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玉琴的头像

贾玉琴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4/25
分享

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才有希望——读余华的《活着》有感

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句话在全书出现十多次。我也是以如此复杂的情绪听完,看完,再听完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赫尔曼·黑塞在他的成名作《悉达多》中写道,世界是苦涩的,生活即是折磨。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准备好接受生活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任何打击和伤害。这些话仿佛都是黑塞为主人公福贵量身定制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是福贵苦难一生的浓缩和写照。

三年前,我曾在某平台上完整地听了这部小说。最近翻了一遍书。然后又听了一遍。其实这样听来读去是件极其残忍的事。有人说,读《活着》就是随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而我在阅读或聆听的过程中,却似不断地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他有血有肉,他活灵活现。我是如此熟悉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以至于我总当他是我们村的一个老邻居或者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 我随着他笑而笑,随着他哭而哭。 哪怕是听读第三遍,我依然无法平静地面对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福贵的一生,正如他晚年牵着牛耕地时所唱的那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他用这三句话轻描淡写地总结了他多舛的命运。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福贵便是。他曾是放荡不羁的富家公子,却落得个家破人亡,最终累成牛马。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他母亲对他父亲和他的评价。这一对败家子,赌输了家中所有的家产,从此家道败落。不幸的事便接踵而来。原本他出身富贵,父母疼爱,妻子贤良,儿女双全。他却不懂得珍惜这样幸福的生活,染上了嫖和赌的恶习,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他甚至还动手打了怀孕的妻子,让人憎恨不已。父亲被他气死后,他才开始幡然醒悟。他向龙二租了五亩地,开始脚踏实地的生活。就在我渐渐开始喜欢上这个回头的浪子时,造化弄人,他去城里给母亲求医却被抓了壮丁。几经周折回来后,母亲已不在人世,心爱的女儿也因病成了聋哑。这时我渐渐开始心疼他了。在龙二被枪毙时,我在心里为福贵欢呼,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庆幸他命大福大。

本以为老天爷对他的惩罚到此结束, 谁知作者又安排了他的儿子有庆被无德的医生抽光血致死,让人泪流不止,心痛到几乎窒息。然而祸不单行,紧接着,刚刚过上几天幸福生活的凤霞因难产而死。 一双儿女死后,妻子家珍不久也离开人世,之后是女婿二喜,最后连这世上唯一的亲人苦根也先他而去!俗话说,虱多不痒再多不愁。 福贵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他说这样也好,等他有一天离开时,他不用再牵挂任何人了。小说名叫《活着》,却把一次次的死亡血淋淋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每一次的死亡都对主人公福贵的人生造成了冲击和伤害,甚至是摧毁。然而他很快对自己的伤口进行一次次修复。在不断的摧毁和修复后,最终他唯一的愿望便是活着,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他的生命力愈发坚不可摧。余华用死亡写活着,他是极端冷静的,超级残酷的,然而也是无比真实的,字里行间透出世态炎凉及人间百态,让人不时掩卷长思。

这部小说里,福贵一家如逆水行舟般无比艰难地活着。虽说天无绝人之路,但老天爷有时真是蛮不讲理,他会逮住某一只羊,把它的羊毛薅尽。看过一部纪录片,在ICU病房内,护士狠心拔掉了一位重疾女患者身上维持生命的管子,因为她丈夫付不起沉重的药费而被迫放弃给她治疗,任凭她怎样哀求也于事无补!读过一位外卖小哥的故事,他出了车祸,不肯上120救护车。他说,他还有一单外卖未送;他没钱住院;他的命不值钱!

