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有训的头像

于有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1
分享

 一滴寒露送秋凉

“寒露悄然至,几度秋意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寒露交节在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也就是说寒露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上的露水更冷,都快要凝结成白霜了。

寒露的到来,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着寒冷过渡。

我国古代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天气渐寒,最后一批鸿雁排成队列集体南迁;雀鸟匿迹,古人认为它们是“躲”到水中,变成纹路相似的蛤蜊;季秋之月,百花渐渐收了颜色,菊花却普遍盛放。从此时起,我们正式踏入深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寒露节气也与诗词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池上》云:“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池上的景象,表达了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揭示了寒露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凉爽到寒冷的开始。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道:“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门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夏冬色苍苍。”这首寒露诗以其大气磅礴、悲壮雄浑的气势,描写了寒露时节景物的独特之美。唐代诗人李郢《早发》曰:“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这首五律诗描写了寒露时节羁旅他乡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游子孤冷寒寂的心情和浓浓的乡思。

每一个节气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特别的习俗活动。寒露时节大多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花糕、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登高赏秋景、吃螃蟹、斗蟋蟀等等。

寒露带走夏的炎热,欣赏秋景成了人们的习俗之一,最常见的也是人们最为惬意的活动就是登高赏菊。寒露过后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农历九月又称为“菊月”。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此时的宜人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所以这时邀约亲朋,登高望远,欣赏秋景,云白、叶红、菊黄,如诗如画,可尽收眼底。慢慢的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就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寒露时节喝菊花茶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于唐朝。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热清风,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说明菊花在古代不仅有赏玩价值,更具有药用价值,所以,寒露时节每天坚持喝菊花茶,既可以温暖滋养身心,又可以润秋燥。

一杯菊花茶还不能尽兴,那就再饮一杯菊花酒吧!喝饮菊花酒也是民间习俗之一。菊花酒古称“长寿酒”,是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其味清凉甜美。由于寒露与重阳节临近,此时正是菊花盛开时节,有的地方在寒露时就有饮菊花酒的民俗。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有诗曰“菊花酿酒可延年,两鬓丝丝绕鹤发”,他认为菊花酒不仅能消除忧虑,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二十四节气中“寒露”的名字最美。清露初寒,草木褪去了血脉喷张的葱茏,收敛着静谧幽远的清香。一如岁月沉香,发酵着深邃的思想。

碧云天,黄花地,大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这是寒露温馨缠绵的诗意“密码”。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秋天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可到公园广场、湖滨河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可参加一些秋游活动,这样既可以欣赏秋天美景愉悦心情,又可以锻炼身体素质磨炼意志。

一滴寒露送秋凉,一声关切暖心房。在这个五彩斑斓的深秋,愿我们走在浓浓的秋意中,享受深秋馈赠给我们的美好时光,不负岁月,愿生命总有恒常的温暖、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