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与文学的邂逅情缘其实是个偶然,也就是说我学习写作其实来自一个偶然的学者鼓励 ,哪是七十年代初我在宝鸡县委农村工作队工作,被派到宝鸡县秦岭山去驻队,晚上没有事的时候,就一个人坐在房东家的土炕上自己学习,或者随意涂鸦写些随笔熬夜,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我写的随笔其实是生活记叙散文,就随笔信马由缰写些生活感受而已。
有一天,我出去随生产队里的社员们下地里农业学大寨去了,我们工作队的副组长一个市粮食局副局长下放下来的老大学生大老李,他检查工作来到我住的房间,见我不在屋子里,自己无聊了就一个人靠在我住的土炕上随手翻看我的日记本。晌午,我下地回来看见他翻阅我的日记本,一下子羞涩得脸都发胀臊红了!
他笑着打趣说,你的散文写得挺好啊,可以发表的。我赶紧红着脸解释说,我是晚上无聊写着耍哩,报刊发表的作品都是作家和记者们写的,我哪儿行呢!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老李却很认真地一脸虔诚对我说,我不是跟你开玩笑,也绝不是在笑话你,你写的有些东西确实能够发表的,语言细腻流畅,情感丰富纯真,看着很感染人的。说着他就读了一段我的笔记,说他很喜欢这一段小麻雀的描写。
我当时并没有太留意 ,也就说说算了。但大老李对我学习写作的真诚鼓励,却深深地刻在烙印在了我的心田里,以至让我至今还久久铭记着。《诗经. 国风》有云,“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国风虽然是寄托描写情思的,但一个农村里跨出来的年轻人对于文学的痴迷,谁又说不形似一种青春恋情呢。的确,大老李的鼓励是我后来走上创作道路的直接激励因素,老李大概永远也不会想到,正是他的那次热情鼓励竟然成就了我的写作之旅。
这也使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我小时候迷上了写毛笔字,做完作业后经常练习写字,所以常常把手上弄得一手黑墨汁。教务主任韩老师喜欢我,巡查班级看见了,几次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给我洗脏手,洗不干净的手指就用哨子口给我刮干净,他希望我是一个爱清洁的好学生。记得那时候,我很崇拜毛主席的书法,有一天自己涂鸦照着模仿了一篇大字,不知高低拿给一个老师去看,老师瞅了一眼说,好好学习吧,你见那个农村孩子成了书法家了,容克家(当时村里的下放管制右派,著名书法家)字比谁写得都好,天天打扫公共厕所哩。一句话让我从心里头透出瓦凉,从此以后,我就放弃了再练毛笔字了。正所谓,人生往往笃定成一句话,一个难得的鼓励往往会成就一个人的霞光梦想!
我初次学写作还不是写小说,而是从写新闻,写散文,写曲艺相声、写文艺剧本开始的。写小说是后来社会阅历、文化知识和个人素养逐步积累成熟以后的结果。
文学作品是一个人生活点滴阅历的堆积沉淀和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一个成熟的作品哪怕情节是虚构的,也离不开对现实生活和时代脉搏的深刻感悟。文学是让人憧憬的梦,文学也是个熬人的活。文学又像老中医把脉,要深思熟虑推敲去刻骨铭心的悟。往往造就诗人在青年,成熟作家在中年,画家出道在老年。文学作品同人一样,成熟的作品需要时光的打磨和社会阅历的历练与沉淀。
(二)
一个作品的创作和问世有时往往带有偶然性,来自于作者内心一种萌发激情或者说是创作冲动。我写曲艺相声剧本和文艺剧本,写散文,写诗歌,写报告文学,直至写小说,几乎都是这样,很多次还有身边遇到的启蒙人的鼓励和帮助。比如写散文《秦岭山的主人》、《秦岭山水跪膝崖》,写中篇小说《跪膝崖的姐妹》等,就是写我当年下乡驻队的地方关中秦岭山的真情感受。没有生活阅历靠苦思冥想是写不出好的作品的。
我写作起初是在部队司令部当兵后,闲来有空闲时,给部队演出队编写节目,稿子让大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杂志的一个编辑来我们部队体验生活时看到了,他来办公室里找我,说我给演出队写的相声剧本修改润色一下,可以发表出来。结果,我的反映部队炊事班生活的对口相声“巧媳妇”,1976年就公开发表了。七十年代,国家要给苏联偿还抗美援朝的债务,当时又有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封锁,加上自然灾害,人们家里生活都很艰难,部队口粮虽然比老百姓好得多能吃饱肚子,也是包谷面占到40%以上,油水和肉食又少,身体弱的人胃就容易发酸,我哪时就身体弱胃不好,一吃包谷面就胃返酸水。所以,部队里怎么样让战士们吃饱又吃的可口些,就成了当时部队炊事班的一大难题。我的相声曲艺剧本《巧媳妇》就是这种背景下的时代产物,描写了部队炊事班挖空心思改善战士们伙食的情景,也是我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
