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邦华的头像

梁邦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11/24
分享

弘扬正能量 歌颂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 歌颂主旋律

      ———读梁邦华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

          口 范学望

前些日子梁邦华先生将他第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送给我时,那种喜悦,那种激动,那种兴奋真就好如母亲手抱第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的确怀怡十月,一朝分娩,十分不易。梁邦华这部小说的问世,耗去了他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现终有收获,我们当为他祝贺。

读这部小说就犹如吃橄榄一般,开始有点僵涩,有点拖沓。可是越向下读感觉就越不一样了,顺畅了,好读了,令人陶醉了,令人振奋了,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惊讶称道。

这部小说的内容,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到现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跨度长达四十余年,涉及到三代人物,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历史画卷,是一部弘扬正能量,歌颂主旋律的著作。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作品就是要塑造人物,特别是小说。梁邦华这部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形象,代表了当今的农村干部。

梁忠实这一个生产队长,他的高大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读者的面前。

作者为了塑造这一人物总是把他置放在典型环境的矛盾冲突中展现自己的丰彩。

那个时候哪一个不想进城做工人拿工资吃商品粮,梁忠实为了生产队的二、三百口人的活路,毅然放弃了这一大好机会。生产队要改建一座桥以方便上学的孩子和社员的通行,他四处竭力筹资,拿出了自家的积蓄,到最后需要木板做桥面,梁忠实不怕家庭闹矛盾,毅然献出自家几代人的风水宝树。梁忠实为了安置省城来的女知青一个适合的岗位,他四处奔走,把小慧这个师范生推荐到学校做老师,把一个卫校生小明来替代本该是自已老婆的赤脚医生位置。社员吴用因家庭特别困难偷了生产队的粮油,本该严肃处理,梁队长动之以情,用自已家的钱粮上门让其治病,对方深受感动,悄悄地还了队长的粮油。梁队长还叫保管员保密,给人家留一条活路。农业学大寨,强挑河工,梁队长和他的妹妹同时担任了男女突击队长,不怕苦和累,结果妹妹大病了一场———这一切都突出了梁忠实一心为集体,一心为别人,忠厚仁慈大度的高贵品德。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推行分田到户搞家庭联产责任制,他这个队长分得了最差的一块地,就在这大荒坡上,他扬帆远航,把这儿变成了千头猪场乃至万头猪场,成立了“大荒坡万头猪场养殖有限公司”。昔日荒凉的荒坡早已荡然无成,在这里矗立起现代化的办公楼,现代化的猪舍。梁忠实用他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在黑土地上创造了奇迹,成了村民的致富带头人。至此梁忠实这一农村基层干部的高大形象极为丰富地也极为鲜明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文章除了梁忠实以外的其它人物,如梁忠梅、张贤芬、杨素成、姚慧等人物一样塑造得栩栩如生。

写长篇小说,作者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有丰厚的生活基础。我们读了这部小说深感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

这里只举一例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书中三个知青的感性生活分别地代表了当年知青的几种思想,几种状况。女知青小明漂亮美丽,为了能够顺利早日返城,设法接近公社革委会领导,结果遭遇奸污。小明含羞、含恨、含辱跳河自杀身亡,人死线断给世界留下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男知青小王怕苦怕累,沉沦低迷,玩弄女性,致使怀孕。父母落实政策,自已一走了之,给女方留下一辈子心灵的创伤。女知青小慧在农村几年,与农村产生了感情,同一个普通农民结了婚,在农村深深地扎下了根,正如人们所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情况,如果作者不去关心不去体会,哪会有今天文章中知青的形象。

作者是农村出生,熟悉农村生活,熟悉生产队情况,这是在情理之中的。然而他对学校、医院、工厂、边防等方面的生活也一样了然于心,可见作者在动笔之前收集整理素材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作者在全书的构思很为精巧,分85个章节,尽管没有小标题,但上下联系穿插严谨而有序,一丝不乱,庞而不杂。正如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的文馨的评论:——文笔流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构思独特,人物性格鲜明。

纵观此书应该是可读耐读,不失之为颂扬真善美的一部写得不错的长篇小说。

当然此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作者受年龄的限制对文革这一特殊年代的事情缺乏深刻的了解与理解,于是出现了一些在叙事上与史实出入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此书的可信度,减少了文章的说服力。另外可能是成书仓促,还有一些错别字,错用了标点及病句未能纠正过来。不过瑕不掩瑜,不构成读者对此书的否定。

梁邦华先生还很年轻,他止少还有近三十年的创作时间,他定会有可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现已听说他正在着手写下一部长篇小说,我们相信他定会更上一层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