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铜铃声------黄包车》
“叮铃----叮铃----叮铃-----”
在什刹海周边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胡同里,几乎是每天,都能听到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铜铃声,它们是从胡同里徐徐穿过的黄包车上传出来的。
三个轮子的脚踏车,黑色的车身、红色的飘布,系着红绸的铜铃;车工千层底的圆口布鞋、中式的唐装,精神抖擞的面貌;车上坐着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高举着手里的摄影设备,一脸的新鲜与好奇。
胡同很窄,游客很多。一溜黄包车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在车工娴熟的驾车技巧下,宛若游龙一般轻松穿行。
“这是烟袋斜街,这是大金丝套胡同、这是小金丝套胡同,这里住过毛主席的老师杨昌济,就是他写信给毛主席,要毛主席也到北京来深造的-----这里的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她和末代皇帝溥仪大婚前,就是在这里反复进行演礼,以免到时候紧张出错。皇后出错,那可就丢大发了哟!-----”
不紧不慢地蹬车,滔滔不绝的讲解,每一个车工,仿佛都是一个老北京、优秀的导游。
北京后海胡同游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如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路程。
后海胡同游的鼻祖徐勇,在1990年的时候,出版了一本自己拍摄的《胡同101像》,这是一本关于老北京胡同的摄影作品集。没料到,作品集问世后,有很多外国友人找到徐勇,请徐勇带他们游览北京的胡同。这对于热爱胡同的徐勇来说,是莫大的惊喜。在他的眼里,胡同是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缩影,是人文历史的活化石。而且那时候外国游客大多游览故宫、八达岭等知名景点,晚间的游览项目非常少,对充满民间烟火气息的胡同很是好奇。
于是,年轻的徐勇有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这就是推出后海胡同游。经过近三年的筹划,徐勇的胡同游终于获批,成为后海胡同游的第一代特许经营者。
带领外国游客逛胡同,徐勇有自己设计的线路,他首先带他们去钟楼、鼓楼,因为这是城市的中心,从这里望去可以看到曾经的城市风貌,俯瞰纵横交错的胡同。”从钟楼、鼓楼下来,经烟袋斜街上银锭桥,走大金丝套胡同、小金丝套胡同,经南官房胡同、北官房胡同,最后到德外大街。当年的后海商业味儿不浓,胡同里居住着很多老北京,经营着很多活色生香的杂货铺,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京味儿文化吸引了一拨儿又一拨儿游客。
当年徐勇开办的胡同游最辉煌的时候,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0万人次,克林顿、比尔·盖茨等都坐过徐勇的三轮车逛过京城。经常是徐勇的车一出去,浩浩荡荡好几十辆,非常壮观!
“胡同是老北京人文历史的博物馆。”
“我们不是骆驼祥子,我们是老北京文化的传承人!”
位于地安门西大街的旅游咨询中心门前辅路上,整齐地停放着五辆黄包车,那是“后海八爷”在这里“打活儿”。黄包车旁边立着一块儿大牌子,上面有“老八爷”和“小八爷”们的照片,“老八爷”穿着复古,“小八爷”们时尚但不失京味儿,游客们不禁都往牌子那儿仔细看看,八爷们也不失时机地跟游客寒暄。
年过六旬“三爷”李永浮,打小儿就生活在什刹海、向游客介绍什刹海的文化那是张口就来。2002年他从单位下岗,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又不好找,为了养家糊口,李永浮买了三轮车成了一名胡同游车工,家里的生计也渐渐有了着落。
“后海八爷“之间都是发小,他们的父辈就是朋友,平时各位爷一起出车,相互之间有照应,有活儿分着干,没活儿见面聊聊天也是开心。
那时候,三爷李永浮和其他几位爷都还是散兵游勇,但凭着他们的热情、认真和地道的北京味儿,愣是在胡同游里闯出一片天地。“后海八爷”这块儿金字招牌是在2011年之后越叫越响,变成了什刹海的一张名片。这八位爷也从“散兵游勇”变成“正规军”,成了有单位的人。
八位爷的座次是怎么排的呢?不是按年龄,李永浮说:“有几位是按家里的排行,比如五爷松广新在家排行老五,在这就是五爷,六爷看前面序号都被人选了,图个吉利,选了六爷。我这三爷是因为之前空了三爷的位置,他们说老李你来吧,我这就成了三爷。”
“后海八爷”带游客看胡同、讲故事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真实。在李永浮看来,“后海八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讲述的不仅仅是后海的历史,更讲述的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程,所以“后海八爷”的讲解词不仅经过专家们的把关,“八爷们”也会自个儿去翻看书籍、资料,查找跟后海相关的文化、掌故,然后再把讲解词演变成自己的语言,用京腔京韵绘声绘色地讲给游客们。
