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丰子恺的散文《吃酒》,文章记述了在杭州西湖边,一位中年男子吃酒的情形。这位男子喜欢钓虾,但每次只钓三四只。“他也叫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一浸,不久取出,虾已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碟酱油,就用虾下酒。”每读至此,都会感叹这位外表粗糙的中年男子其实拥有一颗精致之心。
所谓精致生活,不在于家财丰厚,生活奢侈,而是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小时候,母亲打理我们兄妹三人的穿戴,那是及其用心的。那时正值困难时期,生活条件较差,人们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母亲的精致,就在这缝缝补补上。她纳的鞋底既美观又牢实,那针脚会变换着不同的花纹。我们小时候淘气,整天在外边“摸爬滚打”,衣服难免经常弄破,遇到这种情况,母亲一边训斥我们不爱惜衣服,一边找来跟衣服同颜色的线,认真地缝补,那针脚细密匀称,像是加工艺术品一样,缝补后的口子,有的精细得难以看出痕迹,有的则有形有样,像是暗纹的花,或是刻意点缀的一片叶。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母亲给我缝制了一个枕套,就是普通的棉布缝制而成,四边缀上好看的荷叶边,在枕套的左上方,还用彩线绣了一个有翅膀的光屁股男孩,手里拿着一张弓箭。开始我不知道这图案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绣的是丘比特金箭。母亲的美好用心让我感动至今。
精致生活,源于一种生活态度。
曾经代表单位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女职工。她家住在一栋老式的筒子楼内,楼道是各住户做饭的地方,炉灶加锅碗瓢盆显得有些杂乱,但一脚踏她的宿舍,立刻让人神清气爽。整个房间虽说简陋,但打扫得干干净净,床铺整理得规规矩矩,尤其是那被子叠出了很有创意的样式,中间还插入了一个那时人们常用的手电筒作为装饰,床边的高低柜上摆着一盆水仙,绿意盈盈。女职工病情已经好转,此刻正安静地坐在窗前看书。窗处街市的嘈杂声,一点都不妨碍她内心的宁静。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被女主人精致的生活态度所打动。
精致生活,源于一种超脱的精神。
苏东坡仕途不顺,一生几起几落,被一贬再贬。尤其在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东坡,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应当说,彼时的苏东坡,其生存处境是很恶劣的。然而,东坡居士并未因此而颓废,窘迫的状况,一点也不影响他继续热心为老百姓办事,继续吟诗作文,同时精心料理自己残破的生活。“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字里行间,无不彰显出一个坚毅老人豪放超然的心态。况且,其文学艺术成就及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一代人文楷模为世代后人所崇拜。官可以不做,处境可以窘迫,而一日三餐的烟火日子不可以不讲究,其创制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饼等美食,至今仍是人们餐桌上时常可见的美味佳肴。试问,谁会怀疑苏东坡过的不是一种别样的精致生活呢。
其实,想要精致的生活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只要你用心,柴米油盐的烟火日子,同样能过出曼妙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