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加积累,以及文学素养的逐步磨练和提高,我逐步又涉足报告文学和小说领域,开始写小小说,写作题材基本都是生活的阅历和一些真实感受。我基本上每换一个工作的地方,就把过去待过的地方写一部小说,也算是点滴留念。
关中宝鸡市陈仓区渭水一方南麓的秦岭山深山老林里,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风景优美,没有道路,沿着钓渭乡高桥沟村往里爬山越岭走放羊的羊肠小道20余里,秦岭山鸡峰山方向那里有个崖叉口叫跪膝崖,是一个悬崖勒马的地方。相传是当年王莽篡位追杀光武帝刘秀逃亡到此,刘秀绝望情急之下呼喊:吾命休矣!没有想到胯下骏马听了,竟然高嘶一声,飞奔跃上了悬崖,刘秀这才躲过了王莽的追杀。后来刘秀平定了天下,汉王朝中兴成就兴汉大业,刘秀做了东汉光武皇帝。秦岭山跪膝崖青石壁悬崖上至今还印有据说是刘秀马踏蹄印和脚印以及攀爬的膝盖印痕,此地也得名跪膝崖。跪膝崖半山青石悬崖上有一个石条密封的山洞,山洞相传是刘秀当年的藏宝洞。哪里山高谷深,青山绿水,林木仓葱,进入山峡里,但见奇峰高耸,沟壑纵横,古木参天,隐天蔽日,到处郁郁葱葱,藤蔓遍野,鸟语花香。在哪个神奇的山下山湾里,石头山下拐弯不远处有个几米大的清泉水口 ,泉水常年冒泡叮咚袅袅,清泉却永远川流不息灌也灌不满,当地村民说,哪是秦岭山下的一条地下阴河。哪水很是神奇,当地山民给我说,曾传说有个山民用藤条绑起来试探泉水阴河深浅,接连输入藤条一周后,藤条头才从十里以外的潘溪湾哪里的一个泉水口里冒出来了。民间传说虽然神秘堪奇,却无人科考。不过那跪膝崖山沟,地处秦岭大山深处,当年只有十几户人家,还相互离得好远,每绕过一个山洼里就有三、四户人家。山民们都依山洼住在山沟山湾里,每户人家住的地方隔一个山洼洼,就地在水溪边开垦一片农田,耕种些粮食养活一家人。
我是听高桥沟大队党支部书记老杨说有这么一个神奇地方,才让他带着我跑去考察的,我们工作队后来还去在哪里发展了一个党员,又新建立了一个生产队,好像是高桥沟十队。以前跪膝崖哪里,天高皇帝远,从来没有人管,村民们自己耕种自给自足,是典型的世外桃源。就是这个古老传说和神奇的深山老林,以及当地淳朴的山民一直牵扰着我的心,萌生了我的创作欲望,1988年,我撰写了第一部中篇小说《跪膝崖的姐妹》,后来又写了散文《秦岭山的主人》、《秦岭山水跪膝崖》。
中篇小说《跪膝崖的姐妹》,是感念关中秦岭山区宝鸡县钓渭公社高桥沟村乡民的,我对哪里感受颇深,小说反映了农村动乱结束,改革开放之初,一对农民姐妹向往过上好日子的艰辛情怀。结果没有想到,秦岭山跪膝崖第一部中篇小说,就获得了西域文学一等奖。1989年版权让西安一个发行商买去印了25万册,发行的全国各地地摊满街都是。出版商给了我两千块钱版费,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在八十年代,这相当于我一年半的工资了,就极大激励了我以后的创作激情。后来,反映部队驻地学校生活的第二部中篇小说《办公室的故事》,受西部文学约稿发表后,又被出版商买走,同其他人的作品一起再次印了25万册,成了真正的地摊书,当时全国到处地摊上都有卖。
(三)
部队百万裁军,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政府工作后,感念部队生涯,先是写了反映部队司令部军旅生活的中篇小说《雪流》,在地方工作后,又写了反映办公室工作的中篇小说《办公室的故事》,以及传奇中篇故事小说《人狼》等。传奇小说《人狼》也已经改编为电影剧本,与影视公司签约筹拍电影了。同时,还用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感悟,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发表在80年代的报刊上。
