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梧桐听雨的头像

梧桐听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1
分享

幽林深处袅村烟

沐浴六月的晨辉,今天我跟随白城市作家协会、洮南市作家协会,迎着一路浓绿走近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去领略新时代蒙古族新农村的新风貌。

作为土生土长的古城人,我第一次走进呼和车力蒙古族乡的土地。一路上透过疾驰的车窗,充盈眼帘的是满眼绿色,那遮天蔽日的树木,虬枝缠绕,任意生长。俨然一列列威武的将士,手挽手肩并肩,形成一道道钢铁城墙守卫家乡。我惊叹这片土地绿色植被面积之大,我们的眼眸已沉醉在葳蕤的绿色里。此刻我的内心油然而生的是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对这一片片茂密树林的赞美,是它们抵御了风沙,防止了土壤沙化。“一帘柳翠绕庭扬,半亩牡丹秀蒙乡”。在这沃野田庄中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烟火人间里看到了浓郁的生态绿色,让紧绷、躁动、焦浮的情绪得到缓解,与我而言好久未曾有过的宁静,未曾有过的淡然,未曾有过的返璞归真!

车子在村村通的油板路上继续行驶着,穿过一座座规划整齐的小村庄,拐了几处弯道,车速渐渐慢了,驶进呼和车力蒙古族乡政府。我们下了车,这是一排有十几间的砖瓦房,是呼和车力蒙古族乡政府办公处。庭院四周是几处宣传牌,衔接环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几个大红字,赫然于上面,让我们感受到车力蒙古族乡政府严肃、认真地工作氛围。

“新时代山乡巨变”走进“呼和车力蒙古族乡”采风活动第一项是召开“新时代山乡巨变座谈会”,会议上白城市作家协会杜波主席传达了中、省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精神,对本次采风活动主题进行深入剖析,号召各位作家执笔新时代,把呼和车力蒙古族乡的发展成果展示出来。

呼和车力蒙古族乡党委书记白英林对古城蒙古族乡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以来这些年发展变化,向白城作协、洮南作协的领导、作家们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呼和车力蒙古族乡位于三北防护林沿线,最近几年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在田垄纵横间实现了村村通,俗话说:“要想福,先修路”村村通方便了村民出行,家庭小轿车达到了三分之二。现在人们出行主要是做客运公司的大面包车,既经济又方便,已经堪比城市里的公交汽车了。然而在二十多年前车力蒙古族乡是一个各个村路坑坑洼洼,每逢下雨更是泥泞不堪。6个村的村民想要去洮南都得去乡里等大客车,非常不方便。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人们靠天吃饭,那些年连年干旱,由于当地土层薄保不住水分,庄稼长势不好,又常遇冰雹、蝗虫等自然灾害,农民的收成很不好,以至于部分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村子里剩下老弱病残的村民,部分孩子自然成了留守儿童。

近年来,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已经褪去旧貌,成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把发展玉米制种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订单模式,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作物,使其成为助农增收的“金色产业”。

在呼和车力蒙古族乡开展脱贫攻坚战役期间,玉米制种产业首先成了车力蒙古族乡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之一。全乡共有7个自然村,其中立业村党支部书记路志江是发展经济的强手,早在2009年由立业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车力蒙古族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他们将部分劳动能力差和外出打工农户手中的土地以每公顷地高于市场价1000元的标准承包过来,进行集中连片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合作社已经成为吉林省唯一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的核心区域。乡政府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全乡7个村落实玉米制种面积2140公顷,带动了贫困户249户,每公顷可增收5000至10000元,年底保证了174户、342人脱贫。曾经外出打工的村民听说玉米制种能够增加收入,也纷纷回到家乡参与玉米制种种植。合作社在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给予优惠,农户可以通过入股分红、效益分成、基地务工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现在拥有100多名成员,玉米制种产业成为全乡经营规模最大、农户参与最多、产值效益最好的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了制种业发展的首次跨越。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制种产业链中,研发处在产业的核心地位。在合作社的基础上,2014年成立康庄大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此走上企业化运营之路。公司已经和一些企业、科研机构联合研发和培育自己的种子和品牌,实现了从单一的玉米制种向“科研育,产加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制种业发展实现了第二次跨越。

