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凤翔的头像

张凤翔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03
分享

故乡的秋


                   张凤翔 

流连于美丽的滨江公园,但见“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徜徉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心头忽生一念:“我的故乡,秋色可如旧?”愁思瞬时堆满心头,似乎一刻也耽误不得,决定第二天就回去寻秋。

离开故乡已近四十年,那里不再有我的亲人。说来也怪,每当回乡的念起,就会整夜整夜的失眠。兴奋?激动?自己都找不出恰当的理由。

第二天一大早,我开着爱车,与夜间约好的几个文友,朝朝思暮想的故乡出发了。一路上叽叽喳喳,不停地向他们介绍我的故乡,讲一些童年雅趣。过塔水桥,我载着他们抄小路,很快来到故乡思河村。远远看到一位老农在河边割谷,车上的文友按捺不住激动的心,让我泊好车,像小孩一样奔向并不广袤的田野。大概他们很久没看到挥镰割谷的场景了,抑或是这样的场景让他们想起了什么。

故乡的秋,是丰收的喜悦。这片稻田,紧挨河边,大部分已被刚刚收割,看得出,那是收割机留下的痕迹。少部分没来得及收割的,垂着黄澄澄、沉甸甸的穗头,像是彬彬有礼地与我们打招呼:“欢迎归来!”望着埋头挥镰的老农,我很好奇:“您怎么不叫收割机呀?”老农直起腰,乐呵呵地说:“我在外打工,误了时机。”他亦不恼,脸上反而堆满笑容,扬起手中刚割下的一把稻谷说:“今年收成还不错。你看,粒粒饱满了。”也许他是故意误了时机,享受一镰镰收割的过程。

“村里在家的人多吗?”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过时过节才回来。”

我没有告诉他们,我是张山上云保的女儿。说起父亲云保,四里八乡上了年纪的人无人不晓,父亲曾是当地有名的裁缝,年老后随我们一起进城了。张山上塆的人早已搬出了小山村,只有春冬二祭时才会回来看看祖人。

故乡的秋,是小河流淌的岁月。对面的那条小河就是思河,在秋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站在小河边,看河水静静流淌,似乎想打捞起那段少年时光。我的小学就在河对岸的思河塆,离我家大约有五里地之遥。它见证了小小少年跋山涉水、每天往返十来里山路,带冷饭、吃凉菜的艰辛求学经历。我常常与朋友讲起,每到冬季,河水变浅,但十分凛冽,我们赤足涉水过河,双脚像被刀割一般。那时的愿望仅仅是想拥有一双雨靴。当年,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离开农村。时过境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推进,饱尝城市的喧嚣,还是觉得置身于青山绿水中,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幸福的。曾经,很多人出不去;现在,很多人回不来。

故乡的秋,是一幅温馨的画卷。稻田的一头有棵乌桕树,树叶婆娑,绚丽多彩。树影下,一头老黄牛带着小黄牛在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悠闲地啃着草桩,一口一口,不急不疾,发出有节奏的咀嚼声。小黄牛还没断奶,时不时调皮地钻到母亲腹下吸几口奶,场面温馨极了。作家戴益民想骑到牛背上,再现当年牧牛的情景。老黄牛似乎怕生,见他靠近,它就走远。我们取笑他:“你若骑上去,就是一家三口了。”众人大笑,他倒也不生气,只是跟着嘿嘿地笑。

故乡的秋,是山花的烂漫。行至杨垅水库,几个文友不约而同地说,这地方这么眼熟,似乎来过。其实他们不曾来过,也许是冥冥中的某种感应罢了。我停好车,准备徒步上山了。山的最顶,就是梦里张山上了。深秋的山野,几分清新、几分静谧,入鼻的是泥土芳香。狭窄的山路上留有车轮碾过的痕迹,明明可以开车上去,我更愿意带着我的朋友用双脚丈量。山上开满了各种野花,我大多叫不出名字,只认得芒草花、紫苑花、桔梗花等极少部分。你若亲眼看到这情景,才知道什么叫秋日胜春潮。路两边的野菊花正在含苞待放。我与霞约定,再过半个月,咱们来采摘,做个菊花枕,让梦里绽放着故乡的芬芳。