百万裁军我转业在地方省政府机关工作,当了机关业务处长以后,没有时间写小说了,就又改写政论理论研究,先后发表了近百篇政论文章,屡屡获省、部级优秀论文奖励。1998年又在省党委宣传部参加省重点研究项目课题招标,撰写了三十六万字著作《社会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一书,是当时全国首部涉及社会就业与下岗职工就业研究的著作,获社会科学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中国第一部《劳动法》颁布实施,我写了反映新时期劳动关系的电视剧《神圣的权力》剧本,被新疆电影制片厂拍摄播出,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佩瑶题写了片名发行。
我从政府省机关退休后,对一直参与省级机关推动社会改革浪潮的阅历感受深刻,觉得应该用文学手法把之写出来反馈给社会。有时间了,就又重新拿起笔来再次写小说,用一年时间紧锣密鼓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大社保题材的长篇小说《大民生》,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被海峡文艺出版社评为2014年精品原创长篇小说,引起媒体和社会极大关注,国内外媒体做了大量报道,现在,已经改编为40集电视剧《大社保》,影视公司正在立项筹拍40集电视连续剧。接着,又写了反映陕西关中西部农村浑厚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雨夜陈仓》,也签约由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已经改编成了40集电视剧本《雨夜陈仓》,又改写成了电影《战火重生》,与影视公司签约。三部电视剧和三部电影我既是小说作者也是第一编剧。我是关中秦川陈仓人,我的所有小说几乎都是以陕西地方为题材描写,算是西部故乡情结在心里作怪吧。
(四)
有朋友问我,你是怎么想到去写小说的。其实,文学爱好是一个文学青年的人生理想和时代憧憬。我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写小说,小说一直是我人生的梦。
我从小喜欢读各种书籍。哪个时代,家里很穷哦,根本没有钱去买书看,我就利用星期天去宝鸡市解放路新华书店里翻书看,看的时间一长,常常会被工作人员赶出来。记得小时候家里养了四五只鸡,每两周我要去宝鸡市区打一回酱油和醋 ,去卖四十几个鸡蛋,一块钱卖23个鸡蛋,得两块钱,娘让我去饭馆里吃一碗素臊子面,八分钱,其余一块九毛二,打二斤酱油四毛钱 ,一瓶醋 8分钱,剩下拿回家交学费。我走时往往带一块包谷面粑粑,在面馆不吃面要一碗免费面汤喝,要不上面汤时就去自来水管喝凉水,省下八分钱去买故事书或者坐在大街书摊上交几分钱看书,常常一同去的小孩子都回家去了,我经常看书忘记时间,看到收摊子了才起来回家,好多次回家走到土塬边上就天黑了,我慌慌张张跟着不认识的人后面走夜路,路过村子里,人家走回家了 ,我就自己一个人撒腿往回跑,那时候秋天高粱、包谷长得高,野地里狼很多,黑夜里一个小孩子走夜路,吓得我常常汗毛倒立,屁滚尿流。我手提一个黑色的明代醋葫芦,一个玻璃酱油瓶,随时准备同野狼去拼命,所幸没有被野狼叼了去。
黑灯瞎火的夜晚,我时常让父母担心得不得了,为此,夜里赶回家后,挨了父亲不少耳刮子,甚至鞭子抽!但始终管不住自己想看书求知的渴望,以至屡教难改。
还记得有一次我看书晚了,眼看太阳要下山了,就急急忙忙去赶宝鸡市二路公交车,从书摊那里坐到群众路二康站下车,要五分钱,我多看了两本书交了读书钱后,却只剩下2分钱了,就给一个年轻的乘务员说,阿姨,我没有钱了,只有2分钱了,就怯生生地掏出来给她,结果被乘务员不客气地嘲讽吼了一句。这件事成了我心里挥之不去的耻辱,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拿了工资33块钱,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周末回家有意绕道去宝鸡市坐二路公交车,那时候,公交车费大概已经涨到一毛钱了,我就给乘务员一块钱,羞愧地说,阿姨,我小时候没有钱,少给了你们三分钱,我今天补上。乘务员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年妇女,她笑盈盈说,你这孩子,不用了,一毛钱车费就行了。说着就要把钱退给我,我没有接,赶紧逃跑似的下车跑了。从此,我不再为少年屈辱纠结,心情豁然开朗!
