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懂事以来,每次临近春节,都早早地牵动着那颗忐忑的对过年神圣又敬畏的心。在我们年幼无知时,过年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只关心裁缝何时上门做新衣服。稍微懂事以后,看见回来过年的父亲满脸愁容地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瞅着生产队的超支清单,一分一毫地计划着过年的开支时,我第一次感受到过年竟然是大人们的一大考题。很快,改革开放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犹如小学课文上描述的一样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虽然物资丰富了,当年的小屁孩也已经做了父亲母亲甚至爷爷奶奶了,可是,似乎依旧难得看见人们过年应有的开怀和满足的笑容。究其原因,我想也许是岁月和世道每年都在随机变换新的考题。
一、 年关
据说古时有一种凶猛怪兽叫“年”,它的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甚至吃人,让人谈“年”色变。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残害百姓。算准了“年”肆虐的周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再把牲口畜禽全部拴牢,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凶吉未卜,于是全家老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所以也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祭祖的习惯。
中国百姓想象力历来特别丰富,古时已经知道用“怪兽”来形容当今不尽人意、变幻无常和无法控制的经济状况。
纵观历史,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每个年都是一个关,每个年关都是考验家长们的一道道难题。经历过计划经济的人们,大家都苦与乐自知心照不宣,我只想提醒您,现实不相信廉价的眼泪。而市场经济后大家物质丰富了,逢年过节,澳洲龙虾、飞天茅台都舍得搬上家庭餐桌,春节期间村前屋后停满五花八门小轿车……然而,今年回家过年的那一张张洋溢着的笑脸仿佛被格式化了,大家只是礼貌地和村邻招呼着,却尽量回避闲聊,这难道是新型幸福好日子的标配?
通过网络大家都知道,同样这群人的前几天,为了回家,为了早一刻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父母妻儿,还冒着雨雪和堵车艰难前行,或者滞留火车站在焦急中煎熬。家是他们的港湾,家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家是他们灵魂的归宿。他们在最得意的时刻和最困苦的时候,都需要这个家。可是,车贷、房贷、羞于出口的薪水、难以为继的订单……犹如病魔附体根本无法摆脱,格式化的笑,是给父母妻儿安慰,回避闲聊,是给街坊邻居必备的自尊防线。我理解他们的不容易,尤其在这大过年的,全家团聚老少平安,年关交卷成绩如何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属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背井离乡外出创业子弟们的年关,夹带着几分辛酸凄楚还有更多的无奈。年关,既是他们辛勤劳作一整年的交卷期限,也是一家子人嗷嗷待哺守候了一整年的期望。幸好,年年的春联都在“辞旧迎新”都有“鸿运飞来”,“明天会更好”早已经成了大家心中的一根支柱。所幸,每个年关,我们都能用朴素的平常心态宽慰和鼓舞自己坦然度过。
二、 除夕祭祀
南方农村的除夕,并非全家团圆吃吃喝喝过大年那么简单。首先除夕是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既然是传统节日,就必须有祭祀。除夕的重要祭祀活动就在年夜饭前祭祖,先祭天地祖宗,完毕,自己才能吃团年饭,这是规矩,和基督教徒用餐前必须祈祷耶稣一样重要。
祭祀贡品可能因地而异,我们赣中地区乡俗的贡品包括:肉、鸡、鱼,谓之三牲,另外一碗米饭、一壶水酒。在我印象中,肉一块、全鸡去毛去内脏,一同放入锅里煮成半熟,捞出备用。鱼则是鲜活的小红鲤鱼。热气腾腾的新鲜白米饭,用一只饭碗装满,再倒扣在另外一只饭碗里,显得格外饱满丰盛、晶莹剔透。鸡要摆成嘴巴上翘状,用红纸剪成寸许须状插在鸡嘴显示喜庆。尤其显眼的是,用古色古香的浑身黝黑的锡壶装着的,是自酿的糯米酒。现在这种古董锡壶已经不多见了,看着这古朴的酒壶,就知道它似乎装的不仅仅是水酒,还有很多神秘故事。
贡品整齐摆在红色木托盘里,端放在大厅上席柜中央位置,静待厨房里一切菜肴材料全部备妥,便通知时辰已到开始祭祖。
