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齐少栋的头像

齐少栋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5/07
分享

生命有期爱无期------《见证生命,见证爱》读后感

有这么一位作家,为自己办了一场特殊的“葬礼”,他在尸体床上接受入殓师擦洗身体、活动关节,而后躺入棺材聆听朋友和家人的道别。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就是要把死亡拉近,告诉大家死亡和你有密切关系,它可能随时来找你。在你对‘我死’做了深入的思考后,你的应变能力和应对能力会极大地提升,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你会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惶恐。”他这是在体验死亡的感受,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写下了这本直击死亡命题的巨著-----《见证生命,见证爱》,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路桂军,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兼任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死亡是每个人都躲不过去的话题,虽然从中国传统观念来说,“死亡”两个字是很让人忌讳的话题,但这却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每天都有人死亡,也会有新生儿降生,人的生命如同秋野的草木般每时每刻都有终结,而生命的终结给家庭和亲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却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如何去抚慰逝者家属的情绪、学会和逝者或者即将离世的人的沟通交流,从而减轻或者消除这种亲情的切割带来的痛苦,作为非医疗从业者,我也从这本书中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路教授讲解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以及探讨疼痛、安宁疗护、生命与死亡、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哀伤抚慰的作用,生命教育等诸多问题。路桂军提出了“四道人生——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面对死亡的智慧。而这种死亡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爱的教育。人虽说是个体,但却生活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这种结构中,亲情、爱情、友情,情感作为纽带指导和指引着人们的生活轨迹和工作范围。而这种源于亲情、或者友情、爱情的爱却是人们难以割舍的生活要素,在死亡即将降临的时候,这种情感的割裂最能让病患以及家属难以接受,死亡带来的心理应激创伤也是医务人员应该关注的治疗范围。在路桂军看来,死亡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死亡的恐惧让我们彼此远离,但亲情和爱却将人们无限拉近。所以死亡教育告诉我们的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本质、人作为生命体的发展过程,要发现爱、表达爱,让逝者与家属在相互关爱中超越死亡的恐惧,回归人作为自然个体的原本属性。

那什么是爱的教育?关爱、关心、关怀、理解、共同面对,这是关键词。面对死亡的恐惧,虽然没有一种药能够根治这种内心的痛苦,但我们却能做得更多:去倾听、抚慰患者的内心,告诉他们死亡其实并不可怕,我们也有责任化解病患的死亡焦虑,当接受了对死亡的认知,当重点不再是为求生而努力,临终者是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爱的环境中离去的,那是一种优雅、温柔的死亡,既无痛苦,也平和。如果我们静静地坐着,找到我们对生命和死亡的信念,找到一种与我们最亲近的人的交流方式,谈谈我们的愿望、思想和恐惧,我们的恐惧也许会消散。路桂军总结说:“面对生命末期的病人,最重要的是沟通,医生必须善于读懂病人在生命最后时光的需求。”

在这本书里,路教授还引用了西方医生特鲁多墓碑上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路教授解释道“医学的人文精神远远高于医学的技术属性”。医疗不能仅仅是医治病患,对于一些因技术或者现有水平不能救治的患者,作为医护人员,就应该本着对生命敬畏,对患者负责,对病人关注、对伤者同情的工作态度,以患者为亲人,在最大程度范围内做好患者的疾病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和临终关怀。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生的渴望是每个独立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人性所在。在有限的生命期限内能让自己的人生过的精彩,有必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适时做好“死亡恐惧管理”,读懂生命的意义,坦然面对生命体的衰竭和死亡,这也是一个及其复杂而且极具困难的对生命重新理解的过程。

 作家毕淑敏也曾在文学作品《花冠病毒》中提出一个观点,她认为人是由各种分子组成的,归根结底是有限量的各种元素组成的。人死后被分解还是会以元素的形式进入自然界,然后经过各种光合、呼吸等化合作用再次进入空气、植物、人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是不断循环的,是有轮回的,同时这种理论也对于临终的人具有很强的心理安慰和心里疏导意义。

杨绛先生说过,语言是有能量的,也是一种心里暗示,养成说好话的习惯,不止是修养,也会提升运势。对于我们每个家庭的老人,让我们多一些关爱的语言,多一些贴心的问候,多一些人文关怀,让他们在有期限的生命里多感受点这无期限的爱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