昨天午后上班,路过镇政府与派出所之间的一座桥,远远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走近一看,人群中躺着一位浑身湿透面目全非的老奶奶,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原来老人投河自尽,被人捞上来时已没了生命体征。后又听说老人生前因患糖尿病几乎要失明了,老伴瘫痪多年卧床不起,唯一的儿子是个痴呆。全家靠这位老人每天拄拐捡废品为生。最近她又患上脑梗,手脚不太灵活了,因此家里揭不开锅。她老无所依生无可恋,所以……

有些人仅仅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这句话真不是矫情。老人若非走投无路,她绝不会选择在冬季跳河!可我转念一想,若是她自己不想死,竭尽全力与生活抗争,必要时向政府和社会求助,肯定是能活下去的。泪眼婆娑的我匆匆离开人群时,突然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要是还活着,今年一百零九岁了。她出生后不久,她父亲我的太爷爷被抓了壮丁,后来战死在沙场。太奶奶听闻噩耗,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追随太爷爷而去,留下七岁的孤苦无依的她在人世间流浪,吃百家饭的她因此也逃过“缠足”的厄运。然而,那个年头不裹脚的姑娘被视为异物,几乎是嫁不出去的,尽管奶奶长得俊俏也无济于事。奶奶差点成为大龄剩女,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同是孤儿同吃百家饭的我爷爷。小时候晚上和奶奶睡觉时,我常常追问他们相识相爱的故事,可奶奶总以“把你坎在八仙缸里都要说话。小女匣子不要多嘴多舌。”这样的话来怼我。然而,一提起爷爷,奶奶就会脸红。我常猜测他俩是在乞讨过程中认识的。

我父亲排行老四。四十岁的奶奶生下五叔半个月后,爷爷去世了。因此,不仅我没见过爷爷,连我妈妈也没见过。奶奶生过一对双胞胎,排行老三。爷爷走后,小双子生病无钱医治夭折了。奶奶夜以继日不停劳作,一个人把五个儿子抚养成人。奶奶是怎样熬过那段岁月的,我不得而知。但从我记事起,奶奶一直是笑盈盈的,仿佛她一直生活在蜜罐子里,没有任何烦恼。

奶奶有五个儿子,没有女儿。按常理,我的出生应该是备受欢迎的。然而,当我不远万里风尘仆仆来到她的身旁时,她却从不拿正眼看我一下。我从一出生就渴望得到她的爱,可是没有。据村里人讲,我小时候长得可好看了,白白净净的小脸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谁见了都想要抱一下,可是奶奶却从不抱我,睡觉时把我放在她脚头。她总是慨叹,生个女孩有什么用,干不了重活;就算很能干也没用,总是要嫁人的。因此,我认为奶奶不是不喜欢我,而是不喜欢天下所有的女孩。后来我渐渐体谅奶奶的重男轻女思想,那是需要劳力的年代。

奶奶一直住在我家。我八岁时的一天,南京的三婶去世。七岁的堂妹就被送到了我们家。奶奶总是偏心她,白天把她扛在脖子上干活;晚上把她搂在怀里睡觉,还不时地拿水果糖哄她。而我却只能睡在她们的脚头,闻闻空气中弥漫着的水果糖的甜味。奶奶赶集时会给堂妹买点烧饼油条馓子之类零食,她会把它们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高高地挂在屋顶的一个钩子上。堂妹一哭,奶奶就会拿东西给她吃。我哭了却只会受到批评。为此,我不知流过多少口水和眼泪。也不知道多少次想偷偷地把那篮子取下。多少年来,夜里还会梦见自己站在地上仰望屋顶装满零食的篮子。当然,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渐渐明白其实奶奶是心疼那个童年的自己。

四十四岁的父亲查出Cancer晚期时,我带他去南京肿瘤医院检查,希望那是个误诊。可结果却令我们绝望。我们俩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相拥而泣。他说他不想死,也不能死,他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下有三个未长大的孩子。他几欲投江自尽,我使尽洪荒之力拦住了他,求他为八十多岁的奶奶以及我们母子四人多活些时日,那时我二十一岁,大弟十八岁,小弟才十三岁。

父亲是春暖花开时节离开的,然而,那是一个最灰暗最寒冷的春天,我没看到一朵花开,太阳似乎也被他带走了。家里整天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乎没人有心情说一句话。奶奶因此多次批评我们没出息。她要求我们一定不要哭丧着脸,被人瞧不起。她说,会笑的孩子才会有好运气。

