闻时,还有像夏夜伏蝉的啼鸣。
他的慈悲让他下定了决心!
“善哉,善哉。”他用手轻轻地做了上提状,只见天地间一声巨响,那些在地狱世界垂死的生命全部被带上了天堂境界。在这里,充满了香花宝果,已经足够让他们欣喜的了。只见他们在欢呼着、跳着,仿佛忘记了所有烦恼。
他收起了法力,口里不住说着“善哉”,心里念叨着,“这下可以了道了耶。”但是虽然念叨着,心内却总无些充实之感。
“莫非未到了道处吗?”他也狐疑了些。
目光又一次望向了下面,他看到在普罗大众的世界里,人们总是在为“死亡”而不断恐惧与祈祷着。于是,他又一次施展了法力,这一次,他封住了通往地狱的所有门路。
万事俱备也,僧侣认为,他该为他在“了道”之前,做最后一次十年的闭关了。
于是,又一个时节,僧侣理想中的“最后”一次闭关修道结束了。因为这一天,他又看见了天地朗晴。
他要去看看十年前他所“加持”的众生了。
莲蓬上的珠露分开了五彩,他脚踏的云朵亦被五彩照亮。
忽然在刹那间,他看到了这么一派景象:天堂的香花宝果已经所剩无几,而这些被“加持”的生灵,自动地分成了“上下”的层次。只见下面的人一面在蹬踏着更下面的人,一面在舔着上面人的脚趾。他们仍然似在焰口世界时一样,尽力地在张开自己的口,像雨中一朵朵被撑开的伞苞一般。而大众世界里,虽然没有了地狱的苦,而人们的争斗却更加严重,仿佛这世上的一切仍然不能让他们满足。
愤怒,顿时充满了僧侣的胸怀。就像俯冲的大鹏一样,既尖锐又猛绝。
他抬起当年的那一只手,挥去,顿时,地狱之门重开,天堂那些受到“加持”的生命被这一推,纷纷又落下了焰口。
灰飞烟灭,复还始处。
他,终于闭上了双目,合十了双手。成道者犹在,了道者无存。
于是,从这一刻起,僧侣变成了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