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缘
白建民
美丽的传说和闻名中外的兵马俑、华清池、兵谏亭等名胜古迹,成了那些未来过临潼的人们梦寐以求的憧憬。河南许昌二表妹一家,就对临潼情有独钟。
二表妹比我小五岁。在二表妹三岁时,三妗子因病去世。三舅领着一个表姐两个表妹来到临潼,想让母亲看管一个,最后二表妹二妮留了下来。舅舅走时,二妮没哭也没闹,特别听话。到了上学年龄,父亲给二妮报了名,和我们兄弟仨都在本村学校上学。有兄弟仨作伴,二妮上学从不逃学,学习成绩也是班里的佼佼者。
完小上完,舅舅把二妮接了回去。走那天二妮恋恋不舍,并再三回头说:“姑妈、姑父、哥哥弟弟你们都回去吧,我以后会常来临潼看你们的。”
表妹走后,我们全家都觉得空荡了许多。表妹的聪慧,在我记忆中尤为深刻。有一次,我正在看一本散文集,二妮十分好奇,便缠着我,让我也给她拿一本书看。我不耐烦地起身,在床头的箱子里顺手取了一本王老九的诗歌册子,给了她。几天后,她把书还给了我,要求再换一本,并骄傲地说:“建哥,我把王老九的诗一口气看了两遍,有些诗歌我都背过了。”听了二妮的话,我十分好奇,当时就让她背了几首,果然朗朗上口。我赞扬地又给她拿了一本《唐诗三百首》······
时光荏苒,大概是一九八三年,二妮出嫁结婚。婚后第三年,二妮来信说,她和丈夫文锋农历六月初要来临潼:一来是看望母亲,二来是想赶个骊山庙会。自从二妮回到河南以后,隔几年都来临潼看望母亲,也顺便看看临潼日新月异的变化。
表妹这次来,是另有其原因的:那就是村里和表妹同时结婚的姑娘,人家不到一两年个个都怀孕生产了,唯独她结婚快三年了,肚里还没一点动静。去医院看了几回,也没啥问题,但是怀不上,为此两口子整日忧心。(表妹有了儿子后才知道这问题是出在丈夫身上,而表妹夫也一直背着表妹在吃药。)无奈中,表妹忽然想起在临潼上学期间,曾随姑妈上了一次庙会,又称“单子会”。大人们常说老母殿不孕求子十分应验,当时因年龄小也不知大人说的是啥意思,现在一想恍然大悟。表妹夫不相信迷信,但表妹心意已决,最后表妹夫也爽快地依了表妹。其实表妹夫早都仰慕临潼的名胜,也想去临潼一游。他嘴上说反对,可心里巴不得马上去临潼。庙会前两天,表妹和表妹夫就坐上了去西安的火车。一下火车,表妹夫和表妹就乘上去兵马俑的中巴。目睹了气势宏大的兵马俑后,返回时又游览了八大奇迹馆、华清池······庙会前一天,母亲给表妹和表妹夫准备好了单子和干粮,还特意叮咛表妹登山求子一定要心诚,容不得半点轻率······
表妹回河南后不久就怀孕了,表妹夫心里明白,知道自己病已痊愈,而表妹则始终相信诚则灵的因果,要不然这庙会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而且游人如织?
第二年,表妹生了个大胖小子,起名葛临。快到六月时,表妹对表妹夫说她要带着葛临给骊山老母还愿,表妹夫当即说了实话,但表妹说她承诺的事,她一定要兑现。这以后三年,每到农历六月,表妹都要来临潼一次,一来还愿,二来观光临潼。到了第四年六月的一天,儿子葛临突然出乎意料地问表妹:“妈妈,咱啥时去临潼?”表妹只得搪塞说再过两年。
在河南,葛临从幼儿园到到小学,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表妹和表妹夫再怎么抓紧,还是不见起色,就寻思另转一个学校,但考虑后很难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也就打算顺其自然。表妹常来临潼,曾耳闻临潼华清中学教学质量上乘,是学生理想的选择。为了儿子的前程,学校离许昌虽远,可有临潼姑妈这门亲戚的便利,也就不足为虑,最后关键的是要看葛临愿不愿意去临潼。到了晚上,表妹向葛临说明了她和表妹夫的意思,葛临听后不但不拒绝,还说他早都想去临潼了。
还别说,葛临转学到华中后,不知是临潼人杰地灵的熏陶还是临潼书香魅力的促使,葛临像重新变了个人一样,勤奋而思维敏捷,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和小学时截然两样。
来到临潼,葛临如鱼得水,考大学榜上有名。毕业后,他很快就职于西安一家大公司,打拼几年后,他在临潼买了房,并与在华中上学时谈的一位临潼女友结了婚,打算定居临潼。
葛临在买房和结婚前,曾携妻子来渭北看望过我这个“表叔”(我父母已于前四五年先后去世了)。那次来,葛临一再庆幸说,他同母亲和临潼有不解之缘,他在临潼买房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还津津乐道地说起他心目中的临潼是如何的环境宜人、风景秀丽、充满诗意,是个能激发人灵感、造就人才之城。
是的,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使大美临潼更加妖娆多姿、充满魅力。它古老而神秘、像磁铁似的吸引着中外游客,使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它以秦腔的豪放和包含诗意的人文情怀、优雅地屹立于骊山北麓,与近在咫尺的西安古城千年守望,是座得天独厚的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