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淀文艺》的头像

《海淀文艺》

内刊会员

小说
202401/29
分享

将军系列小小说三题

将军系列小小说三题

         刘建超

将军赞

将军脾气倔,做事说一不二。

将军得知学习成绩优秀的孙子晓龙要报考外交学院,他手中的拐杖捣得地面咚咚作响。

将军用拐杖点着晓龙的鼻子,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我家的男儿世代都要当兵,报效国家。

晓龙说,爷爷,国家需要您和父亲这样的卫国将士,同样也需要像您和父亲一样优秀的外交官,我要当外交官。

将军说,别扯淡。你小子只能给我报考军校,军校!我家的后代只能报考军校,否则不要再登我的家门。

将军用拐杖将房门猛地关上,屋外寒风料峭。

晓龙也是个倔脾气,还就是报了外交学院。

将军气病了,晓龙几次去探望都被将军用拐杖给轰出来了。

晓龙上大学期间,将军从不接晓龙的电话,都是夫人转告说晓龙问候你个老顽固哪。

晓龙大学毕业派驻到非洲工作,将军都没有理睬。

晓龙打过来的越洋电话,将军也是毫不理会。

夫人告诉晓龙,你爷爷的房间里挂了一幅世界地图,我看到过好几次,他拿着放大镜找你工作的国家。

将军扔下放大镜,就你话多。

将军十四岁当兵,人长得瘦,个头又小,肥大的军长穿在身上,人就像套在麻袋中。

团里派他去卫生队,学护理。他去了,一看都是女兵娃娃救治伤员扭头就走。他找到团长说,我要跟你打鬼子。

团里又安排他去炊事班,他还是不去,端锅做饭谁都能干,他找到团长说我就是要跟你打鬼子。

任凭你讲道理骂娘关禁闭,他一根筋就是要跟着团长打鬼子。

团长只好把他留在身边当通信员,打鬼子我让你第一个冲锋,到时候你小子可别怂了。

鹿鸣山伏击战,鬼子走进了包围圈,我部另一只包抄的部队还没有就位。

将军急了,催促着团长赶快冲锋啊!

团长严厉瞪他像一眼,你懂个屁。

再不冲锋鬼子就跑了。他居然忽地站起身高喊着,同志们冲啊!带着头就冲了下去,战士们也不明情况,跟着就发起了冲锋。

团长骂了一声,吹响了冲锋号。

伏击战取得了胜利,将军举着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又蹦又跳,团长一脚把他从山坡上踹了下去。

团长揪着他耳朵,来到一片草坡前,这里埋着刚刚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

团长一脚把他踹跪在坟前,你好好看看,如果不是你的鲁莽,他们可能还活着。

他哭得稀里哗啦,头磕得砰砰响。我要替你们报仇,我替你们多杀鬼子。

他就是不认错,俺爹俺娘都被小鬼子杀害了,我杀鬼子有啥错?

团长气得掉泪,小鬼子该杀,杀十个鬼子也抵不上我一个战士的生命。他们活着就可以多杀鬼子,多打胜仗。

将军跪在战友的坟前,直至东方发白。

将军带兵打仗了,他更加爱惜自己的将士。每次布置完任务,他都要强调,完成任务是必须的,能活着回来才是真英雄,活着回来才是真胜利,活着回来才是你有真本事。

将军带兵严厉,很少见到他笑,更听不到他的赞扬话。

有一次,将军视察战士训练。

一位神枪手士兵,射击十发十中。

将军拍拍他的肩膀,嗯,合格。

听惯了赞扬的战士对将军只给个合格的评介,显然不满意。他不屑地小声嘟囔,才合格,有本事你来个合格。

将军听到了,也不多说话,压上子弹,站立射击,呯呯呯呯,十发十中。

将军说,枪枪命中是一名士兵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就有可能被敌人撂倒,我也只是个合格的兵。

将军带过的兵个个都成了神枪手。

将军曾经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如今却连自己的孙子晓龙都管不了,晓龙他远在万里之外,已经是住T国大使。将军觉得有劲使不上,这让将军十分的气恼。将军常常站在地图前,用拐杖捣着一片疆域,你小子有种,有种就别回来!

