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玉莲阿莲的头像

李玉莲阿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18
分享

系列散文《在北京的天空下》之五连载

《夏宫废墟的警醒-----圆明园》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去圆明园。刚进圆明园就看到了一个大池塘,里面长满了荷叶,荷叶里有很多的荷花,有红的、白的、粉红的交映在一起非常好看。还有的荷叶看上去像一个大圆盘;厚厚的,看上去就像一个磨盘,那简直就是青蛙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很多个莲盘连在一起,就像是给人们搭建的小桥。

在这么丰富多彩的池塘里,小鱼也来凑热闹,小鱼像潜水艇一样在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展示着自己高超的游泳本领。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一座残桥,这座桥是英法联军用炸弹炸坏的。据介绍像这样的桥原来有184座,可惜被可恶的侵略者毁掉了-----”

这是一篇小学生游览圆明园后写的作文。儿童的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有细微的观察也有鲜明的爱憎。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其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多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园里有上百处新奇秀美的风景点,最好的风景乾隆九年确定为40处,并由宫廷画师绘制了《圆明园四十景咏图》,所以有“万园之园”之称。

17世纪中叶,满族夺取中原政权,建立了清朝。入关以前,清王室成员在辽阔而又凉爽的东北过着渔猎生活与农耕生活,入关后,他们对北京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了一场大火。为了防火,砌起了一圈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高墙内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起,便开始修建各种避暑园林,这种修建工程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因此圆明园也称“夏宫”。

到了乾隆时期,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时期,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肯撤掉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一些陈设,不去热河避暑和木兰围场狩猎,也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被临近的村民用来开荒种菜种苞米。

这座座被清王室几代皇帝钟爱的园林,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可惜现在我们只能从爱国人士出巨资从法国人手里购回的《圆明园四十景咏图》的图版和印制权,从画里看一看圆明园当初的风采了!

圆明园有四个门口:南门、东门、长春园宫门和藻园门,由于南门距离地铁4号线最近,8月初的一天上午,我第一次踏进圆明园南门之绮春园大门。

在这之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到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按照等级,藩赐园的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后来随着乾隆的登基,清王朝盛世的到来,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随后又在嘉庆等皇帝多年陆续扩建中,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圆明三园也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雍正帝对“圆明”二字的解释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通俗一点儿就是,“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统治者对明君贤相而树立的标杆。

走进绮春园,原以为早早去了游人应该不多,结果还是熙熙攘攘的,只能跟着人群亦步亦趋。宽阔的荷塘里,荷花好美,荷叶的茎秆似乎比别的地方高,所以荷花大多呈高高擎起状,花的颜色似乎也比别处鲜艳。池塘上空飘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是伏天的溽湿之气。遥想那一百多年前的帝王、太后、嫔妃们,这个时辰应该呆在大理石的通风凉沁的殿堂里,穿着纱衣,摇着精美的竹扇或绢扇,喝着加了冰块的酸梅汤,透过菱花窗眺望荷塘里不似江南胜似江南的美景而心旷神怡吧?

而傍晚,才是夏宫里的良辰吉时。晚霞、归鸦、蜻蜓、莲舟、红荷、清风、绿水、锦鲤----争弄莲舟水湿衣,笑隔荷花共人语。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这是人间天堂吗?如果没有比它更好的,那就是了。

恍惚着、遐想着,走走歇歇,已经大汗淋漓。问工作人员大水法还有多远?因天热而显得倦怠的小师傅答曰:“大水法在西洋楼景区,您再走十分钟就到了!”

好吧!那就再走十分钟。

大水法的残垣断壁是圆明园的象征,去圆明园不到大水法,就像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是非去不可的。

水法即为喷泉(fountain),是传入中国初期中文译名。大水法即为大喷泉。

大水法遗址是北京圆明园内西洋楼景区的一部分。大水法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是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时将圆明园进行了浩劫,其中英军还放火焚烧,今仅存大水法、远瀛观的几个大理石石柱屹立在那里,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

水法是欧洲人传教士蒋友仁设计和监造的。使中国风在国外盛行,欧洲国家都派遣使者参观圆明园。乾隆十二年,有使者向乾隆介绍了欧洲的水法,乾隆皇帝便想在圆明园中建筑一座西洋化的宫殿,殿内外部都要装置自动喷水机,由另一位意大利人传教士郎世宁介绍友人蒋友仁参加设计工作。蒋友仁的专业是在中国传教,建筑工程不是他的专长,但他学的是数学,并保有许多有关喷水池建筑书籍。蒋友仁是利用数学上的知识和以书本上的图案文字为参考,设计了圆明园的喷水工程并取名为“大水法”。

当年,皇帝坐在大水法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英国使臣马戈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令人悲叹的是,在大水法建成不久,乾隆皇帝就下令关闭大水法的机械给水系统,而改为人工提水,理由是:机械这种雕虫小技,不足以依靠。乾隆对于科技的态度比雍正还恶劣,认为只有骑大马挎大刀才是正确的。

拍了好些大水法残存的巨型雕柱、石龛和石屏风照片,然后在树荫下的椅子上坐了许久。远远望去,这些仅存的石头残骸,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在遗址上依然醒目壮观,刺人心痛。一波一波的游人来了又去,人流中,好些是携家带口的,有八十余岁的老妪,也有两三岁的幼童。孩子们蹦跳着、娇憨地笑着,还不能深切体会历史为何物。又是一代人了。心头忽然涌上一种酸楚,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无论火烧圆明园因何而起,一个闭关锁国、不肯自省的王朝,在顺天应时稳稳当当的农耕文明中,早已失去了当初的雄风和锐气。安于做最大的地主,在自己富饶的本来可以做很多事的土地上玩“过家家”,种花种草种宫殿种福海种夏天的清风水月-------自以为这就是普天之下,是世界的中心和老大,明明知道在海的那一边,“蛮夷”已经有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和迅猛的科学技术;即使学来了一丁点儿,也是作为玩意儿来消遣。

是了,那时候的清帝国,就像溃于蚁穴的千里大堤,它的内部已经被蚀坏成为糟糠,当大水汹涌而来,不是这个蚁穴最先被冲开,就是某个鼠洞被第一个击穿,只是缺一个缘由罢了,只是可惜了这绝美无比的园林以及豪奢的建筑以及那么多的奇珍异宝!

“----我和姐姐一起来到西洋楼遗址,这里却是一片废墟,甚至连石头上火烧的痕迹都能看见,我们在这里游玩了将近3小时,可那个导游说,你们游玩的连圆明园的五十分之一都不到,那个导游说了一句话,来到北京,就是来了解历史的,你光看是看不懂的-----”

孩子们的游览是认真的,作文也很用心。我相信,他们长大之后,一定会懂得这些残破的石头,一定会记着这些警醒的美,一定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就是,绝不能让历史重演,一定要有自省的、不断进取的、开放的博大胸怀,不断学习、不断吸收、不断创造来强大自己,强大国家。哪怕这些开放和革新有些生猛、有些粗糙、有些急躁,但它却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充满活力的标志!

不仅是下一代,我们这一代,也应该是这样的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