故乡的秋,是山果的诱惑。走到半山腰,霞发现一串如豌豆般大小鲜红的果子,缠绕在树枝上,像相思豆,但比相思豆更剔透;像石榴石,但比石榴石更鲜艳;像红玛瑙,但比红玛瑙更晶莹。我叫不出它准确的学名,经查找资料,应是菝葜果。这不,早把他乡作故乡的外来媳妇李亮又发现了一串糖罐。我是学中医的,知道它的学名叫金樱子,味道酸涩,是山里孩子口中的美味,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具有固精涩肠、缩尿止泻的功效。秋天的大山藏满了各种野果,酸浆果、野李子、野葡萄、野山楂、野弥猴桃、树莓、蓝莓、鸡爪梨、野柿子等等到处都是,既好吃,又营养丰富。小时候,为了解馋,就会一头钻进大山,出来时个个变成小花猫,嘴唇都被染得乌黑。

故乡的秋,是红叶燃烧的激情。虽然快四十年没见过故乡秋色,但儿时的印象永不会裉色。记得小时候,放学的路上,满山是枫叶,每到秋霜降临,整座山就像燃烧的火焰,又像夕阳下的云彩,常常让我流连忘返。今年春上回老家采摘猫刺茶,发现后山长满了清一色的乌桕树,故乡人叫它木梓树。洁白的木籽无人采摘,长了又落,落了又长,于是侵满了山野。大概是山中的气温较低,这次来时树叶没有红透,叶片也没滨江公园光亮,大概是远离长江之水滋润的缘故。故乡的红叶,没有人为它修剪,没有人为了打扮,它野性十足,恣意长在田头、涧间、山岩上、丛林中。它以自己独特地美,燃烧生命的最后激情,无需观众,无需喝彩。

故乡的秋,是族人的守望。张山上原先是个近200人的山村,由于交通不便,陆陆续续全部搬走了,老房子也一间间倒塌。我家祖上留下的青专瓦屋也只剩下一个石头门框还立在那里。前两年,在洛阳工作的六叔带着妻子突然又回到张山上,打算先养养鸡、养养猪,然后种些牡丹,守着这片土地终老。刚刚走到村口,远远地看到上百只白鹅摆着方阵,嘎嘎嘎的摇晃着身子向我们走来,仿佛彩排过,那滑稽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一群土鸡正在悠闲地散步,时不时啄食撒在地上的红薯。听到鹅叫,六叔知道来客了。见我带着朋友回来,六叔十分高兴,吩咐六婶赶紧做饭,我们婉谢了六叔的好意,告诉他来时已在梅川安排好了午餐。我带朋友们参观了我的老屋、村头老井,对着望着撒落一地的石碾、石磨,讲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当我们离开时,六叔送给每人一袋红薯,又把我们带到菜地,让我们摘些辣椒、扯些青菜、萝卜回去,这些都是没施过化肥的农家菜。六叔责备我没把车子开上来,不然可以多装点回去。临别,六叔又对我同伴讲,欢迎大家经常来张山上,凤翔在与不在都一样。

别看六叔乐呵呵的,其实他患着病,正在化疗中。这次回来的另一个目的,也是想看看他。有六叔在,故乡的秋是那样的丰盈和温暖,一点也不感到寂寥。


我也说几句2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
最新评论

秋色浓,乡愁浓,浓浓的都是心底的爱……

秀玲   2018-09-04 09:28

张山上,思河边。故乡秋,林尽染。细描画,情无限 。睹旧居,思万千。见亲人,暖心间。笔生花,乡愁显。赞!

采菊东篱(沈银华   2018-09-0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