香烛点燃,丰盛的贡品在两侧袅袅香烟和微微飘忽的红烛光映衬下,场景甚是肃穆。往年祭祀都是家里长者主持。祭祀开始了,长者神态肃穆地端起贡品,庄重地弯腰祭祀,引领一家老小全神贯注的向神位鞠躬,祈求新年全家风调雨顺、平安和顺。大家动作规范,每个动作都行云流水,毕竟数十年对神明的敬仰,所有动作均早已娴熟于心。
家里祭祀完成后还要去村里宗祠,依祭祀顺序重复来一遍,宗祠里供奉的是本姓氏列祖列宗,同样不可怠慢。
有首台湾歌曲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酒干倘卖无》也许正是人们祭祀天地祖宗的最好诠释。没有天地哪有我们祖先,没有祖先哪有我们今天?老百姓所有祭祀活动,起码可以让我们的后人明白对神明的敬畏,对祖先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恩。要知道,之所以我们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战胜,是因为先祖留给了我们坚忍不拔的基因。我相信,我们的祖先和他们的传承下来的文化,并不会因为你用苹果或华为手机最最新版而改变。
尽管现在一切都现代化了,尽管曾经破四旧被定性为封建迷信,但是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一经传承就永远不会丢失。也许你和普通老百姓讲国策大道理他们不懂,但是如果你和他讲民风民俗、道德伦理他们一定有头头是道。因为普通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传统地方文明守护者和传承者。
祭祀之际,鞭炮齐鸣,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电光四射、硝烟弥漫,加上姹紫嫣红的烟花,整个场景蔚为壮观美丽又庄重;孩子们躲在大人背后,一边捂住耳朵,一边却陶醉般盯着绚丽多彩天女散花般的天空欢呼雀跃。
漫天烟花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绽放,起初是自家的、后来是邻居的还是邻村的已经根本分不清了。天地间像在演奏一曲彩色配景的美妙壮观的立体声全景交响乐;此刻,整个大地都笼罩在辞旧迎新的除夕年夜饭序幕中了。
三、拜年
拜年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是春节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是为长者拜贺新年,要下跪叩头施礼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已经废除了这些繁文缛节,并不断增添新的科技内容和形式。
其实在春节前,各种官方和社会活动都以“提前拜年”的方式在互动祝愿开始拜年了。时间到了除夕和大年初一,微信拜年成为了主流,把拜年活动推向了高潮。多么美好的祝福词:“金龙献瑞,吉祥平安!”“龙腾盛世,福满人间!”“春风万里,迎祥纳福;龙腾虎跃,宏图大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华丽的辞藻太多太丰富。除夕和大年初一,我几乎整天在发拜年信和看拜年信。看亲友发来的拜年贺词,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也受益匪浅,起码胜读半年书。
但是乡俗的亲属亲戚间真正的拜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的。俗话说:初一儿,初二郎。意思是初一是儿子给父母拜年,初二是女婿给老丈拜年。正月初三之后是走亲戚拜年,一般按亲疏顺序安排走访,亲戚多的,元宵节后还在拜年。在乡下,春节期间到处都是拜年的队伍,一片喜气、热闹非常不在话下。
在我们村子,除了给父母拜年,兄弟互拜年,初一这天每家还要组织去全村各家逐户拜年,表达祝愿,交流感情,煞是亲切和热闹。兄弟姑嫂之间或者邻里之间平时有什么矛盾过节,大年初一拜年时的一声吉利贺年祝词,将所有恩怨顿时全部化解。我真心佩服我们老祖宗定下的这个拜年的规矩习俗,先人先知,让吾辈五体投地。
有人总担心,我们当今社会没有人情味,诚信面临危机边缘。社会矛盾本来时刻存在,但是社会也在矛盾中自我化解并推动社会发展。可是为什么我们要超凡脱俗自命清高、甚至双标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拜年时,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诚恳的笑靥,一杯带着体温的水酒就可以最低代价化解平日的误会和矛盾,这就是祖宗的沟通智慧。乡俗风情,在有些人口中片面归纳成封建落后去移风易俗,要知道,阳光正气的风俗习惯和数字科技的进步并不矛盾。
也许您会觉得,美丽的语言在特定的环境中说出来有虚情假意的嫌疑。但是,在春节拜年这个美妙时刻,当有人在你面前拱手拜贺:“祝你新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此时此刻,你听到后还会这么想吗?!
2024-2-11(正月初二)夜,于江西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