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雨村的头像

雨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17
分享

七夕恋人节拾趣

 

 

容育民

 

每年的七月七日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七夕节,由于有乞巧祭祀仪式,也叫乞巧节,又因为乞巧节祭祀活动参加者为年轻未婚的女子,亦俗称女儿节,是中华大地上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历史文化传承的古老恋人节。

七夕节,从最早的历史脉络看,是起源于秦岭关中西府的西周王庭宫女们的宫廷娱乐游戏活动与祭祀仪式,那时在宫廷里七夕节还不具有爱情的含义,流传到了民间以后,七夕节被民间百姓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遂演变成为了一个古老的恋人节,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民俗风情传统节日。

古代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两个仙人忤犯天条,被天帝震怒分隔在天河两边隔岸相望,只有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铺天盖地喜鹊为之搭桥才能在鹊桥上相会上一次。每逢这一天,民间年轻女子们会相约在月夜里月光下摆出自己六月六日开始生出的巧娘娘,焚香祷告,默念心,遥望星空向牛郎和织女星福,同时也向牛郎星和织女星乞求降赐智慧,给人间传递撒缅福。

古今学者们对七夕节的来历探讨颇多,我个人趋向于:其一,七夕是个时间概念,时候日、月水、火、木、金、土”七颗行星合“七曜”,以七计算一个时间周期,一周期七日,就是现在一星期的来历;其二,七夕是个祭祀的日子,宇宙有七星,一周期为七日,所以,七七是个双吉祥的圆满概念,七月七日也就用于了七夕祭祀活动;其三,七夕节是个女子乞巧的娱乐活动,西周时期的王朝宫廷,宫女们是没有谈恋爱的权力的,七夕节最活动只宫女们娱乐和乞巧活动是宫们比赛女儿技巧的仪式。宫女们在这一天展示个人刺绣、针线等女工手艺,博取王上赏赐。到了西汉时期,七夕节已经形成了传统习俗,如《西京杂记》“汉采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又如唐诗也描写曰:“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其四,七夕节是人们对于宇宙日月星光的膜,远古时期,随着人们对宇宙天文的认农耕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与织女星的记载就已经有了,而人们对星拜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合称二十八宿北斗七星最亮,代表着位,牛郎织女星则是银河系两边最亮的两颗星,所以,七夕节的来历也与农耕时令和天象有着很大关联;其五,七夕节赋予爱情含义是流传到民间之后的丰富产物,反映了世间人们热爱美好生活的社会愿望,是一个节日寓意的社会再升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美丽故事,最早的溯源可达春秋战国时候,如《诗经.小雅.大东》曰:“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东汉《风俗通》则曰:“织女七夕当渡过,使鹊为桥。”

现如今,七夕节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传承庆祝活动要远比北方地区活跃一些,仍然保留着赛龙舟、唱情歌、女子泛舟煎汤沐发的习俗秦岭关中西府一带七夕节的乞巧活动,却已经成为历史的一个曾经的记忆了,虽然每年都过七夕节,但乞巧活动现在已经再也看不到了。不过,我小时候还有幸见证了七夕节那天,几个姐姐们欢庆七夕节,月夜里组织乞巧祭祀活动的生动热闹场景。  

