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世界上没有能够完全啮合的心灵,但却有虔诚尊重的。懂得是水到渠成,不懂则是常态。高山流水的知音固然可贵,但通向它的路才是宝贵的。
一个明媚晴朗的下午,我在慢慢悠悠地看着《读者》,读到余华写的《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那里有几十家寺庙连成一片,道路逶迤曲折,高低起伏”,尽管他描写的十分详细,情感十分饱满,可我仍然无法理解,更无法想象他所见的宁静和内心的释然。我当即断定这是人生阅历参差所导致的结果便不禁怅怅然,对无法共鸣惋惜,也就不在这些无能为力的事上“打破砂锅问到底”。过了几个月,我开始看一些日本动漫,里面讲到主角一行人到清水寺旅行,发生了离奇命案,最后男女主在动画播出二十多年一吻定终身。这时我好像突然读懂了清水寺的“空”,想起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想起弘法寺边角的一座小禅房,想起了我前不久在京都旅游的画面,最后,才理解了余华。“一直来到川端康成《古都》里所描绘的那个大牌坊前,看到了京都喧嚣的夜生活。我们身处的大牌坊仿佛是分水岭,一端是冷清的寺庙世界,另一端是热闹的世俗世界。”因为珍惜来之不易的懂得,所以我连夜看完了里面提到的《古都》。这时,我最初的不求甚解也成为了水到渠成。有些东西并不是一朝之事。
而真正懂得一个人乃至他的一生是非常困难的。历史上的伟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能被赏识,如李白。他游到哪儿,哪儿就有人招待,更有美酒相欢作伴,浪漫的洒脱和世人的崇拜让他活成了“谪仙人”。而杜甫则相反,他一生颠沛流离,饱经丧乱,“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可这仍然不能阻挡他成为“诗圣”,不能阻挡后人对他的敬佩,但反过来想,这颗明珠在生的时候黯然无光,只有死后才能成为“遗珠”,这种不被人懂得的悲伤或许是后世无数赞叹也弥补不完的,不过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现在人们口中的杜甫吧。
那么不被理解的价值在何处?就在其坚持自己的赤子之心。如果改了,杜甫在某一时刻因为落魄而放弃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低头向现实屈服,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会少一个人民的歌唱家,多一个不得不屈服于封建风俗的流浪者。杜甫不可能完全相信自己对历史的贡献,不可能在孤独中完全割舍对被懂得的期待,而正是因为不可预测还依旧不向困难妥协,才成就了杜甫。
每一个懂得的来临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经过时间的历练,汇聚在那么一刻才豁然开朗的。回想刚上初一的时候,我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放学后,一个人在学校对面的公交车站,望着学校身后火红深沉的晚霞,思绪万千,才读懂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初一开始在班级里刻意活跃,希望可以回到过去的生活,可惜时光就是在推人前进的,做作后发现依旧无济于事,也就不再上心,随便地又做回自己。生活和戏剧有些时候巧妙地相交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次简单的换座,和班里唯二坐公交回家的同学安排在了一起,从跟她聊天的一刻后,我便不在孤身一人等公交了。八月份的一个周末,“难得”独自一人乘公车去书城借书,再次坐上奔走的车,看着窗外奔流不息的风景和南山的晚霞才读懂“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任何人都要对身边的事物留有尊重,历久弥新,才有懂得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