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树下“种”文者
作者||何冠萱
这几日,又产生了特别想要写文章的激情,也许是因为窗外的那片楼宇间留出的空阔地,空旷的空间上古树参天代来的灵感,突然灵感没了踪影,突然又有很多。灵感没有没有,就一个字动不了。也一句话写不出来。一个字都不想写了。试想,没有激情和热情,写下的文字,没有温度,甚至没有血性,写的人感到乏味,看的人,则更加咀嚼不出味道,这就是一次失败的创作经历,需要反复修改,或许能改好一些。不过第一次创作就行关键,那就是带着满满的激情写,一鼓作气写出的文字,永远带着感情,如果啊没有酝酿好激情,就别着手写,写出来也是支离破碎,所以最好想明白了、想清楚了,再写,再改,才能成功。
还没酝酿思考明白的作品,不由去想想最爱的那棵丁香树,那棵树木不是普通的树,据说在那树下曾经发生过关于近代著名诗人的创作故事,窗外那秋末尽情染出的油画感十足,色彩丰富的树林,在我眼里也带着浓浓的诗意和神秘的文化气息,仿佛一向他看去,就有了火花爱和灵感,我说的火花和爱,你是创作的火花和爱写作的习惯,那不是人们定义的那种爱河火花,所以请大家不要想着顺着这文章去寻找我猜想关于情感的蛛丝马迹。
虽然那几位诗人如今都已经不在世了,可那园子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诗园”,每年都有诗会,已经陆陆续续举办了20多场大型诗人聚会和文化交流活动,还产生了对当代诗词创作有影响的作品,许多研究究竟写什么的风格的诗嗯理论性文章,在这里产生。不乏留下了歌颂时代美好生活的优秀诗歌艺术作品!
从立志成为一名作家的那天起,就去观察周围人的生活,全部记在心里。是观察到的那些人,这么多年以来,不仅给我人生启迪,还给了我创作的源泉,挖掘不尽的动力,经过长期的写作磨练,让我学会了怎么创作,更学到了平凡人身上的毅力,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无论遇到生活中的多少苦难,都能够从容不迫应对,这些平凡的人,内心究竟有多强大,胸怀有多宽广,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周围的每个人都是不用经过提炼的文学艺术人物,然而,还是不去写他们吧!因为怕有打扰别人生活的考量,所以他们虽然活越在我的生活里、思维里,却从没有写他们,大部分是写自己淡淡的生活感受,成长经历和思索启迪。
有人建议写写小说吧,建议的这位朋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著名作家,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写过一个类似散文的小说,可是没有发表出去,因为写散文更随心所欲一些,没有负担的写作,没有获奖的打算,没有出名的盘算,希望成为一名写出大散文的作者。
整理并写了一些散文小说和散文诗以及诗词,长篇小说发表的很少,网络上发表的也很少有小说,剧本是有几个,写出来之后发到网络上就没有再管,这种事情对于我而言是经常性的。发表的小说很少,是因为下笔的时候没怎么理清楚小说人物究竟该去往何方?因为爱创作,把不成熟的作品发出去,还是很幼稚的时候经常做的事,不过没有那些幼稚的日子,也不会有今天的日子,今天算是有一些成熟了吧。
写什么形式的文章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写出好文章,写出好文章,有没有遇到过值得写的惊天动地的爱情和悲欢离合的内容,有的时候也会这么想的牵强。
口述过的故事很多,那时,我在自己办的文化公司里做编剧和制片人,在听取另一位编剧对剧本的意见时,和那位编剧聊过很多故事,这位编剧,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缺钱霞”,“缺钱霞”是做编剧研究工作的,做理论研究著书立说的作者,我向他讲过很多故事,那个时候我感觉到故事很多,有意的和无意中经历过的故事,我当时也正在构思的电视剧的人物,那时究竟写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还考虑的不是很清楚,就是有很多故事,所以就跟他研究了许多次,听取过他的意见和看法,后来都不了了之了,再后来,讲的那些故事成了别人笔下的电视剧人物,“缺钱霞”不是缺钱,而是缺故事,在我讲述的时候,他衣兜里偷偷装着录音笔,那录下了我说的话,所以我看到故事里有我所讲的人物影子的电视剧,顺着编剧去找相关作者,有的是他同样辅导过的学生,他把几个人的剧本故事,柔到了一个本子里,做出了一个新的人物和剧本,后来就再也没有联系了,拿走了口述的故事,不往下讲了,省略。
本来说是想省略的,再写两句。
这个人把我的故事拿去卖了个大价钱,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也许这样的人生活中有很多,后来他们建议说不要跟同行交流,你不知道他们会在背后做什么?经过那次教训,发文章的时候也发的少了,拿剧本找投资只是给对方提供一个故事大纲,具体的详细内容不会再讲,不过就是一个故事大纲同行也能看出里面的内容,所以说做编剧很难,多次想过放弃。