秦岭关中西府七夕节“乞巧”祭祀活动民间习俗分为“生巧”、“乞巧”、“比巧”、“掐巧”、“结巧”五个祭祀过程神秘色彩,也十分生动有趣还很在意掐巧卜卦的隆重祭祀仪式

西府过乞巧节,“生巧”是准备阶段,农家年轻女们做“乞巧”都要秘密相约上七個年轻的未婚女子,先由一人准备齐全能够生巧芽的七种豆谷,预备好七个木器彩色盘子,七口竖缸,到了六月六这天,做“乞巧”的七个姑娘都沐浴斋戒,忌食有气味的葱、姜、蒜、韭、辣、苦、辛等食品,把红豆、绿豆、黄豆、豌豆、黑豆、蚕豆、花生等七种豆谷分别都盛放进七彩木彩盘子里,然后每人抓阄认领一种豆开始浇水生巧,泡了清水的豆谷盘子放进缸里面用秸秆做的缸盖,不见阳光放在隐蔽的屋子里拉上窗帘,让其在缸里面慢慢发芽生长,每天自己斋戒后给豆谷浇换一次水,随着巧芽生长起来长高用红丝线在巧芽四周束腰护上助其一直往高里生长,不见阳光黄白间色的豆谷鲜嫩巧芽芽茎杆可以一直生长到二、三十公分高度,直到七月七这天夜晚才取出来放置在准备好的院子中央的香案上与星空天地见面,名曰“巧娘娘”见世面。这时候,大家才围拢评比看谁的“巧娘娘”生得“巧”,也就是看谁生的“巧娘娘”巧芽芽茎杆生长得白、生得胖、长得高、长得好看,大家就夸赞谁是個天生的巧娘娘了,这是很长脸长面子的。

“乞巧”是祭祀仪式,到了农历七月七节日来临这天,做乞巧的富贵人家会在庭院里用竹杠、草席搭建一座华丽的“乞巧棚”,彩棚上面用彩锦覆盖,彩棚里用灯笼、彩带、鲜花等进行装饰,摆放一张做乞巧的方形大供桌当香案,彩棚供桌香案上首位置挂上牛郎、织女的画像,夜晚月亮初升的时候,便张灯结彩,在庭院乞巧棚里面供桌上把香案摆好,七個年轻女子们都排着队献上自己的“巧娘娘”,摆放上七碟果蔬,七盘自己制作的糖果点心等祭品,点上两柱高灯蜡烛,在香案前面摆放上就坐的蒲团,做“乞巧”的年轻女们都在香案前面蒲团上跪好,在长姐姐带领焚香磕头,燃烧黄表纸祷告星空天地,祭拜牛郎和织女双星,心里默念着许着自己的心愿!其他看巧的年男女们也都跟着跪在七个姑娘后面,等待着星光灿烂繁星璀璨的时候到来,期盼牛郎和织女星的显灵赐福!在参拜苍天大地,参拜四方大圣,请上界神灵下界福佑“五谷丰登”、“六六大顺”“婚嫁赐福”的祭祀中,一旁看热闹的人们人人都手里拿把扇子,向跪拜着做“乞巧”的姑娘们搧扇子送清风,边搧边合唱着关中西府流行的“乞巧曲”,哪些跟着七个女子一起跪着做“乞巧”的青年男女们则同声唱起西府口口流传的“乞巧歌”:翻开一本乞巧经,乾坤黑白仔细分,云河天上渡双星,织女有个牛郎星。六月六生巧巧,女子斋戒多诚心,七月七掐巧巧,女儿跪拜鹊桥西。七姐七姐你下来,给我女子教巧来......由于时值盛夏时节,深夜里星空下反复吟“乞巧歌”,唱着唱着有的做乞巧的女子就处于了似睡非睡的催眠幻觉状态了,说来也奇,记得逐渐进入催眠幻觉状态的姐姐们就迷迷糊糊真的跟着“乞巧”歌谣手舞足蹈起来了,模仿着纺线、织布、绣花、纳鞋底、烧火做饭、种庄稼的各样动作!这就是幻觉里表演得了“巧”了乞巧活动也就算是功成了,是做“乞巧”祭祀活动皆大欢喜的通天大喜!

