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书波
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上蔡县,是古蔡国都城所在地,是秦相李斯的故里,是海内外蔡氏祖地,是重阳文化的发祥地。
上蔡县委、县政府多年来,以宣传、弘扬重阳文化为载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全县大兴尊老敬老孝老之风。该县以构建和谐社会、幸福民生为目标,在全县各乡镇、街道相继建成了26所高标准敬老院,五保老人供养标准逐年都有新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超过60%的目标。
有一种事业,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一丝一缕地送到每一个贫瘠、荒芜的地方;有一种人,能把各级领导的关怀,一分一毫地传到每一颗备受煎熬的人心里。这种事业就是敬老院的工作,这种人就是扎根敬老院常年坚守的人。
在上蔡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敬老院和默默奉献的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长戚郎,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他几十年如一日,用孝敬父母一样的孝心关爱五保老人,用夫妻一般的感情温暖五保老人,情牵敬老院,爱洒敬老院,奉献敬老院,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敬老爱老乐章。杨集镇敬老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办敬老院的一面旗帜。
——题记
地处河南省上蔡、商水、项城三县两市交界处,有一个享有“中州名镇”之誉的杨集镇。在杨集镇紧邻镇初中的西北面,有一处最华丽最引人瞩目的院落,院内亭台楼阁,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老人们在这里休闲、健身、聊天、娱乐,悠然自得,其乐融融。
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模范敬老院——上蔡县杨集镇敬老院。在这景色宜人、繁花似锦、温暖如家的敬老院背后,却凝聚着院长戚郎20多年来,为敬老院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辛酸与苦辣。
临危受命当院长,敢叫院貌换新颜
20世纪80年代,虽然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但穷则思变的杨集人,积极响应党的富民号召,走向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绝大多数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当时,担任杨集镇小戚村党支部书记的戚郎,率先带领全村群众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致富,全村占半数以上的农户都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许多家庭银行存款超过10万元。小戚村户户淘金致富的成就,令四邻八村的群众为之羡慕,戚郎也成了当地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杨集镇是当时驻马店地区最早办起敬老院的乡镇之一。初期,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院领导班子曾三年换了四茬,越办越令镇党委政府领导越忧心,让五保老人们寒心。
1989年12月,刚过而立之年的戚郎,被镇党委政府看中,调到镇敬老院任院长,肩负着敬老院建设与发展的重任。
戚郎要接镇敬老院这个烂摊子的消息一传出,在杨集镇犹如引发了一场强地震,许多人不理解、不支持。
好心的人担忧说:“戚郎真傻,他能带好小戚村,未必能干好敬老院,出啥风头……”
还有人说:“向钱看,比着赚,这个戚郎真傻蛋。眼下谁不是瞅着市场图发展,唯有他咋能眼珠子盯上了敬老院!”
妻子知道后,一直吵闹着不同意。亲戚朋友也上门劝说。可戚郎的秉性就是认准的道儿照直走,宁碰南墙不回头。他反过来劝妻子李秀说:“尊老敬老是做人的本份。俗话说,家有老人,遍地金银。敬老院那么多五保老人,那么大个家,该有多少金和银呀。咱给五保老人当孝子,比挣金山银山都值得!”
1989年12月的一天清晨,村庄、田野被大雾笼罩着,西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吹到脸颊上火辣辣的疼。天刚蒙蒙亮,戚郎拉着一辆装满小床、被褥和日用品的架子车到敬老院就去上任了。一路上,他的耳边还不时回荡着妻子李秀埋怨的骂声:“你去跟你那满院‘爹娘’过日子去吧!犟驴,不听劝硬走,今后就别回这个家!”
走进敬老院的大门,戚郎心中顿觉直冒凉气。创办了三年的敬老院仅剩下9位老人,房屋简陋,室内烟熏火燎,各人自立锅灶,围墙残垣断壁;院内杂草丛生,没有自来水,没有洗澡间,也没有医务室,甚至连像样的厕所都没有;院办福利厂除8台老掉牙的手套机、14台早已淘汰的织布机和一堆滞销的产品外,便是近30万元的外欠账。
面对这么个烂摊子,怎么办?
看着老人们用期盼的眼光望着自己,希望他这位新上任的院长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宁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时,戚郎的内心很不平静,常常为了敬老院的建设与发展而夜不能寐。
镇党委、政府领导来敬老院看望他,给他带来了信任和力量。
县民政局局长从40公里外的县城赶来为他鼓劲:“戚郎,有党组织支持你,有镇政府为你当靠山,只要你走活这盘棋,我们到时候为你庆功!”