晓龙所在的T国发生了骚乱,武装冲突升级。上百家华人华侨的店铺被焚,一伙不明身份的暴徒还绑架了五名中国商人。

晓龙大使出现在镜头前,他介绍了当前的局势,并将前去同绑架商人的暴徒谈判,解救人质。电视里的晓龙从容自信,眼里却掩不住疲惫。

将军家人聚集电视机前,将军站立在地图前塑像般一动不动。

桌子上的饭菜早已放凉,杯中的茶水也没有了温度。

新闻播报说,在我国驻T国大使馆人员的积极斡旋下,遭到不明身份者绑架的我国五名人员已经成功获释。

同时,中国政府派出近百次中国民航包机,军用机,军舰、中远、中海货轮,历时十二天成功撤离中国驻T国人员三万余人。

家人欢呼起来。

将军兴奋地在屋子里来回度步,拐杖捣得地面咚咚响,将军指着地图说,弱国无外交,是国家强大了,军队强大了,在国外的中国人才有底气。

将军对家人说,告诉晓龙,就说他干得好,要他好好干!

将军又用拐杖点着电脑,说,点个赞,给晓龙点个大大的赞。

将军推开了房门,清风扑面而来。

将军桥

将军离休后,不顾子女的反对,执意回到了他出生的山区饮马村居住。

山,还是那个山,东西两座山,裹夹着饮马村;河,还是那个河,饮马河水还是清澈淡甜。

将军踟躇在吱吱作响,栏断板裂的木桥上,脸庞如同木桥般沧桑斑驳。

饮马河水翻涌咆哮,将军的思绪被扯回到硝烟的岁月。

秋分后的一个傍晚,区小队接到上级的任务,掩护部队后撤。

为了阻止敌军的围堵,区小队要保证在部队安全渡过饮马河后,将桥炸掉。

炸桥的任务交给了将军和他同村的民兵石头。

饮马河传说是当年项羽带兵征讨,千里驰骋已经是兵困马乏。项羽的“踢云乌骓”依旧马不停蹄,将队伍带到了河边,大军补给水源,安顿整修恢复了士气。这条河故名饮马河。

饮马河四季旺水,天再旱,河水也不见少。饮马河上有座古老的石桥,不知道老祖宗啥时候留下的,将军的爷爷的爷爷都说,从生下来就有这石桥。石桥也是村子里联接外乡的唯一通道,没有桥,全村的人都要翻山越岭多走半天的路。

现在要炸掉这座石桥,怎么舍得?

将军和石头对视着,谁也不忍点燃炸药。

远处,追来的敌军已经人影憧憧。

将军说,炸吧。以后过上好日子,咱再建桥,比这还好的桥。

将军和石头抱在一起哭了,两个人一起点燃了导火索。

在映红半边天空的火光中,将军跟随部队北撤,石头因为父母病重留在了山村。

将军找到村主任大桥,说要在饮马河上建一座能跑车的石桥。

大桥兴奋地说,老叔,建桥是咱村里人的盼想啊。咱村里靠山靠水,有城里人稀罕的土特产,可就是路远桥不顺,出村要绕山路,好东西运不出去啊。我去找过乡里,咱这穷乡僻壤,没有钱啊。

将军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交给大桥,这是启动资金。钱不足,我想办法,你带着大家把桥建好。

将军找专家设计了图纸,将军倾囊建桥的消息,燃起了村民希望的火花。村民家家捐钱出力,工地上每天都热闹得像过年。

盲奶奶把自己陪嫁的一对玉手镯,塞到将军手里。说,我盼着饮马河上能修个宽敞的桥,都盼瞎了眼睛啊。我那小孙女,要抄近道去学校,就是在这破烂的木桥上,掉进了饮马河,再也没有回来。

