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付新民的头像

付新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1
分享

春节与口彩

    又是一年春节至,忙了一年,谁不图个团团圆圆,和和气气,红红火火?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人们自然免不了要讨个口彩。所谓口彩,就是吉祥如意的话,就是通过语言传递祝福与祈盼。

口彩大都是利用物件已有名称的读音与某一吉利话语谐音而形成的。比如春节吃饺子,取“更岁交子”的含义;吃发菜,因为它的名字与“发财”谐音。实在不行的话改个名也要快乐,比如箸改叫筷子,最初又叫“筷儿”,筷儿快乐,也是口彩之故。

口彩是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比如大年初一大家互相拜年,往往会口诵“恭喜发财”;各种对联往往配以“招财进宝、五谷丰登、万象更新”之类的吉语横批;最为普遍的就是把大大的“福”字倒贴,取“福到了”的口彩;年画蝙蝠金钱图,意为“福(蝠)在眼前(钱)”,喜鹊梅枝图蕴含“喜上眉(梅)梢”。大家千万不要把口彩当成一般的客套话,觉得很俗气,更不要简单地把过年会说话、说好话动不动就扣个陈规陋习、封建迷信的帽子,因为这既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咱普通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口彩也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运用口彩,是增强交际效果的常见手段。经验告诉我们,要办好某件事,尤其是有求于人时,见面要多讲好言好语,这时候的口彩需要应景生情,见机行事,贴切、自然。比如一起饭局,把豆芽叫为“如意”、鸡脚称作“凤爪”、甜饭叫“八宝粥”、菜心叫“玉树”、蛋饺叫“元宝”,把“发菜炖猪蹄叫“发财到手”、冬菇烧青菜叫“金钱满地”、竹笋炒排骨命名为“步步高升”、豆芽烧豆腐叫“金钩挂玉牌”、番茄豆腐白菜叫“珍珠玛瑙翡翠汤”等等。

口彩反映了早期人类对语言的崇拜。古人认为语言具有神秘的力量,以为语言可以改变客观世界。《淮南子》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只因有了文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故而古人认为,说“福寿双全”,真能幸福长寿,说“不得好死”,就真有可能死于非命。因此,说话时总爱“借您吉言”,难怪古人取名都很讲究,例如“松龄”是希冀高寿,“弃疾”是希望无病无灾;“光耀”是兆继祖业,“国藩”表示积极用世,多多少少可以讨点口彩。难怪婚丧嫁娶很讲究,比如有的地方结婚男方婚礼要准备枣子、桂子,取“早生贵子”之意,新娘举行婚礼仪式要咬苹果、跨马鞍子,取意“平(苹)平安(鞍)安”。

口彩反映了人们对避凶祈吉求安的愿望。一部《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推来演去,根本意义在于寻求吉凶化示,即《易·耗》所云“与鬼神合其吉凶”。《庄子·至乐》认为“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既然春节要走亲访友,那说话必然有所顾忌,要考虑到吉凶和尊辱问题。因此大家春节期间都会不约而同地避免肮脏恐怖的、死亡离散的词语,实在避不开的,也要“技术处理”,尤其不要说到地区行业忌讳语。所以牡蛎叫蚝豉,音谐“好事”,鸡鸭爪子得叫“抓钱爪”,皮蛋更名松花蛋,酱油改称豆油,粉丝改叫“钱串子”,萝卜要改叫“大头菜”。所以煤过年时要叫”炭“,“芹菜(芹谐音“穷”)叫富菜”,橄榄果要叫青果,谐音“请过来”。打烂碗盏犯忌(碎是破碎破财的兆头),得马上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碎碎平安!岁岁平安!”。

口彩反映了民间交际的真实需求和良好人际生态。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中国人尤其喜欢在社会群体寻求自我体认、安全感乃至精神支柱。然而国人平时羞于言爱,春节刚好提供了一个正式讨口彩的时机。从某种角度说,新春佳节,衣食丰赡,农忙尚未到来之际,大家相对悠闲,正是含蓄的中国人“集体狂欢”的最佳时间,说吉利话,是家族人伦与朋友关系维系暖化的好方法。南宋朱熹《孟子集注》在注释《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语时一语中的:“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这话直接道出了交际的本质。大家互相拜年,在钱物的互赠走动中关系更融洽,此时的口彩具有礼仪功能,充当了人际关系的最好润滑剂、抚慰剂。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大,到了春节,大家像候鸟一样从四面八方回到大家族,回到村寨。人多了就闹热,就有人气,因此在除夕年夜饭上,往往一大家子围坐一起,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免不了在吃上做做文章,讨讨口彩。比如,饭上嵌桂圆肉(象征团圆)、金橘(象征吉利)、红枣(象征早发);比如年饭常有一整匹青菜叶,此为“长庚菜”;比如必吃豆腐,豆腐豆腐,越斗(干)越富!荷包鲫鱼照例不能全部吃掉,以表达年年有余(鱼)的寄托;传统名菜扣三丝(火腿丝、笋丝和熟鸡脯丝)堆积如小山,寓意“金山银山堆成山”。一家人的口在吃与说之间来回自如转换,完成了“开口见红”、“抬头见喜”、“吉庆有余”的华彩乐章。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睡觉后,长辈会悄悄将压岁钱装在红包里放到小孩的枕头下面压岁。压岁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岁”与“祟”谐音,压岁者,“压祟”也,压过邪祟,就可以平安一年。有的还会在小孩的兜里放上云片糕(年年高,节节高)、柿饼(事事如意)、杏仁(幸福、运气)、花生(长生),小孩大年初一一早起来,保准都有个大惊喜。所以很多地方都传有“胡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的童谣,这是小孩子对年的最大的盼望呢!

新年是四季轮回中的起点,第一天被认为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是为三元。在古人的时间序列中,三元颇具象征意味。大年初一不得动刀剪,不得扫地,否者一年争讼、散财。早晨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白天到处看起来,说起来,听起来满满都是“福到(倒)了”,大人小孩、亲戚乡邻见面都会赶趟地说“你家福到了”。晚上则要早早睡觉,意为“关财门”。

随着时间和岁月的流逝,口彩的内容和形式兴许会发生改变,但祝愿不变,中国人合和乐天的性格不变。比如家有考生的新年第一天不妨让毕业生包个粽子,记住只能包一个哟,寓言“一举中第”。因为“包粽”与“包中”谐音,如果失手将粽子掉落地上,绝对不能说落地,而要说“中第”,包好的粽子要用线绑得高高的,表示“高中”。比如走亲送友不妨送条锦鲤,因为锦鲤与“进利”同音,而且锦鲤寿命长,还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口彩语作为一种极富汉文化特色的民俗现象,它蕴含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透过口彩语,我们可以打开一扇以儒道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思想、感情之窗。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能否自如地运用口彩语既反映了他的言语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他与别人交际的效果。因此,各位朋友,今年春节不妨自觉运用一下口彩语,看看会不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