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邓剑的头像

邓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28
分享

古塔情缘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雷州古城的三元塔就像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巨人,静静地矗立在我脑海的深处。那时候,长辈们口中的故事,为这座塔蒙上了一层奇幻的面纱。

记得在一个秋日的夜晚,天高气爽,繁星璀璨,月光如水般轻柔地倾洒在篱笆环绕的小院中。父亲坐在竹椅上,悠悠地摇动着蒲扇,开始给我讲述有关三元塔的传说。雷州半岛的母亲河——南渡河蜿蜒着从古老的雷州城绕过,两岸有着22万亩农田,那是古代朝廷钦定的粮仓。然而,南渡河里的水魔,常年肆意兴风作浪,冲毁农田,淹没住宅。有一位神仙,深知人民的疾苦,一夜之间筑起了九层的三元塔,用来镇住南渡河的水魔。每当水魔作恶,塔就会绽放出光芒,将其驱逐,护佑着雷州人民的安宁。我沉醉于故事之中,仿佛看到那光芒在我身边的黑暗里闪耀。

我的家乡英利镇远离县城,童年从未去过雷城,更未曾目睹过那神秘的古塔。然而,在父亲绘声绘色的讲述里,三元塔的形象早已在我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我第一次看到古塔形状,是在小学一年级时作业本的封面上。记忆中那是一幅红绿两色的木刻印刷画,三元塔矗立在一座小山丘上,背景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虽然并非实景,但古塔巍峨壮观的形象已深深印入我心。此后,海康县五金厂生产的“宝塔牌”烟盒,“古塔牌”搪瓷盘子,海康纺织厂生产的“红塔牌”毛巾,上面都印有三元塔的图标。使古塔的轮廓在我心中更加清晰起来,愈发激发了我对古塔的向往。我心里想着,一定要争取机会到古塔身旁,瞻仰它的尊容。

1978年,我高考上线来县城体检,让我有机会第一次见到实景中的三元塔。一下车,我便独自一人直奔三元塔而去。远望着那高耸入云的三元塔,我激动万分,心中默念:渴望已久的三元塔啊,终于与您见面了!

当我慢慢靠近三元塔,仔细端详,发现它与童年看到图画中的三元塔模样截然不同。眼前的三元塔仿若一位历经无数风雨沧桑的古稀长者,躯体稍显残损,外衣已然陈旧,身上那道道风化深凹的沟缝,恰似老人面庞上交错纵横的皱纹。岁月的侵蚀让它的模样不再完好,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岁月痕迹。

走近塔根,塔基由玄武岩石块精工细作垒砌而成,外表已风化成浅灰色,石块的棱角也被岁月磨平。那精妙的铆榫、燕尾槽、拼接、剁斧等砌石工艺的运用,让石块之间严丝合缝、紧密相连,铸就了稳固无比的塔基,充分展现着古代雷州工匠的智慧与勤劳。塔基边缘镶嵌着多幅精妙绝伦的浮雕,蕴含着雷州人民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美好期望。

黑褐色的古砖与石灰砂浆砌就的高大塔身,仿佛扎根于大地深处,久经风雨冲刷洗礼,依旧坚如磐石。塔门口的石门槛,被岁月打磨得两边高高翘起,中间深深凹陷,宛如一轮残缺的月牙,似乎在无声地倾诉着它所历经的悠悠岁月和重重磨难。进入塔中间,抬头仰望,塔心室层间还有少许木梁挂在塔身上,但木楼板、木楼梯早已消失无踪,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心塔,让儿时登塔的梦想落空。

三元塔于1979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后,有关介绍三元塔的书籍日益增多,我也得以从书中了解到三元塔的由来。三元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称“启秀塔”,只因开挖地基时发现了三枚蛇蛋,人们认为此乃“三元及第”的吉兆,故而最终取名为“三元启秀塔”。久而久之,人们为了简便,直接称其为三元塔。这一真相,解开了一直困扰我儿时的“神仙建塔”之谜。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元塔被纳入雷州名城保护的重要范畴。从塔身的结构加固,到每一块砖石的修复,无不倾注着无数敬业人员的心血。经过细致且全面的修复,三元塔得以重现明代建塔之初的风貌。其挺拔的身姿、精美的造型,再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古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90年代末,三元塔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雷州市政府决定扩建三元塔公园。此时,我从乡镇调回雷州市行政机关工作,并兼任公园(三元塔、雷州西湖)党支部书记。在任此职务的三年间,我得以亲身参与三元塔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筹措资金,拆迁安置,我与同事们共同建成了集文化、休闲、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圆了我儿时渴望参与三元塔修建的梦想。

现在,我漫步于三元塔公园的林荫小道,望着这熟悉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心情无比舒畅开阔。三元塔,这座承载着我梦想的古老建筑,也凝聚着我的一份力量。我对它的深厚情感,成为我生命中的精彩乐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