将军攥着盲奶奶的手,心在打颤。

饮马河桥就要合拢了,关键时期,村委主任石大桥却找不到了,几天也没有音讯。

问大乔的媳妇,大桥媳妇也不清楚,说是大桥告诉她去县城采购材料了。

工地停工待料,将军嘴上都起了泡。

几天后,县派出所来电话,说石大桥跟人打架被拘留了。

将军去县城把石大桥领回了饮马村。

烈日下,石大桥赤背跪在河边,腰间插着几根荆条。负荆请罪,村里人心软,可谁劝他都不起来,大桥媳妇哭着去求将军。

石大桥垂着头,说自己该死。他起了贪心,挪用购买材料的钱,在县城酒店狂吃海喝犒劳自己,还去歌厅找小姐,争风吃醋与人动了手脚。

夕阳悬在西山头,余晖把饮马河映衬得金光闪闪。

将军缓缓走到石大桥身旁,伸手抽出一支荆条,手一扬,荆条在大桥黝黑的脊背上印出一道血印。

这一鞭,是我替你去世的父亲,我的石头兄弟打的。

一九四八年初,将军带着独立团回到了饮马村。将军告诉石头,好日子就要来了,要组织人力在饮马河架起一座桥,迎接主力部队南下。

将军和村长石头站在石桥的残垣旁,石头说,当年石桥虽被炸了,可是几个石墩还在,俺们可以用木料在旧石墩上搭建一座桥,保证让大部队安全通过。

全村人动员起来,伐木运料,还有的村民拆掉门板用来建桥。

大部队渡河那天,敌军为阻止大部队过桥,派出的飞机对河桥狂轰滥炸。

将军和石头抱着圆木支撑在桥下,冰冷的河水浸湿了身体。爆炸的弹片击中了石头,浑身染满鲜血,肠子都流出来了。将军让石头赶快撤下,石头却死死地顶着圆木,脸上还挂着笑。

石头告诉将军,媳妇就要生了,他就要当父亲了。不管是生男娃还是生女娃,名字早就想好了,就叫大桥。孩子长大了,让他们建桥,给咱饮马河上建一座新桥。

石头就抱着圆木睁着渴望的眼死在桥下,那年他才二十五岁。

大桥嚎啕大哭,把头磕得咚咚作响。

将军望着奔流远逝的河水,说,大桥啊,你若真心悔悟,就带着乡亲们把这座桥建好,建结实。这河水里有我的战友的英魂,这桥下有你父亲的眼睛在看着。等桥建好了,我带你去自首。

将军返身而去。

石大桥疯了一样拼命干活,抱着一条被子就睡在石料上。

夜里,将军来到桥边,将一瓶白酒放在正鼾声如雷的大桥枕边。

十月金秋季节,新建的大石桥竣工通行。

锣鼓声中,将军拉着大桥的手,一起走上新桥。

将军说,石头兄弟,我和大桥代你过桥了。

大桥跪在桥上,给将军磕了三个响头。说有了这座桥,俺饮马村人的日子就有了盼头。说完,大桥转身。

宽敞平展的桥头,警车上的警灯闪闪发亮。

将军去世后,骨灰就撒在了饮马河中,虽然桥头刻着“饮马河大桥”,可村民都亲切把这座桥叫“将军桥。”

将军岭

将军离休,按待遇是可以到部队干休所修养的。

将军不去干休所,硬是把撅着嘴老大不愿意的夫人拽回了豫西老家,一个叫秃岭的山村。

秃岭村因为有光秃秃的山岭环抱而得名。

正是深秋,将军和夫人是坐着铁轱辘牛车,慢慢腾腾沿着刻满深深车辙坑坑洼洼的土路颠簸进村的。

夫人看着光秃秃的山岭,看着眼前两间墙壁斑驳瓦片零落的房子,坐在车上她就嘤嘤地哭了。将军夫人可是生长大城市的人,原本是想和将军留在城市里享受幸福晚年的,没想到让将军带回到穷山僻壤的山村。

将军却显得很兴奋,他对夫人说,老婆子,你想想,有房子住,有地种。这可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啊!

