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付新民的头像

付新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06
分享

像吃饭一样读书

我是一个吃货,请允许我用吃来比附读书。当然我不能像汪曾祺一样说得头头是道,把高雅的读书和口腹之欢完美地融合。亚里士多德说得好:“闲暇越多,越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我们读书的时间少了,知识就成了无源头的水,无法自我净化,无法得到更多的健康水源。

按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对读书的需求应该大一点儿了。可是,你知道全国90%以上的出版社都是靠教材养活的吗?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读书不同于读教材,你以后工作了读书会读教材吗?相信不会。有人可能认为把读书当成吃饭,或把吃饭当成读书,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羞辱。可对我而言,读书确实就像吃饭。一日三餐,不能简略;读书之事,不可忘记、不可马虎、不可一日荒废。我的理解中,“读书如吃饭”的真谛是吃饭消化吸收,就是自己的,读书也是一样,读懂了,消化了,就是自己的,吃饭会长身体,读书会让你精神成长。我的观点是,用吃的态度来读书。怎么吃的饭就怎么去读书!足矣!

首先,再废寝忘食,也不可能一直忘记吃饭,再没有时间,也不可能挤不出时间读书。莎士比亚说: “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把握好现在的一分一秒,胜过未来的所有期许。鲁迅认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有志向有才能的人会竭力利用时间。自我增值的好办法,就是抓住零碎时间,积少成多地读书。

其次,美食虽然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但都需要你是“庄吃嘴”,你有吃的冲动和欲望,一定不愿意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愿吃含添加剂的垃圾食品。读书也一样,一代文化宗师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说到:馋,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乎艺术的趣味。我们读书,一样需要馋,需要质,需要品味。

第三,饮食得讲规律,我们读书也得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句实话,我觉得保证每天读书的时间和吃饭的时间一样长,就足够了。鲁迅先生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他把学校奖给他的奖章换成钱,然后买书买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时,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然后继续进行,鲁迅先生的坚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第三,吃饭得考虑营养均衡,读书也要广泛涉猎。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者都要考虑。要提高考试成绩,知识性的多一点,累了趣味性的多一点,如果是很悠闲,要提高自己的思维境界,哲理性的书不妨瞧一瞧。

第四,吃饭要讲口味,读书要讲趣味。我们平时吃东西都注重享受味道,而不是想到这盘宫保鸡丁是不是能助我明天干什么,我们吃菜,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它好吃。读书也一样,如果能不执着于读书有用,而是读书有趣,境界会大不同。

第五,吃了饭要消食,要锻炼,读书也同样需要锻炼。光吃肉成不了个肌肉男,光读书也读不出个所以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读书要消化,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输出。理论性的内容力求能用自己的话讲明白,实践性的内容力求自己熟练操作。只有输出了,才能确保自己真懂了,才能增强自己的信心和成就感,也会增加读书的动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