感觉我的人生除了在听别人讲一些故事,自己也不停创作,没有别的技能,没有能做的事情,采访和写故事是之前有意而为,因为从小有一个作家梦,作家就是要在生活中发现故事,所以从小就爱和别人聊天,然后把聊天的内容写成日记,并观察所遇到的每个人的特征,尽量做到形象化的描写,每个人每个故事又拿到历史背景下,在同样的人身上发生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判断去类比,总结和发现他们的共性与个性,所以别人爱听我讲的故事和人物,争取达到口述的人物也很真实,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独特,人物突出特点一直是我追求的高度。做理论研究的人一听就是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立得住脚的来源于生活好人物、好形象,好故事,是财富,是宝藏,而我当时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发现了,拿走了,我后来再写的时候,还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人物,之前构思好的不能再写了,再写就和别人已经播出的剧相似了,这也是一个教训,那些披着外衣的人,你分不清是狼还是羊?就因为涉世太浅了。
有位从事写作的朋友说,你太不小心、不珍惜自己的劳动了,要是换了别人,一定不对另外一个人透露自己写的内容和故事。
生活往往给你的是一个教训,没有别的了,你要是再不成熟,那就会是一个接一个的不停教训来教训你,怨谁呢?自己要轻信别人,别人如果没有目的的接近你,还是很少有这样的人。
写点开心的事,每当遇到的事不开心了,放眼窗外,总是能够豁然开朗。窗外的风景,有种神奇的力量,丁香树的力量,牵动着我的文心。
紫丁香构成的风景展开了一幅画,大自然把这幅画从春天做到秋天,一直都在为画打底,春天,这幅画的主调是嫩绿的树木;夏天,这幅画的主调是郁郁葱葱的绿树;秋天,这幅画的主色是绿颜色中夹杂了一丝黄颜色,每天向远处眺望的时候,都有不同的风景出现在眼前,季节就像一个顽皮的画家,用自己充满想象力的绘画天赋,在视线的风景线上自由发挥。一年四季的灰色楼群还是灰色的楼群,那黄色的还是黄色的墙念,褐色的还是褐色的墙面,日夜不停在天空下矗立着。两群参加天安门盛大节日庆祝活动的和平鸽,在楼宇上来回盘旋,练就自己的翅膀,远远望去,一身硬功夫一定是节日气氛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支季节的画笔,在秋天临近结束,冬天即将开始的时候,点了几笔,画出了秋天的神韵,放眼望去,绿色还是那么绿,偶尔点缀了几笔黄颜色,北京的秋天,并不是人们眼中的金秋十月,最起码,菩提树下的十月,是绿色的,到十一月才增加了一些丰富的色彩,也不是,一片金黄,而是墨绿色与黄褐色的组合,菩提树下的这幅画是秋天最独特的风景,相对于其他的画而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这幅画不仅在窗外,在我的心里也作了很多次,暂时的画和内心的话已经连在了一起,每天在我的耳边图说。在那片如画的林子深处,有几位特别喜爱和尊敬的著名文学家的故事,关于他们的故事,在这里不想说。那树林其实并不是树林,是几颗菩提树我丁香树的树冠的延展,菩提树是我给出的冠名,而其实并不是都是菩提树,还有银杏树、杨树,连成一片。紫丁香是实实在在存在可近千年的了,神秘的丁香树静静的在视线里开着紫色的花。不是没有说清楚这个地方究竟是哪里?不论是哪里?都是窗外和内心的一道风景。
有人说,视线内的风景是一个文学人内心的掩映,是这个文学者心灵深处所驻扎的精神世界的体现,也许是吧!
丁香树下的风景,不仅只有这些,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没有写到这篇文章里来,因为,那风景的层次中,还有细微的变化,在文章里或者如画文章里留下空白。
菩提树、丁香树,是视像世界里的,还是本来就有的,两个世界不是互相矛盾的,互相依存的结果,而他们只是树,我的内心究竟要歌颂什么?赞美什么?当然是真善美,而不是别的,因为这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文学永远聚焦的内容,尽管,社会更倾向于表达富贵与贫穷,我还是从每一件事情里挖掘出真的善良和美好来书写,这是我感情不由自主的归宿,很多人说:有那么点酸溜溜的味道,本来日子过得也很苦,还要说些力所不能及到事情和话语,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有时候说了也白说,成人的世界没有真话。总说真话,让人反感,每当拿起笔的时候,没有刻意想说什么,就说成这样了,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以免大家笑话。
2020年十一月三号,于北京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