上任的头两个月,他快刀斩乱麻地干了几件事:一是组建了院领导机构,从全镇选拔,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只讲奉献,不图回报。几位退下来的老党员甘心同戚郎套在一辆车上当“黄牛”。二是同本院的五保老人和回村的五保老人谈心拉家常,分析存在问题,倾听办院意见,制定新的办院策略。三是到外地学习成功的办院经验。他啃干粮,吃方便面,喝白开水,取到了真经。四是制定了“一年恢复,两年发展,三年大变样”的办院规划。他上任仅短短的两个多月,敬老院的面貌就有了明显的改观。老人们逢人便激动地说:“感谢领导给俺们选了个好院长呀!俺们有盼头了。”
增强造血功能,发展院办经济
为了筹措办院经费,改善敬老院的条件,提高院民生活水平,戚郎决定“以院办厂,以厂养院”,办起了院办企业。他一不等,二不靠,说干就干,背着妻子从家中拿走一万元钱作铺底资金,开始了他艰难坎坷的办厂之路。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仍不能入睡,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反复思考着如何办厂。他轻轻的脚步声,惊动了院内的老鼠在草丛中窜动。这时,他的大脑灵机一动,心中想到:如今农村鼠害严重,灭绝鼠害势在必行,做灭鼠药在广大农村肯定会有市场。生产老鼠药不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吗!
看准了市场,选准了项目,戚郎就满怀希望地去进行市场调查。调查发现市场上的鼠药,多为个体户用剧毒农药配制,对群众的生命安全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他经过多方打听,得知邻乡的一位博士朱德民先生,是化学专家,在青岛化工学院任教授。
近日,朱德民先生正好回家探亲。戚郎知道后就蹬上自行车,直奔18里外的朱先生家。不料,朱先生已于前一天返回青岛,他又敢紧追到青岛。很遗憾,连去了两趟青岛,都未能见到朱先生。回来的路上,他心里很难受,直想抱头痛哭,他深有感触地说,人要想干点事真难呀!
他决定第三次去青岛拜见朱先生。临走之前,戚郎回到家里跪在老娘的病床前,泪水止不住往下流。82岁的老娘不幸患上了胰腺癌,半年多卧床不起。病魔把她折腾得只剩下一副可怜的骨架。他知道“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他更知道不久将要离开人世的老娘,多么需要他这唯一的儿子的守护,哪怕是一点点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可他必须再一次去青岛,办敬老院没有钱就干不成大事,院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应是老人们最实际的生活享受。
他哭着对母亲说:“娘,您老人家有儿子,有媳妇,有孙子,可院民们除了一大把的年纪就什么也没有了。我是党的人,我不能给五保老人开空头支票,我更不能让那些说闲话的人看我的笑话……”
“郎啊!娘不糊涂,你为那些老人谋福谋利,是积德行善呀。好心人总会有好报,干好事、做善事不容易,你就放心地去吧!”通情达理的老人理解自己的儿子。他给娘磕了三个响头,又踏上了三上青岛的旅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博士夫妇为这个上蔡老乡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暂停了手中的试验项目,放下出国前的准备工作,为戚郎精心设计出了最新配方和最佳效果的鼠药生产工艺。
戚郎永远都忘不了1990年农历闰五月的二十日。那天,当他风尘仆仆从青岛返回家时,仅仅听到昏迷中的老娘唤了一声:“郎……”当天下午,老娘便撒手人寰。
1990年7月,高效、低廉、方便的“地网”牌新型灭鼠药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产品供不应求,被20多个县区爱卫会列为灭鼠首选药品。当年就创利润7万多元,基本实现了一年恢复的目标。
1993年,戚郎通过多方筹资,累计投资已达50多万元,为敬老院建起一座三层36间的老人公寓,安装了空调和电视机,购置了衣柜和席梦思床垫,进一步提升了院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开设了宾馆、舞厅,搞起了酒家、浴池,兴办起毛笔制作、铁锅组装、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厂等。杨集敬老院“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在老人们身上得到了实现,整个敬老院面貌焕然一新。
1995年,杨集敬老院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老人住房已达124间,固定资产总值165万元,35位院民年人均零花钱超千元,基本实现了庭院园林化、食宿宾馆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科学化。对院里的老人实现了定期发放生活用品、定期改善生活、定期体检身体、定期洗热水澡、定期观光旅游、定期开民主生活会,并实行院民自治,由院民代表直接参与敬老院的管理。
1995年4月,戚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到北京光荣出席了表彰大会。
1996年8月,全省民政工作现场会在杨集镇敬老院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民政局长和省厅领导参观了院容院貌,并观看了五保老人艺术团自编自演的节目。戚郎率先探索出的“以院办厂、以厂补院”新途径,解决了全省乡镇敬老院单靠统筹资金而难以维持的一大难题,被人们称为“杨集模式”。因此。杨集镇敬老院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模范敬老院”。