给父亲送葬的人很少,奶奶在家照顾晕倒后不省人事的妈妈,我们姐弟仨和别的几个亲戚排成短短的一支送葬队伍,机器人一般朝着墓地走去,没人哭出声来,甚至连一滴眼泪都没有,眼泪如冬日的河渠已然干涸。

当我父亲躺到地下后,我妈痛不欲生三天两头朝墓地跑。奶奶看了心疼,但她知道我妈不能再那样下去了,于是有一次她找到墓地,生平第一次对我妈发了火:嚎什么嚎,整天就知道嚎!嚎有什么用?人死能复生?你要是病倒了,三个孩子怎么办,想留给我这把老骨头? 他不负责任先走了,你可要好好活着,活着就有盼头!再说了,你才要养三个孩子,我当年六个呢!你三个孩子最小的13岁了;我当年六个孩子,有半个月大的,有五岁的,有七岁的,还病死了一个……

挨她这么一顿骂,我妈渐渐地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带着我们一老三小好好过日子了。

我总是喜欢问扁担长“一”字不认识的奶奶,她是靠什么熬过那些艰难岁月的?奶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宁在世上挨,不朝土里埋。她还说,人总要有些奔头。人跌倒了自己不想爬起来,谁也帮不了。人愁也一天,笑也一天,不如笑着过好每一天。人要朝远处看,孩子会越长越大,日子会越过越好……

奶奶走之前的一年多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被五叔接到南京悉心照顾。奶奶最终在九十六岁时寿终正寝。她快不行时突然非常清醒,非要五叔把她带回老家来。我请假陪她度过了她人生的最后几小时。她是在我怀里去世的。按照奶奶的要求,五叔把她安放在地铺上,寿衣已给她穿好。我回到家,她突然来了精神,示意我把她扶坐起来,她要倚在我身上。就像小时候我想躺在她怀里一样。我轻轻地整理她满头的银发。她说我是她这辈子最对不住的人。她一边说着,一边抖抖瑟瑟地从贴身内衣口袋摸出一块手帕来递给我,我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几张红红绿绿的钞票和一沓子小毛票。那几张红的绿的你拿着,那些小毛票留给你堂妹买糖吃……这孩子命苦,从小没了妈……吃了糖日子会甜些。她断断续续说完这些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奶奶最后走得很安详,笑盈盈地,脸上似乎一丝皱纹都没了,犹如瓜熟蒂落。但我还是忍不住抱着她泪流满面。她幼年流浪,中年丧夫丧一子,晚年又丧一子,却还总是慈眉善目笑口常开。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性!这样的她难道不是女版的福贵吗?!

有人说,余华把悲伤都留给了读者。但我却认为这本书带给读者更多的是福贵那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与力量。读《活着》,特别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我们更能体会到那种大苦难与小温暖之间的随机切换,更能明白活着的意义,更能懂得珍惜、感恩与感激;更有勇气与韧劲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人生总是充满了变数,我们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放下执念,放过自己。夜晚睡前原谅一切,次日醒来便是重生。

有人说,命运是不公平的,每个人来到这世界,所要承受的东西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公平的,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跟命运抗争。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人自杀,尤其是中学生。我曾问过一个因跳楼废了一条腿的女生,她在跳楼的过程中和跳楼之后是否后悔。她调侃道:世上哪有后悔药啊!如果那些孩子看过《活着》,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自杀,因为他们中无论谁也没有福贵活得那么艰难,看看福贵的一生,他们遇到的那都不是事!

所以我强烈建议,所有中学生都要好好阅读这本书,学习福贵身上的坚韧和乐观,学习他对苦难的承受程度,学会珍爱生命,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从我做起,我会把福贵的故事,讲给我的每一个学生听。

路遥借《人生》告诉我们,“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是要热情地活下去。”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教会我们“人类的智慧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而等待和希望的前提是必须活着!活着,才有希望!这也正是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想要让我们明白的至真至简的道理。

2023年11月 24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