“比巧”是女子游戏,也叫穿七孔针,是“乞巧”祭祀活动的隆重比巧仪式。比赛时,姑娘们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七根缝衣服的细钢针,按照竞赛约定的规矩,在月光下飞快地一一把色彩不同的七根七彩细棉线分别穿进七根针孔里,先穿好的为优胜巧女。在月光下神奇穿针引线,其实并不是靠自己目光来认眼穿针,而是靠平时做针线的针线功力穿针引线,没有一点针线绝活的女子是不可能胜出的,全凭着日常女红劳作中练就的灵敏手感,在光影迷离中,依靠手指对针与线距离完美把握和娴熟的灵敏感觉,凭借意念把细如发丝的彩线一一穿过针孔里。这既是一种民间女子游戏,也是检验姑娘精湛女工的高洁惊人境界。胜出的巧女会得到当地女子们的尊崇和刮目相看,成为民间女工闲暇时的教习,享受巧女盛誉。

“掐巧”是卜卦问卦,也是“乞巧”祭祀活动的隆重仪式,“乞巧”的女子们在得巧仪式结束以后,便依次开始掐巧,掐巧者将供在祭祀桌子上的巧芽芽掐下几根,丢进事先供在桌子上暴晒了一天水面上已经形成有一层由微生物和浮尘结成的薄膜的清水大白磁碗中,巧芽芽尖尖会浮在碗中的水面上,借着灯光观看水下的倒影,巧芽芽映出的投影图案千奇百怪,或型如花,动如云,或细若丝,粗若锥,或形似飞龙,状如飞鸟,或形如蛇,散如蚁,依此图解卜卦女儿家的拙笨灵巧,福兮祸兮。凡是辉映出美丽图案的,就意味着自己得巧了,会欣喜满满,欢欢喜喜!假若散落不成图案,或者巧芽倒影像个棒槌,就是说这个女子是个棒槌,预示着笨拙,意味着织女娘娘没有给她赐福。女儿家没有得到织女垂青,是很丢面子的,掐巧者就会沉默不语,含羞悄悄离去。掐“巧娘娘”卜卦祈福,也是“乞巧”的公众祈福仪式,是“乞巧”祈福活动掀起的又一个祭祀高潮,这时,场里场外的人们都排起七行长队在“乞巧”的七个女子后面依次跪下,朝着庭院里祭祀供桌上的“巧娘娘”磕头,七跪八拜,然后依次一排排站起来上供桌香案前“掐巧”,也为自己卜卦祈福

“结巧”是祈祷心愿的方式,“乞巧”的女子夜里还要再捉一只七星蜘蛛,放在装饰盒子里结丝网,次日观看其丝网形状,如果丝网方正也寓意得巧,会满心欢喜。也有将小蜘蛛放置于巧芽芽上让小蜘蛛黑夜里蠕蠕结丝,翌日天明观看结丝形状,若结成丝网,也就意味着织女星七夕夜里显灵赐福“得巧”了,“乞巧”的女子们会相互道贺彼此恭喜! 古时《七夕歌》有诗文缅怀七夕“乞巧”场景,赞曰:“碧空露垂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就是这种古老风俗的美好描述

七夕夜“乞巧”的香案虽然一般是设在自家的庭院里,却依照当地风俗引来了村子里看热闹的男男女女,大家围着“乞巧”香案站磕着瓜子边看热闹。随着场里场外人们齐声咏唱“乞巧歌”场外围观看热闹的人们如果见到“乞巧”的姑娘们“得了巧”了,兴致大发,更起劲齐声咏唱“乞巧歌”的笙歌合唱,把乞巧活动进一步推向高潮,虽然神秘,却欢歌笑语,盛况空前!

 

    

作者:容育民,笔名:雨村。作家,编剧,研究员,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新疆作协会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大民生》《雨夜陈仓》和中篇小说《跪膝崖的姐妹》《人狼》等,以及其它中篇和短篇小说、小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曲艺文艺剧本40余(部)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多次获一、二等奖。另著有影视剧本《神圣的权力》《大社保》《雨夜陈仓》《人狼》影视作品,以及36万字社会经济著作《社会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一书,还撰写有社会经济论文近百篇,有三十余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作者:容育民 笔名:雨  

联系电话:  18997994919   QQ:89405051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