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贵平的头像

王贵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9/21
分享

古镇冮口赋

古镇江口,源远流长。据《荆州府志》所载:公元三世纪之前,沮漳河之分流曾注于此地入长江(时称沱江),故得名江口。“古刹临江口,空潭落照斜”,三佛寺之景也;“举酒邀三老,攻诗累百年”,乃“烧春酒”、“谦泰吉”之盛况也。又有东岳庙、水巷子、杨树林、九连桥、回民街、牛场口诸地,自古江口之名,扬于神州大地。清代设江口塘、江口巡检司,民国置区署与镇公所。新中国成立,设县辖之镇,至2000年,撤镇并入枝江马家店街办,易名江口社区。世代江口之人,繁衍生息于此,情深意厚,绵延数辈。

古镇江口,自古繁荣,为长江沿岸之名商旅小镇。昔日江口,舟楫之便,西接宜昌而通蜀地,东达荆州府而下洞庭。各地商帮,开设店铺,鳞次栉比;周边四十八场集,皆于此进出货物。江口之地,店铺林立,商人云集,来自四方。二十世纪之初,酒店茶楼、旅馆钱庄、织布、酿酒等商品贸易与手工业,颇为发达。江口凭长江之黄金水道,开辟码头,成为“上通川蜀,下联潇湘”之物资集散地。“镇滨江而路通川蜀,商旅络绎”,人誉之“小汉口”。江边常有数百船只停靠,白日人声鼎沸于市,夜晚灯火通明于镇。汽笛与呼声交织,渔歌互唱,可见江口之繁荣景象矣。古镇江口,因水而筑城,亦因水而扬名。昔日码头漕运,实为此镇发展之巨擘,亦积聚深厚之历史文化。漕运之便,启江口对外之门户,遂成商贾云集、人口络绎之繁荣盛景。棉花、土布、粮食三大主业,引领金融、酿酒等诸业并进。清末之时,粮行米业多达八十有余,花行亦三十余家,土布庄、钱庄、当铺等生意兴隆,花行年贸易量高达八万余担。江边日夜三班,踩花包之号子声不绝,沿街花包满布,白茫一片。大江之上,渔船成群,集镇之内,鲜鱼虾遍地。清末民初,江口居民已逾一万五千人。商贾文化、商帮文化、水运文化、码头文化,诸文化融合,历经洗礼,不断兴盛完善。

古镇江口,祥云缭绕其间。此地书院、寺庙、古桥、商号,诸多文化遗迹荟萃。枝江首刹,江口弥陀寺,肇建于唐,殿堂楼阁及僧舍凡九十九间,规模宏壮,僧侣百余人常居其中,实为唐宋以来鄂西之名刹也。寺内八景:金盆养月、五蝠园门、步步高升、梅花古井、雄风独立、青蛙夜琴、天鹅抱蛋、太极掩映,遐迩闻名,吸引官宦、文人、过客无数。昌明大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汉阳归元寺方丈,亦于此寺出家。江口之地,除弥陀寺外,尚有三佛寺、东山寺、清真寺等多座寺院,及后天主教、基督教亦相继传入。文革之时,诸多建筑毁于一旦,而三佛寺独得幸免。三佛寺,始建于明末清初,岁在戊辰,即公元一六二八年。初因供奉三仙娘娘,故名“三仙庵”。至崇祯六年(1633年),寺内增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遂易名“三佛寺”。“寺得天地之厚泽,据地利之要津”,故历史上文人雅士、迁客骚人题咏甚多,享有荆楚名刹之美誉。自弥陀寺至三佛寺,传教之香火绵延不绝。千年古镇,祥云相伴,江口之地,自古即为福音所钟。

