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在这条自然灌溉沟的北边共有七、八户人家,后一排东北角上还有一户人家。从西向东数,第一、二、三、四家姓周,是周个老太爷传的老弟兄四个;第五、六家姓钱,是小队会计钱有余两个分家弟兄;第七家姓吴,第八家姓李。后面东北上的户头是烈属王大爷的家,王大爷的独生子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梁忠实土生土长,闭着眼睛都不会摸错了。
田不洼这块地型像是个中国地图,而沟北里的这几家就是地型的鸡头。知青宿舍和仓库正好在鸡颈项上。村庄里有一条河从西边大运河的支流夹沟,顺着村庄的北边延伸把庄子团团的环抱着,然后缓缓地向东流向了东边的夹沟。在知青屋和这条东西灌溉沟的边上,河流结了一个大大的穴--大水塘,要有五亩田那么大,但水不深,最深的地方,大人也就齐脖子。据说有一个过路的地理师看到这块穴地,曾经预言,这儿三十年后将会大发达。夏天里,人们在这儿沐浴,嬉戏。这儿的男、女都会游泳,全部都是在这个河塘里锻炼的。他们学会了以后,再到两边大运河的支流夹沟里去游泳,胆大的还到大运河里去游泳。平时绿水清波,塘边的河柳倒挂在河面上,小船在河塘里荡悠,似有一种王维《桃源行》记:“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的感觉。梁忠实从小到大都爱到河塘边观光,或与知友坐在塘边上聊天,或一个人高高吟诵诗篇。劳累了,一个猛子扎到河心里,洗掉一身的疲惫和臭汗。四九严寒还能和一帮玩皮的娃娃河塘内溜冰,他说他,是在保护比他小的孩子。
从河塘向南向东,田不洼小队的大部分住家聚集在这儿,象个鸡肚子。在河流的东边还有一支“孙家大姓”,大队会计孙必达家就住在这儿。梁忠实家在河西边和他家对河,同是一个小队的人,但是由于隔着一条河,心像似相隔千里。但是这条横穿庄子的河流是田不洼小队,祖祖辈辈人的生命脉搏。庄子西头是“心月庵”,好象是这个地型的鸡脚,他和他母亲一样也笃信宗教,小时候常和他母亲来这儿庵上敬香。
梁忠实眼看着这片范围不小的村庄,而自已又是这个大庄子,二、三百口人的当家人,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因此他更加热爱这块脚下的土地,是这块土地上的水滋养了他的生命,是这块土地上人们热情的厚望,鼓舞了他生活的热情。想起二姐、二姐夫对他的一片苦心,想把他介绍进城当一名工人,他只能让他们失望。他真是离不开这块生他养他的地方。将来有一天,他还想带着这块土地上的人过上富裕的日子哩!
他的脚一跨进社员的家,人们都和他热情地打招呼。周家弟兄四个虽没有文化,但都很热情好客。他们想留他吃晚饭,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其实他最想来的这家姓吴,男主人叫吴用,和梁忠实同庚生,已生了两个小孩,大儿子都五、六岁了。吴用这个名字是《水浒传》上“梁山好汉”中军师的名字,当初他读师熟时,杨喜生先生看他人小鬼精灵似地,就把他的小名”小鱼子“改成了吴用。他父亲穷了一辈子,想让这个儿子将来年年有余,就随口叫了“小鱼子”这个奶名。小鱼子的确比鱼还要精,十多岁时不爱读书,就爱到小河小沟摸鱼,掏螃蟹。他说书上没有好吃的,摸到鱼还能回家美美的吃上一顿。当初杨喜生先生给他起名字时是这样想的:“他姓吴,如果叫吴鱼〈无余〉的话,不吉利。这孩子虽说对念书不感兴趣,但什么点子都有,不如叫他“吴用”呢。他父亲听了,说这名字起的好,吴用适合他这个孩子特征。在读书上面无用,但日后求个生活可能要派大用了。
吴用父母都在,且年岁已高,只能算半劳力。他妻子是个老病鬼,常年缺勤,工分自然拿不过人。又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最近老朝诊所跑。真是吴用神气,平时在队里挣工分,一有时间就捞鱼摸虾和人家换米、油等。尽管如此,他家的日子过的还是赶不上人,年年超支。梁忠实早想来他家看看了,想力所能及的帮他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当梁忠实跨进吴用几间土坯房子院门时,吴用今天神色不对的,估意闪进了他父母的屋头,嘴里喊着:“妈,妈,您的头怎么了。她母亲头上扎着三角手巾,直哼哼。”她老婆见队长来了,顺手把房门带起来,手里抱着小儿子朝梁忠实面前走来说:“我家小宝宝得了小儿肺炎,去诊所几回了不见好转。俺娘最近老喊头疼,也没钱去看病。唉,这日子怎么过哦!”形似有点哭声。梁忠实最同情患难的人,他对吴用妻子说:“你们先到诊所去看,没有钱把帐记到我的头上。”
正说着:后头一户烈属王大爷拄着拐杖找队长来了。王大爷说:“梁队长,听说上面给我们军属过年的慰问钱粮到各队了。我们生产队还没发给我们呢?”此时忠梅急急忙忙来找哥哥,说大队孙会计叫他到他家去领军属过年的慰问钱粮。王大爷一听,高兴地说:“梁队长,对不起啊,麻烦你了。”梁忠实说:“不麻烦,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接着他又说:“明天我有时间到您家看看,看屋子漏不漏,马上过年了,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队干部解决的事情。”王大爷连声说:“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