国家同时加大了对制种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洮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争取下,国家投入资金用于玉米制种基地建设。2022年,国家又投入资金建设玉米制种烘干线项目,每年9月末至11月中旬制种基地可完成3000公顷玉米制种烘干任务。如今,“党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制种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日渐成熟,在稳定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发挥全乡7个村党支部领办的玉米制种合作社分社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全乡种植户参与种植,持续扩大玉米制种面积。今年,该乡玉米制种面积将达到7.5万亩,种植产值将突破1.75亿元。合作社在去年技术创新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推广“小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技术,今年,将有3万亩玉米制种田采用这项新技术。此项技术将当地历来采用60厘米至65厘米的宽垄种植改为50厘米窄垄种植,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此项技术具有提高积温、控制杂草、保墒、保肥、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早熟、增产等特点,每公顷可增产1000公斤左右,扣除成本后,每公顷可增收4000元。

刚刚,车力蒙古族乡人民政府与长春财经学院签约吉乡农创园项目。双方将以玉米制种产业为重点,携手在车力乡打造“四创平台”。一是打造科创平台。在康庄大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综合楼28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将以玉米制种产业为主体,创建集良种繁育、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研发为主题的科创服务平台,探索粮食增产路径,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二是打造农创平台。购置苗床、恒温发芽箱等设备,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激发科研成果转化潜力,开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打造文创平台。深度挖掘产品内涵,讲好玉米制种产业联农、带农、兴农故事,助力品牌建设。四是打造商创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打造产、供、销全产业链条,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实现高附加值品牌销售。

白书记对玉米制种的介绍引发在座各位作家热烈的掌声,相信在各级党委的关注下、在立业村党支部书记路志江的带动下、在村民的辛勤劳作下,当地玉米制种业一定能够实现新突破,在制种业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好。我们不禁对这个制种合作社创建者们产生深深地敬意,是他们在十几年地探索中为家乡经济发展再增一抹新色。

泉眼碧波舟棹同,天光琼影弄潮生。我们在车力蒙古族乡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了“呼和车力民俗园”。白书记介绍说:“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车力乡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浓郁的民俗文化资源,投资160万元,在立业村建设民俗园1处,项目占地1万平方米,建成民俗特色餐厅、景观小品、民俗特色体验设施及园区大门、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各族人民相融合交流的平台,促进立业村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让村庄更美丽、村民更幸福。”

放眼望去民俗园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当地人称“泉眼泡”,这个民俗园邻村面水,地理位置优越,古朴素雅的院落中一排排紫叶桃正努力生长,象征团结的殷红色石榴籽紧紧围抱在一起伫立在广场上,北侧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餐厅,园中铺着简约平整的仿石路面……浓郁的民俗文化景观与云天映碧水、萋萋芳草地、鸟语伴花香等秀美景色构成一幅清新淡雅的绝美画卷。此时,湖光潋滟的湖面上一只小船正轻盈地驶来,素有诗仙之称的杜主席脱口而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站在堤坝上的洮南文联张主席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未来把洮南文艺创作基地迁到这里,并依湖而建一座艺术长廊”。大家对张主席的提议纷纷赞同。眺望远方,我由衷地赞叹车力蒙古族党委的远景规划,这美丽的度假村,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以餐饮民宿、休闲观光、文化展示等为亮点,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实现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分红,同时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必将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人们共同富裕。我们期待呼和车力民俗园早日建设完成对外开放,期待这所旅游度假村以蒙古族民族特色诚待八方来客。

我们驾车来到村东头,一座高达百米的圆形建筑物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这就是呼和车力蒙古族乡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语,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河为标识,则垒石为包。今称敖包。牧民为了生活和生产的方便,便垒起各种各样的石堆作为指路、辨别方向和地界的标志,这就是敖包的最初来历。现在敖包已逐步演变为神物,成了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载体。我想这里的呼和车力蒙古族人们一定也把带动他们致富的“玉米制种业”垒在敖包上了。

亭台眺望碧琼空,云影沉浮鹭鸟鸣。在车力蒙古族乡境内有一座面积为大约1831平方公里的湖泊,湖面水域3.5万亩,这里是洮儿河流经的重要湿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就是创业水库。在四周,有原始古朴,针叶林与阔叶林相接,古树与蒙古黄榆苍枝遒劲相辉映。岸芷汀兰,陌野葱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湖面上,烟波浩淼,天光云影,水鸟翔集,渔舟点点。这里不仅是鸟类的天堂,也是鱼类的故乡,更是玉米制种业水润的睡床。

山乡巨变步征程,一帧新图诗韵生。伫立堤坝上,回眸车力蒙古族乡在幽深的密林中,那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朵朵涟漪上闪亮。让人不禁有了再次踏足这片神奇土地的愿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