时光荏苒,如今,曾经的“后海八爷”有的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出车、有的退休颐养天年。但古韵悠长的后海不能没有京腔京韵的三轮车车工,“后海八爷”的精气神需要延续。于是,2017年,什刹海面向社会招聘后海“小八爷”,经过层层筛选一共有八位年轻人入选,他们中有漂亮的女“海归”、事业单位的员工、文艺青年,因为热爱后海、喜欢北京胡同文化,他们当上了后海车工。
“后海小八爷”中人称“歌爷”的李歌吟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的专业是版画设计师,本科毕业后去意大利读了四年书,回国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李歌吟的生活和工作圈都很“艺术”,以至于让她觉得这一切都“太端着了”,她要换种活法,找一个接地气的。于是,文艺女青年应聘“跨界”兼职当上了后海车工。
不出车的日子里,李歌吟继续画她的版画、当她的老师。然而,“小八爷”的工作让她的生活多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寒假期间,李歌吟在一家博物馆给孩子们上课,一位家长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看到“歌爷”的经历,在微博上给李歌吟留言说:“没想到您就是后海‘小八爷’啊,真是太高兴认识您了。”
还有一次在出车期间,李歌吟和另一位爷蹬着车带一家四口游览后海,李歌吟回忆说:“可能是那位爷跟父母说我是画画儿的,还在意大利留学。游览结束后,这对父母特别高兴,也不让孩子叫我阿姨了,改叫姐姐,还跟孩子说‘这姐姐是学画画的,还是留学生,你们跟姐姐合张影吧。”就这样收获了一对小粉丝!
北京小伙儿石垒被称为“小四爷”。在当“小四爷”之前,石垒在后海酒吧吹过萨克斯,当过影视演员,还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过。与很多北京孩子一样,后海对于石垒是游戏的天堂,这里充满着他们儿时最美好的回忆。长大后的石垒也没有离开后海,所以当得知后海要招聘“小八爷”的时候,石垒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石垒的第一位游客是自己的女朋友,在他正式上岗前一天特意拉着她闺蜜来坐车。虽然从小对后海不陌生,但要讲好老北京文化,这位大男孩还是下了好大功夫,利用休息时间把胡同游讲解词全部背下来。
“叮铃----叮铃----叮铃-----”
倘若你来北京,倘若你走在北京的胡同里,不经意间,你就会遇到他们。
叮铛叮铛的铜铃声响起,接着就有人开始讲述“老北京的故事”,娴熟地指着一扇森森紧闭的四合院大门,告诉你,那个谁谁谁曾在这里住过,大名如雷灌耳……于是这趟旅程愉快、全都仰仗这位给你说故事的人——黄包车夫。
如果追溯黄包车的历史,还要回到一百多年前。
八国联军入侵前的几个月,北京城内出现了黄包车,最初是铁轮的,费用很贵,人们称之为“洋车”。那时候坐洋车,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儿,只有中上等人才坐得起。后来有了胶皮车,铁轮车就没人坐了,洋车渐渐成为京城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黄包车夫也成了北京城内最常见的劳工。
黄包车夫基本只需要一个技能,身体好跑得快。但如今北京胡同里的黄包车夫可不是单纯的车夫,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除了腿脚利索,还要有点文化,能说会道,至少要熟记业务导游词。
作为老北京文化传承人,一个合格、阳光的胡同导游,他们业务精湛,能告诉你这个门墩儿是怎么回事,那个院子里有多恢弘一个大花园,甚至古往今来一些名人的八卦杂闻,现在这院里住着什么人及他们特殊的生活习性……什刹海一带,还有几户确实可以参观的四合院,都保留了老四合院的格局,在哪里,只有黄包车夫们才知道。另外,哪些名人故居比较有看头,哪些隐藏的著名四合院正在改造,何时开放,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儿。
黄包车最集中的地方在后海和南锣鼓巷,这些地方管理也比较规范,常能看到着装统一的车夫骑着车排成一长溜,一会功夫便各自载着客人,精神抖擞地骑走了。
最喜欢坐车的,还是外国友人。但喜欢坐黄包车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了,只要你提前谈好价钱和服务时间,当然,能找个老北京自然是最妥帖的。上车后,你要做的就是懂得调动师傅的积极性,说不定就会遇上一个高人,讲得你瞠目结舌,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并由此深深地爱上了北京。
“叮铃----叮铃----叮铃-----”
三个轮子的脚踏车,黑色的车身、红色的飘布,系着红绸的铜铃;车工脚踏千层底的圆口布鞋、身穿中式唐装,精神抖擞;而坐在车上的你,一脸的新鲜与好奇。高举着手机,不停地拍呀拍。
在遥远的异地和故乡之间,旅游,就是对所到之处历史文化的好奇与探究,对风土人情的了解与融入。在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古老的脚踏车之间,黄包车,这个独特的接地气的代步工具,让你不自禁地产生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感觉,在深深的胡同深处,感知人间烟火的亲和与生活的绵延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