夫人抹着眼泪,开始拾掇屋子。

村子里的人听说在外当了大官的将军回到了故乡,带回来的还是城市里的媳妇儿,都围拢到将军的屋里叙家长里短。

将军抽着乡亲卷着的“喇叭筒”说,我这大半辈子都在外面闯荡了。回来就是想拼上后半辈子植树开荒,把咱这光秃秃的山里变成绿州。

村里人打着呵呵,一笑了事。谁信啊,秃岭干旱缺水,几辈人都在这山里熬穷日子,谁能改变得了。在外边享福了,回来净说大话。

将军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天清晨起床,跑步出操。早饭后就扛着䦆头头铁锨去岭上挖树坑,将军自嘲说自己是“锨头部队”。坡岭地硬石头多,一䦆头下去就是个白点。䦆头敲在石头上,冒着火星,震得手臂发麻,虎口出血。将军不皱眉头,晚上收工就像打了胜仗一般,嘴里还哼着歌。

将军画了一幅秃岭的地图挂在墙上,挖成一个树坑就画上一面小红旗,将军说这叫持久战,终有一天红旗要插满山头。

冬日黄昏,将军和夫人围坐在炉火旁。

将军说,挖好的十八个树坑,明年开春就可以种树了。夫人点点头。

将军说,咱先种上苹果树,开出的荒地种上春小麦。夫人点点头。

将军说,咱这干旱少雨,光靠天吃饭不行。我找专家看过了,咱岭上也能找到水源,打几口机井就能解决问题。夫人点点头。

将军搓着手,看着昏暗灯光下的夫人不说话了。

夫人拉开皮箱,把存折放在将军手里。

将军找来打井队,在光秃的山岭上凿出了三眼机井,当哗啦啦的水浇灌进干裂的土地上,暖暖的春阳看到了将军脸上的欢笑和夫人眼中的泪花。

节假日,将军把在城里工作的孩子召集回村里,一起上山挖坑种树。孩子们手上打了血泡,望着荒凉的秃岭发呆。

将军说,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去当兵吗?

孩子说,为了解放全人类。

将军笑了,说,那时可没有这个觉悟。当兵,就是为了能吃饱肚子。这秃岭村十年九不收,年年都要外出逃荒要饭。十五岁那年,将军讨了一块玉米饼子,揣在怀里往家走,不想饼子掉在了路上。富家一个孩子,一脚踢给了他带着的大灰狗。将军又饿又急,与那富家孩子扭打在一起,打伤了那孩子,不敢回家了,就跑出去当兵,参加了八路。连里没有发给将军发枪,却发给他一把镢头。班长说,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打粮食吃饱肚子,也是为抗战。别看将军年纪小,体格健壮,开荒种地满把子的力气。开荒种地的表彰大会上,将军和班长都被评为劳动模范,是王震旅长亲自给将军带上了大红花。

将军说,当年日本鬼子蒋匪军封锁我们,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我们自力更生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我就坚信能让这秃岭变成花果山。

日子在将军的手掌间摩擦,墙上地图标注的红旗数量越来越多,地面栽种的苹果树、桃树开始挂果了。村民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将军的“锨头部队”。

将军的几个老战友专程来看望他。走进村口,他们向正在清理猪粪的老农打听将军,老农笑着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你们几个连老战友都认不出来吗?

这才看清满面黝黑,挽着裤腿一身泥水的老农就是他们的老首长老将军啊。

晚上,他们几个就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着自家种的蔬菜,自家养的土鸡,大碗喝着甘烈的高粱酒,讲述着峥嵘岁月,大声高唱着“解放区呀么呼嘿,大生产呀么呼嘿,”直把月亮震的躲进云里,秋风呼呼地送来凉爽。

将军的孙子大学毕业,听从将军的安排,回家乡创业,绘制了创业规划,要把秃岭建成农业生态园。

将军欣慰地笑了,他对儿孙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的,我留给你的只有这张还没有插满红旗的地图。我这把老骨头就埋在这片秃岭上了,我要看着你们把这块土地摆治好,看着秃岭村的人脱贫致富。

现在要去秃岭村可好走了,下了高铁,坐上乡村旅游大巴,沿着最美乡村公路往南三十里,路过果园,花木林,走过宁静如镜的人工湖就看到生态园的招牌了,不错,就是它——将军岭生态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