提供亲情服务,铸造人间大爱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一直是戚郎的办院宗旨。他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院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与院民交朋友,为院民排忧解难,一直是戚郎的工作准则。几十年来,他不仅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为了让老人们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颐养天年,过上与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戚郎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老人身上。每天一上班就开始忙活起来,打扫院落卫生,巡视老人房间,帮助整理床铺,跟他们聊天,了解老人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遇到老人生病时,他就守在床边,喂药喂饭。
五保老人李毛孩,在敬老院生活已22年了,他笑着对我们说:“在敬老院天天过得舒心愉快,有吃有喝还有玩,村里人都很羡慕。”其实,老人家心里明白,自己能过得这么幸福,最感谢的人是戚郎。
86岁的邝娟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戚郎每次急匆匆从外地回来,总是顾不上洗脸就直奔老人的房间问寒问暖,他经常为老人洗脚、梳头、端屎端尿,耐心细致。91岁那年,邝娟老人临终前说:“我这辈子没儿没女,在敬老院,郎待我比亲儿还亲呀……”
1993年12月的一天,82岁的付保善老人殡葬的时候,戚郎和全院的老人都参加了付保善老人的追悼会。灵车前两班唢呐开路,灵车后全院老人乘四辆四轮车送行。墓地围观者达数千人,连邻县商水、项城的群众也闻讯赶来观看。
人们纷纷议论:“看人家杨集敬老院,五保老人死了,比有儿有女的还排场呢。”
17年间,杨集镇敬老院共供养112位五保老人。戚郎先后为73位五保老人操办丧事,其中90岁以上的28人。按照敬老院不成文的规定,敬老院老人们都要为本院去世的老人行鞠躬礼,而戚郎却要下跪磕上三个头,用他自己的话说:“老人活着的时候把小郎当儿子,老人驾鹤西归啦,不磕三个头,我心里过意不去呀。”
五保老人由于过去长期经历各种不幸,性情孤僻是他们的普遍特点。入住敬老院后,生活环境改善了,促使老人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追求。为了能使老人们老有所乐,生活充实,戚郎先后促成4对老人喜结良缘。
72岁的杨毛和76岁的常玉梅自愿结合,可他们双方的亲戚都极力反对。对此,戚郎多次往返他们的亲戚家做工作,宣传《婚姻法》,致使双方亲戚心悦诚服。在举行隆重的婚礼之后,戚郎和院民将他们二人抬上四轮拖拉机,在唢呐声中,一对新人披红戴花转了杨集镇的几条街。戚郎说:“五保老人在社会上同样享有爱的权利。我就是要让全社会看看,敬老院的院民喜逢盛世多风光,让那些不孝顺的儿女想想自己品品味,他们老了该咋办。”
五保老人刘长庆是河北邯郸人,曾是冯玉祥将军的部下,1990年因孤身一人被戚郎接到院里供养。老人虽已年过八旬,因生活无后顾之忧,饭后总爱舞刀打拳。戚郎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去郑州办完事后专门为老人购买了健身的刀剑等器械,并由刘长庆担任教练,组成了老年健身队。刘长庆和他的健身队,从杨集舞到省城郑州和首都北京。
2000年大年三十,刘长庆老人突然腹部剧痛。正在和老人们联欢熬岁的戚郎,立即开车送他到80里外的项城县人民医院医治。病愈出院后,老人逢人就说:“是小郎又给我捡回了一条命呀。”
1996年8月,戚郎参加全国总工会组织劳模外出旅游回来后,他想,何不让老人们出去旅游观光,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戚郎的这一想法先后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赞同,就定在国庆节期间,先游览首都北京。
1996年9月27日上午,县委书记、县长都赶到敬老院,为42位身着统一制服、佩带大红绶带的五保老人送行。在北京,老人们不仅表演了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他们还把抬花轿、扭秧歌、舞刀、拳术等节目演到了天安门广场。
后来,戚郎还带领老人们先后到西安、洛阳、开封等地旅游。这是一般老百姓连想也不敢想的舒心事。
2012年,由戚郎出任总经理的“杨集镇敬老院社会福利实业公司”供养113人,其中,供养五保老人99位,社会托老服务4人。20年来他共为94位五保老人驾鹤送行。杨集镇敬老院拥有集科研育种、种植、养殖、林果、造林为一体的耕地140亩,房屋240间,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600万元,年纯利收入达100多万元。在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税费逐年减免的前几年,戚郎全额供养五保老人的衣、食、住、养、医和日常用品配发,没有向农民提留一分钱。这在全国尚属首家。
在院内采访时,我们遇到的老人一提起戚郎,没有一个不夸他、赞他的,都说如果没有他的付出,没有一颗真心实意善待老人的心,就没有敬老院的今天,也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他才是老人心中的贴心人。碰到这么好的院长真是他们的福气。
采访结束时,戚郎对我们说:“我的一切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是政府的福利事业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前面的路还很长,只要有老人需要我,我将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这朴实无华的语言,正是对他几十年来在敬老院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工作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