我长大成人,招干在县委乡村工作队工作两年后,1974年又被征兵到了部队里,记得团里元旦前组织548名新兵们开联欢会,让几个新兵连自编自演节目娱乐,我就编了一个话剧节目,没有人敢上舞台表演,我就只好硬着头皮拉了两个胆子大的新兵一起自己上台演出。结果节目让部队首长看上了,觉得我小有灵气, 可以培养,就把我直接从新兵营調到团司令部机关里去当打字员,小麻雀一下子意外飞进了凤凰窝里。
(五)
随着开始步入写作天堂,我深深感到自己文化水准远远不足,文学语言还很贫乏,还缺乏文学创作的基本素养。为了弥补自己文化水平不够和知识面狭窄的缺憾,我开始给自己充电,努力学文化弥补自己短板,先后报考上了哲学历史系大学专科,汉语言文学本科,经济学研究生,高校的系统学习修行,对自己的文学写作启蒙、语言逻辑、生活哲理和文字描写及动词和形容词的应用提高极大,才真正体验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了。
记得上大学时,为了背诵《诗经》和唐诗宋词,以及《离骚》和《观沧海》等著名佳句和近代优秀报告文学《白杨礼赞》等范文,我经常把要背诵的文章写成纸条装在衣兜里,以便随时背诵,常常走路也默背,上了公交车也默背,甚至连上厕所里蹲坑也拿出来背诵,好多次坐公交车专心背诵,没有听到报站名以至坐过了车站。最有意思的,是单位里开大会,我坐着默默背诵文学诗词和范文,始终保持着军人端正就座姿势,经常受到主席台上领导的表杨,夸奖我最守会场纪律。
为了学习文学写作,我把成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文学描写词典翻看了好多遍,把王蒙等很多文学名家的作品反复阅读学习,这种笨鸟学艺的办法,使我文学素养提高很快。后来,部队百万裁军,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省机关工作后,应用学得的文学知识和社会阅历沉淀,开始专注写起小说了。哪个时候,单位里经常开大会宣读文件,我就拿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边开会边写小说,下面听会的有些人,对千篇一律的宣讲不太感兴趣,总是交头接耳议论开小会,主席台上的领导很生气,经常批评,但看到我专心写作,还以为是认真记笔记哩,时常大会表扬我,说我不仅能认真听讲,还认真做笔记!常常领导大会一点名表扬我,大家就回头看我,我还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为什么!旁边坐着的年轻人知道我在专心写小说哩,就嗤嗤地乐!
在学习和阅读中,我深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遇到精彩的描写词句和形容词,我常常会把它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随时揣摩这个词汇为什么这样用而不那样用,一个动词有多种词汇,用这个动词词汇与用哪个动词词汇的区别效果是什么,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与不同的人,应该怎么使用不同的动词和形容词,怎么使用灵动的动词和恰当的形容词才能使描写更加传神入画,妙笔生花。所以,我阅读文学大师们的书籍一直非常地慢,常常边阅读、边思索、边分析、边推敲、变领悟,细心揣摩描写技巧。我不欣赏也不赞同什么阅读“入目十行”的夸张说法,那只是一个夸张的虚词成语,现实里并不实在。我认为,一个好的读者,不是看他读书读得多么快,而是看是不是读得细、读得精、读得深、读得大彻大悟和读进去的人,能把一本书从快读到慢的读者一定是个好读者。“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不仅只是阅读场景的形象描写,也是深含深蕴着哲学道理的。
我最喜欢读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金小说《家》《春》《秋》,让我百读不厌,每读必有获益。读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也对我影响很大,获益匪浅。曹雪芹和巴金是中华文学小说的神,陈忠实一部《白鹿原》引发西部小说创作潮。虽然说,没有人生来就是文学天才,但这些文坛的文学泰斗、文学大师,他们除了先天智商高于常人以外,一定还是个勤奋学习和善于思索的悟性极高的人,所以才会有不朽的作品留传下来。一个好的作家写作,必然来源于六点:学习,勤奋,实践,思考,阅历、悟性,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作家是可以骗人的,作品却是骗不了人的,时间是作品的最好验证。能够在社会上隔代流传下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我是偶然涉足进文学领域的一个小卒子,文学作品虽然还缺乏深厚的功底,但在学习和写作实践中,我觉得,一部文学作品描写要传神入画,现实生活的真实是文学的基石,深刻的感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好的作品主题是文学的魂,灵动的动词是文学描写的眼,恰当的形容词是文学的神,妙笔传神的文学修饰是篇章的景。选择真实的生活、深刻的感悟、灵动的动词和妙笔生花的形容词,巧妙应用好文学修饰的描写基点,就会给文学描写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文学天空飞翔是文学爱好者的梦!