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凤翔的头像

张凤翔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13
分享

魅力雾云山


张凤翔

雾云山,如一位养在深闺中的绝色佳人,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君子好逑”,也让我心心念念。受原武穴市政协主席胡晓青之邀,戊戌初秋,我们一行5人走进了那个魅力四射的地方。

汽车驶出蕲春东高速路口,胡主席已在路边等侯。老领导是蕲春本地人,担当起了我们此行的文化向导穿过一垄垄烙上蕲州印记的艾田,雾云山越来越近了。据说,南宋末年的最后一任宰相田梦罴,因避难来到雾云山,见这里山青水秀,云雾绕缭,且又天高皇帝远,应该是个养心的好地方。于是,带着家人和随从,垦荒种植,结庐为居,过起了耕读的隐居生活。

这里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大革命时期,张体学、干鹄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一带游移作战和隐蔽突围;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这里走出共和国第一代少将查国祯

话已至此,我又对雾云山多了一份敬意。

的道路正在修建中,车轮驶过,尘土飞扬。据说修这条路,也是县委县政府为了打造和发展雾云山的旅游,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个穷乡僻壤,雀不生蛋的地方。扶贫工作队进村时,意外发现雾云山梯田的原生态美,经过组织群众拔除杂草,稍加"打扮"立即惊艳了世人的眼球。雾云山就这么火了起来。

火了的雾云山,外表的美丽只能说是一个诱因,更多的应该是她那厚重的历史作为铺垫的结果吧?不管还是大自然,只有从内散发到外的美,才有永恒的魅力。

兜兜转转中,雾云山的地盘就在脚下。胡主席领着我们来到茶场员工培训中心稍事憩。落坐之后,热情的主人给我们端来了香气四溢的“将军箭”。轻啜一口,茶汤细滑,神清气爽。在有味无味之中,淡淡的甘甜流连于齿颊之间。  

茶之品质,必来源于它的生长环境以及制作过程雾云山处于海拔800米、北纬30度的大别山南麓,是高山有机茶的黄金生长带,自古就盛产名茶,始于汉,盛于唐,州官每年皆以香茗进贡朝庭。今人查自先生,在外创业获得丰富酬金,多想分一杯羹报效家乡父老。当他听说雾云茶园这一块山坡水士流失严重,立马投入1000万元加入政府启动的整治队伍之中。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在山坡上开起了茶园种植茶叶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为了创建雾云山茶叶的品牌,他摒弃现代化快速加工程序,用传统工艺将雾云山的茶打造成高山原生态有机茶,世人尝过,便不敢相忘。渐渐地,已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

初秋的风,把天空吹得湛蓝湛蓝。忍不住到茶场上走一走。远看茶园,一排排整齐的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像个巨大的绿色聚宝盆。只见茶树上挂着许多纸片,正纳闷不知做什么用途。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纸片是用来粘虫子的。这里的茶叶,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机”和“生态”其中一部分吧

一群采茶的姑娘,笑魇如花一双双小手在茶轻盈地翻飞她们一边采摘刚刚冒出的芽尖,一边张家郎李家姐的谈笑风生。我看得有些呆了。善茶之人,必善修心。茶老板是,采茶女是,品茶人亦是!

进入雾云山梯田区,虽然先前看过不少摄友拍摄的图片,但还是被震撼了。首先震撼我的是立在村口一棵大樟树下“雾云山,中国农耕文化摄影村”的巨大石刻,才三四年的功夫,雾云山就被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能不让人震撼吗?

从下往上看,数十级梯田,顺山就势、层层叠叠,宛如一道道天梯直挂在云朵下面。仿佛只要拾级而上,就可扯下那朵白云。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稻谷快黄了,颗粒饱满的谷穗低下沉甸甸的头颅,像极了害羞的少女。很多人喜欢雾云山犁耙水响时的妖娆,而我更爱她丰收时节的风韵。行走在石条和水泥铺就的田埂上,听溪流潺潺,仿佛有人在演奏动人的乐章。

站在高处俯瞰,成熟的稻谷就像无数锦缎铺叠在山谷,蔚为壮观。这块梯田,大约有100多亩,如链似带,盘绕山间。白墙黛瓦的村落点缀其中,更令她充满诗情画意。村民、老牛、古树、河流、梯田、农舍,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当我们下山时,村落的上空飘起了缕缕炊烟。走进一家农户,只见一位从香港慕名而来的吴先生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地道的农家菜。主人欣喜地告诉我们,自从雾云山旅游火起来后,政府引导们办起农家乐,足不出户,一年收入就能达十多万元。像这样的农家乐,全村有30多家呢。

离开雾云山,胡主席无不感慨地说,美丽的外表往往经不起太多的风吹雨大,只有魅力之花才能开得地久天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