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收获的季节,我是很喜欢秋的。秋天的清风、日照与树木,总给人柔和、爽朗与踏实的感觉。秋天的云、秋天的水,是明净的,淡淡的,静静的,人便觉得悠闲。
已到仲秋,我怀念起赤坎来。到赤坎体验秋的景致,应该很美好吧。当然啦,单就气候而论,赤坎的秋天,与南方别处的秋天大同小异,与湛江其他地方的秋天更毫无二致——若论地域的况味,赤坎单凭“古城”二字,便可以在古城秋色的韵味里胜出一筹了。
赤坎有三处地方给我印象深刻:赤坎老街,寸金桥公园,金沙湾观海长廊。赤坎老街的古、寸金桥公园的幽、金沙湾观海长廊的豪,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赤坎。
赤坎老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今年春节我就去老街逛了个通透,见识了什么叫水泄不通。老街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走进去就像进入迷宫一样。赤坎老街斑驳陆离的墙壁,磨得光滑的青石路,屋顶的青苔与摇曳的寄生树——这些旧日时光的印记,本身就是一幅秋光日暮的景象。在民国风情街,向一个茶室坐下,呷着面前一杯手打柠檬茶,望着高空下的中西合璧的建筑,一段物阜民熙的赤坎历史,定然会浮现在眼前。
不去寸金公园,已经好几年了。公园里的月影楼、月影湖、仙溪园,以及被金黄的菊花装扮得富丽堂皇的大门口,不能忘记。最记得仙溪园里面的粉单竹,密密匝匝的一丛丛,高耸入云,立在修长的竹旁,没风自凉。小溪流过仙溪园,淙淙有声,水里的鱼鳖,安安静静的浮游着。园子清幽的景致,让人杂念全无,只想作闲庭散步。不知在秋天里,坐在那儿的石凳上,会不会生起秋林古色的浮想呢。
有人说,滨海城市湛江若有十分美,金沙湾观海长廊占了七分。金沙湾的美,美得娇媚,也美得豪气,有水的灵动,也有楼台的精巧。浩渺的海空上,鸥鸟翔集,红树林、奥体中心傍波依水,海湾大桥凌空腾起,眼之所见,心旷神怡。估计沙滩上秋风筝也不会少,孩子们的笑声很能锦上添花呢。秋天风和日丽,应该到那儿的长廊上散散步,或在青草地上坐坐,收获好心情。
想到赤坎在秋天中的种种可观处,我心里就像盼望什么似的,急不可待地盼望着去赤坎。正值中秋节,有三天的假期,足以能实现我的愿望了。我早作好了计划,假期的第一天(农历十三),就到赤坎纵情地玩上一玩。
真是不巧,当我这天在九点钟正准备出门的时候,窗外突然下起了豆大的雨来。看那瓢盆的雨势,好像一天都不会停的样子。我忘了“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很是泄气。到了十点钟,雨竟然停了,而且停得彻底,望下去,街上的行人都光着头走路了。秋天就是有这等好处,要下雨就下大雨,就像成熟的人发脾气,见好就收,发泄一通后又是晴天。
我乐意乘坐宽敞明亮的公交车前往赤坎,坐得高看得远,能收获沿途的风景。每次坐大巴车回东海岛,在东海岛大桥桥头,海滩上的红树林以及停栖树梢的一群群白鹭,尽收眼底,坐小车就没有这等眼福。从霞山到赤坎,有三条大道:海滨大道,人民大道,椹川大道。我就近选择了海滨大道。我还拿不准的是,该去哪一处。
我所乘坐的2路车,刚好都途经这三个地方。客车到达会展中心站,我犹豫着要不要下车的当儿,车门关上了,金沙湾观海长廊美丽的劳丽诗广场的绿草坪一闪而过。经过八个站点后,客车来到了南华广场站,我来不及犹豫,就下了车。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应该是对北方而言,对于南方,“一雨知秋”更准确。中山二路那棵迎接我的仁面子树,茂盛浓绿,树上树下,没看见一片黄叶呢。一路上,看到的落叶乔木大叶榄仁、小叶榄仁、细叶榕与秋枫,对于秋天的到来还依然无动于衷。落叶肯定有,但是自然的掉落,与秋无关。送来“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清爽的,是早上的这场大秋雨。
中山二路是赤坎老街的一部分,这里的衣服物美价廉。放眼望去,时尚的秋衣纷纷上架,一家家商铺光彩夺目。我进了两家衣店,在两家衣店里都买到了喜欢的衣装。赤坎老街的特式小吃种类繁多。因为天气宜人,我颇有食欲。中山二路一位阿婆的小摆摊,首先引出了我的食欲。阿婆的包谷、板栗、花生与红薯排列得整整齐齐,热气腾腾地冒着薄烟,像艺术品那样赏心悦目。我无法抗拒黄心红薯的诱惑。“麦叔椰子冻”是第二个吸引我的美食。我问明了一杯的价格,嘀咕一声说怎么这么贵呢。大叔说真材实料呀,可以解渴也可以充饥。我无话可说,掏钱付款。果真如老板所说,椰子冻非常清香可口。“水仙豆腐花”比别处贵,却生意兴隆,满场子坐的都是水仙铺的顾客。
水仙铺占着地利,与水仙庙共用一个场子。坐在小巧的桌子边,吃着嫩滑的豆腐花,耳边响着轻音乐,我很快融入庭院的浪漫氛围里。庙前一棵榕树婀娜多姿,着汉服的簪花姑娘,袅袅婷婷接踵而来,几只可爱的猫爱在“秋香姑娘”的身边穿来穿去蹭热闹,任由簪花姑娘搂着拍照。庙前的两口水仙井,清澈的水要满到井口。前来载水的人把水打上来,我去摸了一摸,果真是秋水,感觉到透背的清凉。水仙庙里的神,出乎意料,不是仙女,而是炎帝与大禹。
不是节日,赤坎老街不热闹。在清寂的小巷里走着,偶尔遇上游人或住户,大家都不肆意说笑,好像刻意保住老街深沉的老味。徜徉在幽深的巷子里,如果撑着一把油纸伞,应该更加有韵味,因为容易得着楼的荫影,我根本不撑伞。我悠闲自在地从一条小巷拐进另一条小巷,努力寻找秋的幽远感觉,音乐忽然从一个敞开的艺术小屋子里飘出来,撩拨着心灵,悄悄地在寂静中产生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老街的平民房子,一律窄小狭长,有的荒芜简陋得以为没人居住了,突然会有位老人从漆黑中探出头来,与诧异的我淡定地对视。我拿起手机不停地拍摄,似乎也不会在他们平静的心湖上激起一丝涟漪。在这儿的老住户,对于游客的种种好奇的举动,已经习以为常了。
我游透大同街,一直走到116号。尽头的墙壁上,寄生着两株斜叶榕,根须霸占了大片的空间,像长在土地上一样恣意隆重。我向地面一瞥,一地的金黄!秋,果然到达了赤坎老街。
风,好像回应着我,从古旧屋宇的缝隙间吹来,榕叶簌簌飘落,金光闪闪。我顿时领悟到:赤坎的秋,绚烂在岁月的风骨里,在时代新征程中,重新焕发出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