古镇江口,素重教化。昔有私塾、家塾及国民小学堂之设,及至新中国立,则有江口一小、江口二小及江口中学(即枝江三中)之兴,而枝江三中尤负盛名。此校始于一九五六年秋,创于江口福善堂之旧址,一九六零年秋,乃迁于江口弥陀寺。自其创办,至二零一七年教育改革并入枝江二中,凡历六十二载春秋。一九五九年春,国家领导人宋庆龄、邓颕超曾为该校题词,以此激励师生。受其鼓舞,教书育人之绩斐然。首任校长刘才雄于一九五九年底作为代表赴京观光,马名禹老师亦于一九六零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并有幸受毛主席接见。至一九九九年,“两弹”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题写了“业精于勤”之四字诤言,以勉学子。枝江三中创立六十二载,乃负重前行、团结奋进、硕果累累、振奋人心之岁月。其间,五百余名教职员工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圆万余学子求学之梦。自此校门出之莘莘学子,颇多成为行业之翘楚、国家之栋梁,以才智、汗水报效人民,建设祖国。往昔已矣,未来可期,虽枝江三中已并入枝江二中,然其优良学风仍得以延续发扬。

古镇江口,民风淳厚。其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近者悦而远者来,皆以心交,以礼相接。江口虽小,然人烟辏集,汉回两族,共处和谐。民心合一,共筑小镇之繁荣。其间有先进典型“沿江旅社”,曾为枝江乃至宜昌服务行业之翘楚,徐洪兰、田光淑诸人,皆其代表人物也。又有老中医晏子为、杨教士,名厨朱世明,书法家胡云峰,木雕艺人曹绪刚,戏剧名角胡兆兰、来永智、曹圣兰、黄和平、来泽卿、胡建淑等人,皆为一时之俊杰。昔有汉剧、荆河剧,以票会友,共赏艺术之美;后有汉剧团、楚剧团接力唱戏,传承文化之精髓。古镇江口,人文荟萃,实乃一方之宝地也。一九六四年七月,全国著名戏曲家、湖北省汉剧团团长陈伯华女士,乘江峡号客轮,专程莅临江口。彼为江口汉剧团捧场指导,并于江口镇大礼堂献演其代表作《拾玉琢》,共演汉剧折子戏多场。又于曹圣兰家中共进晚餐,合影留念。时日,解放路、三角点、大礼堂等处,小镇中心,热闹非凡。李家巷、费家巷、张家巷等十六条小巷,每条小巷,皆蕴藏时光深处之万种风情。江口烈士塔、江口“船业社”、江口张家大桥,以及江口之老街、老屋、老石桥等,无一不彰显时代之烙印,传承千年小镇之风采。

古镇江口,乃枝江人珍藏本土美食之初忆也。肉糕、鱼糕、肉丸子,河鲜、卤菜、泡菜、家常菜,其味如古镇之老屋,历久弥香。招牌佳肴鱼头炖霉豆渣,鲜美可口,人皆爱之。泡大蒜、泡萝卜,主妇之最爱矣。张兴发餐馆,声名远播。名厨朱世明,厨艺精湛,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国宴献技,备受赞誉。驻足江口,品鱼头炖霉豆渣,酌小酒,剥姜蒜,一辣一凉,相得益彰,回味无穷。古镇虽老,而老街美食,其味犹存,平淡而隽永,令人留恋不已。

江口古镇,往昔艰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然因区域经济中心之变迁,长江水道之淤积,一时之间,古镇沉寂,风光不再。枝江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规划宏远,劳心劳力,倾尽资源,力图重振古镇之雄风。乃加大招商引资之力度,精心筹划,科学布局,又融入文化之精髓,以期古镇之重建早日启动。此乃百姓所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善莫大焉。江者,天地之造化,物之大端也!得水者,逢凶化吉,皆天命之吉祥。

岁月悠悠,今之江口,变迁甚矣,昔日之颜,难觅其踪。然尔若至江口,漫步其间,昂首观天,俯视江水东流,则江口之期待与守候,皆可了然于胸。新之江口,逢天时,占地利,得人和,众望所归,终将成真矣。

古镇江口,吉祥绵长,幸福久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