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冠萱的头像

何冠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26
分享

宁静的心灵四季

宁静的心灵四季

作者/何冠萱

关于宁静这个词,那是最初张开梦的翅膀回归到心灵乐园发出的感叹。对宁静一词,最早有个故事,作者写了篇文章,发给一位文学家欣赏,文学家给出的建议是用这个词的心境来修改一下几处不通顺的地方。后来,作者经常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箴言,挂在一个经常写文章的网站上,是这样说的:“诗是心灵乐园,需要用宁静的心抒写”,后开,经过很多人的使用,就成了一种感叹形式,由最初的心灵感叹延伸到四季或者其它什么里。宁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弹去一路的尘埃,用无形的力,当2019年在简书发出这篇文章的时候,引发很多人的感慨。因为,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尘世,想抛开杂念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为什么做不到呢?

人生有几多如烟往事经得起回味,又几多繁花若梦值得品味;又有几时在不经意间感叹、或者发出赞叹,一年四季,过的太快,真是变化万千。

我们经历的社会环境,当穿过都市的灯火阑珊,有的人把灯火阑珊,花灯灿灿写成了内心理解的红灯与酒绿,纸醉金迷似乎与当代不符,在这样的人眼里,醉了的眼眸缺乏自己的主见,也许乱了的是那颗守不住宁静的躁动之心。看到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会想象成民国时期的景象;那些与资本有关的描述就会产生:比如,有人沉迷于功名利禄,放在人生选择首位,满脑子都是升官发财的思维储备。更需要有颗宁静的心。可是,然也,有的人把尔虞我诈当做生存技能,在这样的心境下,迷失的不仅是动力和方向,还有最真最纯朴的那颗心;在世俗的勾心斗角中沦陷,蝇营狗苟的活着,丢掉了人间真情,最高境界的兰心惠质就更荡然无存了,而这个城市的人最喜欢在办公室或显眼的地方悬挂这幅字画,我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就把这幅字写的很有辨识度,别人无法模仿。

城市里的车水马龙扰乱了心境,琼楼玉宇让人望尘莫及却也不乏总是喜欢。如果居住在闹市如鼎沸的城市中心,更向往自然幽静的山间小院;向往山间的鸟鸣,向往山间的清流。迷恋山水环绕,不由自主生出乐山乐水的情怀。是的,鸟鸣的快乐,花的芬芳,加上幽僻的与世无争,真的是最理想的去处了,最美的宁静所在,此时,想起竹林里的卧龙诸葛亮,出山前的享受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闲自在躬耕于南阳的感觉,而这是种很多人不敢想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感觉,更不是普通人实现的愿望。

春天,如果在闹市取静,那么,只能把心灵处于静静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从李白《独坐敬亭山》去体验;还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杜甫《春夜喜雨》去领略。或者只置身于春景中,品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寓意,这是最文人心灵中理想的样子,可现代人并不是这样,繁华锦簇,一簇簇,一片片的景观,眼花缭乱,那么,走读并借着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句子吧,来陶醉一番,也不乏文人去采风中遇到的永不过时的追忆。

 夏天,遇见穿戴成模仿古人的一袭裙袂的女子,蹁跹娉婷,柔婉如古画里的人的样子,最与《红楼梦》里人物气质相似,端茶赏月明的悠然,其实,无论时光怎么匆匆,时代怎么发展,人的本质的审美总能找到几分相似。夏季,更需要找水和湖荡漾其中,如果不想走太远的去处避暑,可在后海或北海的船起,荡着双桨;也可去紫竹苑冉的池莲畔,那里有绿叶翠如扇的荷叶,朱萼缀满池的菡萏。

秋天,青山绿水眼前尽收,赋诗也罢,作画也罢。天高水阔的飞鸿,鱼翔浅底的垂钓,香山红叶,路边银杏。坐车飞驰过的路边,处处好风光,仿佛处处是电影里可入境头的背景,在这城市,就是有故事的城市。心旷神怡的幻想之于,开车去秋高气爽的蓝天下的郊外,满地的瓜果摇曳着,空气中弥漫着瓜香果甜,感觉生活真是富裕了。桃子熟了,路边摊一直存在,苹果的香味让人停下来想购买,又见路边摊,是的,只要有路的地方,后面就是田园,就有人摆摊,就可以收获劳动的喜悦。

冬天,寂静的旷野,仿佛储存着无限美好的生活底蕴,冬天并不荒凉,而是静静憧憬冬雪的覆盖,静静等待梅花的意蕴。当郊外的雪野一片洁白的时候,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来年必然是一个丰收年。也可以小浪漫的想想古诗两首,总之,民以食为天,丰收是最美的享受!

四季,就在笔下讲不知为何起来,也许那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的心灵乐园,年复一年的记忆里,捕捉到的一点映像代表,不仅有以上讲到的,还有很多没有讲到的,比如山水如画,比如原驰蜡象,比如北国风光、千里雪飘……永远是心灵闪过的微光照射的四季,藏在最美的回忆更迭,翻来覆去回味与抒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